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从南齐流亡于北魏的王肃由于茶量颇好,而被人们称为“漏卮”,这个时候很少听说有嗜茶者,所以关于嗜茶者的绰号、名号也不多见,除了这个外,就更难找到第二个了。
到了唐代,茶事兴起,嗜茶者越来越多,而他们绰号、名号也多了起来。唐代诗人当中数卢仝最嗜茶了,他作有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诗,描写的是品饮七碗茶而后瓢飘欲仙的感受,非常生动传神。这首诗是:“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凹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牛……”卢仝对这首诗非常得意,而对于嗜茶也感觉自豪,因此自号为“癖王”。
在当时,这“癖王”还有一个“对予”,叫做“怪魁”,是同样嗜茶且颇为自负的诗人陆龟蒙的绰号。
晚唐时期诗人皮日休的儿子皮光业也非常嗜好饮茶。一次,别人请他品尝新运来的柑橘,还准备了盛宴招待他。哪知道他对桌上的时鲜珍馐看也不看,却只顾要茶喝。一时没有准备茶盏,主人就拿来巨觥盛茶。喝罢,他诗兴大发,提笔写道:“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旁边的人开玩笑说:“此师固清高,而难以疗饥也”。这个“苦口师”指的就是茶,后来又成为皮光业的绰号。五代时期,江南有位僧人文了,擅长烹茶,技绝天下。他到荆南云游的时候,表演过烹茶技艺,当地人十分欣赏,把他叫做“汤神”。然而后来因他茶艺卓绝而被封为华亭水大师时,人们又把他叫做“乳妖”。一人兼任神、妖,可谓少有。
宋代的陶谷在《荈茗录》记载过一个故事。宣城人何子华在剖金堂举行宴会,席间,他拿出一幅严峻所旧f的陆羽像对人说道:“世人称过丁迷恋骏马的人为马癖,称迷醉在钱里的人为钱癖,称耽于子息的人为誉儿癖,称热衷于读书的人为《左传》癖,那么像这位老先生(指陆羽)沉湎于茶事,应该叫做什么癖呢?”客人杨粹仲回答:“茶乃珍贵之物,但也还是草,为是草中之甘。陆羽如此精于茶道,我们可以称他这样的人为甘草癖”众人昕了,拍手称绝。 宋代的曾袋给自己取的别号是“茶山”,明代许应元则自称“茗山”,可见都是取其宏大声势。明初宁波有位知府叫王珊,一次有位属下前来拜会,他拿出茶招待。哪知道此人专为做说客而来,他非常不高兴,向仆人大叫:“撤茶!”此后他就得了个称号“撤茶太守”。
明代包山(今属江苏)人张源,淡泊名利,过着隐居生活,认识的人称他为“隐君子”。他也是一个嗜茶如命的人,不仅热衷于汲泉煮茗,而且为之用尽心血根据自己的心得写成《茶录》,所以他又得了个“瘾君子”的称号。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