湘丰吟茶
刘宗林
春分时节,绿拥翠叠,花枝叶茂。好一幅鲜活的春明景和图!
在这春的画卷中,最显斑斓的莫过于湘丰集团的飞跃茶叶基地。高明的画师在原本杂草丛生的三千亩坡地上尽情地施展才艺。茶园连绵起伏、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置身茶园,清凉甜润的芬芳迎面拂来,不由分说直往五脏六腑里灌,给人醉在春风里的体验。茶树稍上,一片片嫩芽似阳雀吐舌,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灵动。
是他——汤宇,湖南湘丰茶业集团董事长,用一片小小的茶叶将原本单色的土地装扮的五彩缤纷,将一个微弱的产业拨弄得风生水起。
初见汤宇,很难从其脸廓神态上找到业界精英、企业大佬的元素。微黑的肤色,花白的寸头,憨憨的笑容,少言且有丁点结呐,活脱脱一个朴实憨厚的地道农民。然而,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农民,却在同样朴实的乡土上,用近30年的坚韧执着,开创了一片产业富民的新天地。
汤宇对茶的钟爱,缘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话说当年美髯公关羽,未经哥哥刘备授命,擅自带着五百精锐千里奔袭,誓取长沙,以建功业。时值盛夏,酷暑难当,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昼夜兼程,几天下来,已是人困马乏,只得在离长沙城百余里处暂作休整。当地百姓用房前屋后种的茶叶熬了数十锅浓汤以解人马之渴,浓汤喝下片刻,奇迹旋即发生,人畜都像注了鸡血般兴奋,马嘶人呼,山摇地动,五百将士皆脱掉盔甲,轻装策马,锐不可当……于是,这个地方就取了一个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名字——脱甲,就和武圣连在了一起。
脱甲这个地方种茶历史悠久,家家户户都有城里人才有的饮茶习惯,这里的人活得气定神闲,安然且高寿。汤宇朦胧地感觉到这方山水具有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没有和同龄人一样,茫然加入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浩浩荡荡民工潮,而是笃定脚下这片沃土,毅然承包了脱甲乡办茶场。
“茶树是一个生命体。种茶,是经营生命,你护理精心点,他就长得快一点,产得多一点,回报好一点;你怠慢他,他也就糊弄你”。农人自有农人的哲学。
血性中的坚韧执着支撑他义无反顾,砥砺前行。自打承包了乡里的茶场,那些歪歪斜斜、病病怏怏的茶树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用他的话说“心思比花在爷娘身上还多”,育苗、嫁接、剪枝、培肥、除草、采摘、制作……茶叶生产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用脑用心。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茶场面貌焕然一新:老茶树绽了新枝,发了新芽,展现出新姿;新植的茶林更是枝繁叶茂,蓬勃向上,郁郁葱葱。天道酬勤,承包第二年,茶场就扭亏为盈。
几年的承包,茶场被拨弄得红红火火。之后,他不顾当时家境的穷酸,拿出了全部家当再东拼西凑,竞拍到了茶场30年的经营权。
汤宇进一步合纵连横,对业界散、小、差的基地和企业提质改造,将其整合在自己的旗下,打造茶界航母。整合后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参股企业达到19家,自有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联营基地遍布全省主要茶区,面积超过50万亩。
湘丰集团主打产品的名称叫“为人民服务”,他们不是借用伟人的名言沽名钓誉,而是在昭示和践行一种理念——产业富民。强大起来的湘丰,没有将利润作为唯一追求,而是将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贫困地区,投向贫困群众,汤宇形象地说:“湘丰做得再好也只是一棵茶树,只有将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农民带起了,才能变成一个茶园。”于是,他们投巨资在古丈、桑植、沅陵、石门等贫困地区建设茶叶基地,再通过基地连接贫困农户,采取帮种苗帮资金帮技术包销售的措施,使数千贫困农户摆脱了贫困,有些还步入了富裕行列。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