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称做“龙头节”,是我国农村的传统节日之一。
古时候,人们认为龙冬天在地下冬眠,从春分到秋分,在天上行云布雨。农历的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冬天里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古书记载,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民间纪念这一天,是在祈盼风调雨顺。
传说中的龙,至今在古代化石中尚未发觉。古代确有一种爬行动物恐龙,但它不是传说中的龙。据考察,古代人类氏族社会时候,每个氏族都以一种动物为图腾崇拜对象,如鹿、马、蛇等。由于氏族相互兼并,其中一个以蛇为图腾的部族最强大,图腾逐渐变化融合为龙的形象,并且说它能够腾云驾雾,兴风作雨,制服万物。龙的形象成为团结、向上、奋斗的象征。在旧时众多的民间节日中,龙头节虽不大起眼,可是应节的活动却不少。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日月。五星行经的黄道带划分成二十八个天区,用来表示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同时用二十八宿来判断季节;判断季节时可根据在昏旦中星的位置,亦可根据昏旦时在东方地平线上初现的星宿。中国古代二十八宿还分为四个部分,称为“四象”或“四神”。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为东方苍龙,牛、头、女、虚、危、室、壁七宿为北方玄武,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为西方白虎,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为南方朱雀。其中角宿为龙的角,龙宿为龙的颈项,氐宿为龙的胸,房宿为龙的腹部,心宿为龙的心,尾宿、箕宿为龙的尾巴。二月初二日,东方地平线上出现龙角星,整个天龙的身子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故称“龙抬头”。可以说,“龙抬头”也是节令的另一种表述。
因为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威力最大的动物神,它可兴云致雨,滋生万物。所以,人们对“二月二,龙抬头”古谚的理解,已不是原来的本意,而是与幻想、传说当中的龙神联系起来。
有句民间谚语:“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意指二月二日乃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千到此日,便可有雷雨出现,蛰伏一冬的百虫开始苏醒出来活动。而古代民间的神话传说中,此节乃为纪念人对龙的一次胜利斗争。传说关中地区久旱不雨,东海小龙受玉帝之命前去行雨。然而,它由于贪玩而忘记自己的布雨任务。这时,有一位勇敢的青年,不畏艰难,从悬崖上采来降龙木。他用降龙木将东海小龙从河水中赶了出来,及时行云布雨,解救了当地的百姓。东海小龙被迫降雨的这一天就是二月二日,后人们便称之为“龙抬头”日。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在惊蛰节气的前后,自此土地解冻,冬眠的生物也开始出土,俗以龙为万物之长,故二月二又称作“龙抬头日”“青龙节”“春龙节”“龙头节”等。又由于民间认为龙王掌管着雨水,龙抬头后雨水会增多,故有的地方称其为雨节。二月二是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两代的重要节日,丰富的节俗活动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二月二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 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二月二这个节日的记载,白居易的<二月二日>诗中说:“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唐朝人把二月初二当作一个特殊的日子— — —“迎富贵”的日子,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此外,当时民间还流行着互赠刀尺、百谷、瓜果种籽和迎富贵果子的习俗。 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会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 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 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 元代则称这天为踏青节,人们到郊外春游。 所以至今南方还称其为“踏青节”、“挑菜节”。 该节还有“中和节”、“迎富日”等称谓。 不过唐宋时期,二月二还仅仅是一个与踏青、赏春、游玩、尝鲜相连的节日,未曾与龙有什么关联。
那么,二月二又是如何与“龙抬头”的说法联系在一起的呢?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很多,来源于不同的传说。 有的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 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 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 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
还有传说解释二月二龙抬头是来自龙母对龙女的思念。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 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 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粒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
第二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 龙母知道女儿的心,她劝公主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就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给她带了一个锦囊。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大山下。 公主四下里望了望,只见大地干裂着嘴巴,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正在田里吃力地劳动。 公主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 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很同情他,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绿色。 农夫一看赶忙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龙女非常感动,她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真是我的知音啊! 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降了下来。 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小伙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好合。”小伙子听了,甜滋滋地把姑娘领回家。 再说公主离宫出走的事被龙王知道后,龙王非常恼怒,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 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 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二月二与龙的结合既包含了中国古代对龙神的崇拜,也表现了古人对星辰运行和农业节气的认识。
中国一直有将龙与雨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认识。 农历二月,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 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有可能降雨的时期,于是人们祈求传说中的龙王行云布雨以保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谚中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也正道出了这种祈盼,民谚背后,包含着华夏农耕民族对于幸福的向往。 伴随着惊蛰雷的响过,蛰伏在巢穴中的昆虫纷纷醒来,伺机而动,作为统管天下鳞虫的百虫之王,龙也被春雷惊醒,行动起来,既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又要震慑百虫,使之不敢胡作非为,糟蹋粮食,以保一年丰收。
此外,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根据星座判断季节,把天空中黄道附近可见的星星分为二十八组,取名“二十八宿”,并按逆时针方向分为东、西、南、北四方,每方七宿。 这其中,东方的角、亢、氐、房、尾、箕等七星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古称“东官苍龙”或“东官青龙”。 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只有到了冬尽春来、和风送暖之际,“苍龙”中的“角宿”才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再次出现。 这时,人们就知道春季又到来了,而且因为此时整条苍龙只有龙角露头,整个龙身还隐没不见,故称龙抬头。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已经是明确的“龙抬头”日了,被称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逐渐演变成以除虫害和祈丰收为主的节日。 关于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的记载也日渐繁多。
龙抬头节习俗
引钱龙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引钱龙的习俗。二月二日这天一大早,人们便从井里河里挑回水来。等水缸满后,用簸箕盛灶灰从大门外曲曲折折撒进院内,直到水缸,再绕水缸撒一圈。人们对这一活动寄托着两个愿望:一是引回了“钱龙”,象征着有钱、富贵,这一年生产兴旺发达,生意兴隆昌盛。二是认为引回了龙,蛇蝎百虫都不敢出动了。那时候由于医疗条件差,“百虫”肆虐,疾病流行,人们以躯百虫而防病,求得一家人身体健康。
剃龙头
民间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但每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无论老少,都要理发,称为“剃龙头”。
民间至今有句俗话,叫“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细细一想,过年时剃的头,到二月二日大体上是一个多月,头发又已长长,正是剃头的时候,人们把剃头说成是剃龙头,加上一个“龙”字,以取吉利。据说在这一天剃头,可以使人健康,像龙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腾飞,将来必能飞黄腾达。
画仓子
有句谚语是: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在龙头节这一天,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流行“画仓子”的习俗。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在打谷场或庭院里画仓子。画仓子的习俗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有的地方还用纸剪成鸡或猫,用松树明子烟熏后,贴在墙上,取意鸡吃虫子,猫捉老鼠,以避虫、鼠破害粮食。
照房梁
俗语云“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农历二月二,天气逐渐转暖,民间传统习俗,讲究在这天打扫房舍,清洁卫生,驱逐害虫,故有“二月二,熏虫儿”的说法。其作法是在二月二这天,点着过年祭祀时剩下的蜡烛,照射房梁和墙壁,以驱逐蝎子、蜈蚣等虫子。将要复苏的虫儿,被蜡光晃照后,会自动掉下来,即可驱灭,以达到消灾防病,保证健康之目的。
拜土地神
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各地有祭土地神的习俗。
在民间,十地神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个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长者、他身穿土色长袍,手持拐杖。二月初二清晨,家家户产在土地神龛前摆上各式供晶,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为土地神祝寿,祈求土地神在大门口或村口看管恶鬼和虎狼严禁进入,保佑一方平安。另外还祈求土地神保佑田间禾苗茁壮成长,秋后五谷满仓。
忌动针
妇女们不沦有多么紧要的针线活,但在二月二这大不作针线活,说这天龙抬头,动针会伤龙的眼睛,为了避伤龙的眼睛,这天就免作任何针线活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间二月二的应节活动亦丰富多采。福建、浙江等省的畲民二月二开展“盘歌”活动;四川中部一·带还多在二月二这天“迎富”等等。纵观二月二的各种民间活动,多数和龙相关连,且带有较强的封建迷信色彩。如今,科学技术逐步普及,战胜天灾、疾病的能力增强,人民生活富裕,寄希望于龙的人恐怕是没有了,或者在迷信的程度上至少有所减轻,这个节的不少习俗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但打扫房舍、清洁卫生仍有积极意义。
煎饼炒豆
在农事伊始的二月,人们不仅祈求风凋雨顺,还要防止病虫害危害庄稼。因此在二月二还要进行除害灭虫的活动。
据民间传说,每逢二月,各种昆虫均从冬眠中醒来。北方人要在庭院中生火摊煎饼,取“薰虫”之意。另外,民间还认为一切疾病和灾难都可以用火烧掉,在庭院中摊煎饼又有“薰火”之意,可以驱除不祥。
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驱虫的特殊方式是吃炒豆。将黄豆用盐水浸泡,然后在锅中爆炒。豆遇热在锅中“噼叭”作响,故民间有“春雷鸣动,万蛰皆起”、“惊蛰闻雷米似泥”的谚语。
这天龙抬头,所以炒的豆子叫“龙眼豆”。炒“龙眼豆”最标准的就是有一种黑色、圆形的大豆,上边还分布着褐色的圆圈,和眼珠相似,这是孩子们最欢迎的。但大部分人家没有这种豆子,于是便炒一般的大豆、蚕豆、豌豆等。
还有的地方有“祭百虫”的习俗。即把陈年的粮食磨成粉,捏成各种动物和水果的形状,蒸熟之后插于青竹竿上,送到田边或祖坟祭祀百虫之神,使百虫不再损害庄稼。
爆米花
民间传说武则天当皇帝后,触怒了玉皇大帝,他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许给人间降雨,以示惩罚。
天不降雨,河川枯竭,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痛苦不堪,哭声连天。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心,便喝足了天河的水,张开巨口喷雨。玉帝闻之勃然大怒,将玉龙压在一座山下受罚,并在山上立碑:“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报答玉龙的拯救之恩,解救被压在山下的玉龙,就到处寻找金豆开花。人们找了很长时间都未找到。
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一,在赶集的时候,人们见一个老婆婆在卖包谷。装包谷的口袋没有扎好,金黄色的包谷撒了一地。人们不约而同地发现金黄的包谷就像金豆,如果将包谷炒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在二月初二人们将包谷炒爆,供在院中,有的还送到玉龙的身旁。玉龙大声吼叫:“太白老头,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人老眼花,没有看出开花的金豆是爆米花,就一招手收了拂尘,将玉龙从山下放了出来。玉龙从此重返天庭。为了纪念包谷的救命之恩,二月二炒爆米花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大约在清朝,北京、开封等地在二月二这天盛行吃面食。因为是龙抬头日,所以人们便以龙的各个部位来称呼各种面食:面条称“龙须面”,烙饼称“龙鳞”、饺子则称“龙牙”。
二月初二是安徽省徽州地区的绩溪、歙县等地包粽子的节日:
相传很久以前,徽州地区连年灾荒,瘟疫流行,人们不得不背景离乡。有—‘年,有一位巫师告诉人们,要想免除灾祸,必须在二月初二土地神诞辰之日设坛祭礼,因土地神爱吃粽子,供品就用粽子。老百姓们遂将煮好的粽子拿到土地庙去祭祀,求土地神保佑一方平安,使百姓安于生计。祭祀以后,灾情果然减小。二月二包粽子的习俗由此形成并延续至今。
二月二这天,天津人有吃焖子的习俗。所谓“焖子”,是一种用粉淀熬成的冻样的东西。·将它切成刀削面似的形状,放在锅里用香油煎炒。可蘸些盐、麻酱、虾酱油等佐料食用,爱吃蒜的人可以加些捣好的蒜。焖子咸辣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