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最近喝什么茶了,或者你平时都是喝什么茶,大概是看到了我的一些茶文章,把喝茶与写文章搅和在了一起。很多人受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误导,认为文人不喝酒、不抽烟、不喝茶,就写不出好文章。以本人而言,家父在二十年前就经过研究,将自己的小儿子定性为“酒后狂妄型”,也有朋友给我一个“酒后无德”的评语。吾等类人,酒后是万不可动笔写文章的,否则后患无穷,比吐酒的滋味难受。
我是坚决反对抽烟的,尤其在公共场合抽烟,那应该定性为全民公敌,尽管消灭不了你,但会敌视你。我甚至想,那些所谓的抽烟写文章的人,其实是拿着烟装模作样而已。文思如泉涌,才高八斗,下笔如有神,哪还用得着什么烟?
至于茶,也就这几年才刚刚入门,知道了一些茶的品种,攒了几把真真假假的紫砂壶,还有茶罐,将良莠不齐的茶叶装入其中,装个门面。倒是读了几本写茶的书,慢慢体味人家说的那些茶事,还真的受益匪浅。在民间,喝茶既是一种待客的方式,也有解渴的实际功能。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里来客人了,主人会说,下茶喝吧,客人就会客气地推辞一下:不害渴。这样的对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对喝茶的一种认识,潜在的意念是渴了才会喝茶,那就是相当于把喝茶当做喝水,就是为了解渴止渴。
当然这也是一种待客艺术,我的老家地处潍县就是现今山东潍坊市的东南方的乡下,《潍县志》和《潍县乡土志》都有记载,称之为潍县东南乡东王松村。过去,乡下人进城不是一件小事,来回在路上走的时间比在城里待的时间还长。但是,回到村里那就是开口闭口人家潍县城里的人如何如何,至少讲三年。有一位特别能发现问题的人,总结了城里人的好处和坏处。好处是不用到地里干活,坏处是不实在。他举例,城里人见面后打招呼:老刘问,老李吃了没,老李答还没呢,老刘接着来一句我刚吃了。如果老李说吃了,老刘就回没吃的话就到我家吃。实际推来挡去都是一些客套话,喝茶也是这样,你说不渴,他就说,过会儿渴了过来我下茶喝。你说渴了,他就会说,等孩子他娘回来烧水咱下茶,也是推来挡去地客气一番。那时候,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是紧巴巴的,吃饭喝茶不是一件说到做到的事。这个故事是说,老潍县城里的人懂礼数,善应酬,街坊邻居的见面如此这般地调侃几句,使人倍感亲近。
现在完全不同,吃饭喝茶不在话下。无论到茶叶市场,还是到茶叶博览会,或者被导游导进所谓的茶叶品鉴会现场,坐下慢慢喝杯茶,品品滋味,聊聊茶品,都是十分随意的事。有一年到武夷山旅行,晚上本来说好去转转山色,结果被出租车司机忽悠到了一个种茶炒茶的人家。主人热情招客,喝遍了武夷山各种好茶,最后大家也是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这帮人又凑在了一起,说起武夷山买的茶大呼上当,当时喝的茶与买回的茶天壤之别,简直无法下咽。后来,他们编了一个旅游景区的顺口溜,其中就有到海南不能背媳妇,到武夷山不能到家里先品后买大红袍金骏眉。记住这些训诫,我到景区或者茶馆,一般不动人家送上的茶杯茶碗,生怕喝了人家的茶嘴软。可是,诱惑不得了,今年初到某省看古建筑,因为古建筑对我的震撼,爱屋及乌,也爱上了在古建筑里面摆着的红茶。结果不言而喻,当时津津有味品尝过的红茶,回到家里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所谓自家的茶园、二姐夫炒制、主要是自己家人喝、看你喜欢就卖给你一点、卖给你我们就没得喝了,这些听上去很实在的话,从一脸厚道的人的嘴里憋憋屈屈地冒出来,很有感召力。其实,他们每天不知说多少遍,当然,也不知有多少人信以为真,不一定受骗耳朵根子的确有点软。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职业,说起来也不该怪罪什么。
明代的陈继儒曾经为喝茶下这样的定义:“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一个人喝茶的时候,就慢慢喝,仔细品,把茶味滋润到心里,喝出精气神。两个人在一起喝茶,就可边喝边聊,品茶论茶,纵论身边大小事,两人兴趣相投,其乐无穷。三个人喝茶就是以味相投,要有对茶的认同,还要有“臭味相投”的习性、脾气、爱好、认知。在闹哄哄的景区,在连忽加悠的氛围之中,买点味道不纯的茶叶回家也是正常的。我的观点就是,人到哪里就喝那里的茶。到六安就喝瓜片,曾是中国十大名茶,到泰山就喝女儿茶,到莱芜就品品这里的传统名茶干烘。平日里,你坚持喝什么那才是你的爱好。与事茶达人高建华聊天,谈及烟酒茶,他说,烟不抽,茶必喝,每天喝,上午喝下午喝,酒两三天要喝一点。此论与我相投,所以,那天我们从中午开始喝酒,直到看着太阳西去。席间,高建华说今年是“南茶北引”五十年,他正在筹办一个纪念活动。我给出一个建议,在圣谷山茶场建一座纪念碑,把这件惠及众民的大好事告诉后人……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言:“韵高致静,致清道和”。事茶者之山水意境,在忘我的境界中无论做茶、喝茶、写茶,都会超然于茶。
作者:许志杰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