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吃新节

  在我们这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度,由稼穑耕作而产生的岁时节日可谓不少。吃新节,就是至今仍存在于南方农村的一个古老、淳朴而又热闹的稼穑节日。它没有固定的日期,其时约在农历小暑到大暑之间,以早稻成熟为标志。由于各地水土、气候、播种时间等条件不一,早稻成熟往往会相差几天,因此,即便在同一个乡村,人们收割的时间也会不同,“吃新”也会有先有后。有的地方为农历六月中旬,贵州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人的吃新节是固定在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卯日,湖南江永的瑶族人则是在六月初五。

  在江西武功山区客家聚集的山村里,吃新节这一天,村民们早早来到田间,精心摘取颗粒饱满的稻穗,捆扎成稻束,把它们悬挂在房屋门厅的两旁,并供奉在中堂的桌上,祭拜谷神或祖先后,全家人按照长幼辈分,依次入座就餐。喷香的新米饭,肥腻的米粉蒸肉,伴以鲜嫩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等时令蔬菜,一家人吃鲜喝辣,品尝着田地新收获的滋味。

  贵州苗族人民的“吃新”,另有一番风情。节日的头一天,主妇们到田间摘来新谷,舂成喷香的白米;男人们摆弄芦笙;老人邀约至亲好友,以便第二天一道聚餐尝新。

  节日那天,客人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挑着礼品,有的扛着芦笙,牵着斗牛来到主人村寨,主人出村迎接,呈现出一片热情、友好的气氛。此时,各家的主妇已蒸好了新米饭,煮好了鲜鱼。他们和年老的客人,带着天真活泼的儿童,挑着酒饭鱼肉来到田间。在田埂上摆好祭品,口念祈祷语,祭祀开田拓土的先人,希望今年稻谷有个好收成。返家时,主客一路上品评各家稻谷,欣赏青黄交接的大好时光。

  回到家后,主妇已备好丰盛的菜肴,开始宴饮,酒足饭饱之后,宾主观看斗牛节目,芦笙声、芒筒声,以及斗牛的吆喝声,汇合成一支震耳欲聋的田园交响曲。

  广西山地的农民,农历六月份择黄道之辛卯日尝新米时,必须先用新米饭喂狗,他们信奉五谷是狗带来的,不先喂狗就意味着忘恩负义,以后稻谷收成就不会好。这天的吃新,餐桌上只能放鱼,不能放鸡,取其吉利为“有余无饥”。

  云南基诺人在开镰收获前,举行“尝新祭”,同样要选择吉日,摘回新谷穗碾米做饭,并把摘新谷时背到田间去的鸡全部杀掉煮食。有趣的是,他们十分重视蒸新米饭时冒出的热气,在他们心目中,蒸气从东方先出来预兆子孙兴旺,从西方先出来预兆来年狩猎满载而归,从南方先出来预兆来年五谷丰登,而从北方先出来则预示人畜多灾多难。

  吃新节“尝新”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周部落先民,在《诗经》、肿L经》、《淮南子》等典籍中均有过记载。僻L记·少仪》篇说:“未尝不食新。”仆L经。孟秋之月》篇里,就记载了西周君王举行“吃新”祭典的礼仪:“是日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据此可知,吃新习俗已有三干余年的历史,比传说中为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还要早出千年左右。

  前面谈到农民“尝新”时,要用新米饭喂狗,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着狗尾带稻谷的传说——江西武功山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有一年接连下了49天暴雨,汹涌的洪水,冲毁了人们的家园,大地变成一片汪洋。逃难的人们被围困在高高的武功山上。他们眼看自家的稻谷被洪水席卷一空,想到来年耕种无着,个个都愁眉苦脸。这时,忽然从汪洋中游来了一条大花狗,从大尾巴上抖落了几十粒稻种,大难解除了,人人喜笑颜开。从此以后,人们看到丰收的稻穗,就像那弯弯的狗尾巴。为了纪念这次灾后逢生,人们在每年开镰收割之前,都要合家共聚,举宴“吃新”,并祈祷神明,祝愿来年五谷丰登。

  广西龙州县流传的“谷种和狗尾巴”的故事,讲狗从天上偷谷子到人间付出血的代价,故事更为动人。

  话说很久以前,人间还没有谷米,人们只能采野果野菜充饥。那时天上已有了谷子,天上的人害怕地上人有谷有米吃了,繁殖得太多,会打到天上去,一直不让一粒米一颗谷种落到地上来。地上人哀求他们借一些谷种,可天上的人总是不答应。没办法,地上人就派了一只九尾狗到天上去找谷种

  九尾狗来到天上,看到天宫门前晒的谷子,便弯下九根尾巴,悄悄地走向谷场。九尾狗将九根尾巴一扫,那尾巴上密绒绒的细毛,一碰着谷子,谷粒就牢牢地粘住了。

  九尾狗带着谷子,回头就跑,不料被看守谷子的人发觉了。他们边喊边赶,还挥动斧铖乱砍乱剁,九尾狗的尾巴,一根根被砍断了,鲜血直流。当第八根尾巴被砍下来的时候,它奋力逃出天门,回到了人间,那幸存的一根尾巴带来了几十粒谷种

  人们非常感激,拿狗尾巴上的谷种去播种。人间从此有了谷种,人们的生存有了保障。

  狗把谷种带到了人间,救活了人们。人们为了报答狗,把狗养在家里,给它吃白米饭。而谷种长出来的谷穗,根根都像狗尾巴。

  而今在江汉平原一带,人们虽不过“吃新节”,但“尝新”的习俗却是存在的。直到现在有的农舍的屋檐下,仍然垂挂着一小束稻穗,称为“谷穗镇宅”。俗云“门上有谷神,全宅保太平”,人们崇拜谷神可见一斑。每当早稻收割后,乡民们便将新碾的大米馈赠亲友品尝;或磨细成粉,做成团子、米粑,蒸成软糕,做成米饺,邻舍间互相邀约品尝。席间,他们笑谈着各家新米的成色、质地之优劣。席后,还特地给老人小孩带回一份。就米粉小吃而言,最值得称道的要数米饺子。米饺子是用大米粉做的,连馅子也是用粗米粉炒的。吃起来酥松、香辣,比起北方的面粉饺子来,别有一番风味。

  米饺子制作简单。家庭主妇将淘洗过的大米磨成粉,过筛后,细的用来做皮儿,粗的用来炒馅子。接着。用文火将它们分别焙炒成七八分黄熟,将粗粉子与肉丁、豆干、粉丝、生姜、辣椒粉、食盐等佐料拌和成馅;用滚烫的开水将细粉子拌和成米面团,再将米面团揪成鹅蛋大小的小面团,包上馅,捏成三四寸长,两寸来宽的半月形,就成了江汉平原风味的米饺子。

  米饺子可蒸、可炸,尤其是油炸的饺子,通体金黄,芳香四溢,令人馋涎欲滴。天门、沔阳、洪湖一带的人们还依据它的金黄闪亮的外形,形象地取名为“鸡公饺”。

  或许是这种米制品太好吃的缘故,每当长辈们推磨磨大米粉时,孩子们就唱起了一首风趣的儿歌。新谷登场,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听到孩子们唱着这首老祖宗传下来的大同小异的童谣:

  推推磨,推推磨,磨子推的梭啰啰。

  推的粉子白不过,做的饺子个顶个。

  憨子吃了十三个,半夜起来摸茶喝。

  门闩碰了后脑壳,哎哟哎呀疼不过。

苗族吃新节

  广西苗族在六月六过“吃新节”。相传古时候有个勇敢的青年名叫当雄,他见本族人民生活困难,于是只身跋山涉水,到南海金银岛,与妖魔搏斗,采来野禾,让苗山变成米粮川。

  而当雄却被九万大山森林中的妖魔所杀害,于是苗族人民在这一天,将正待成熟的稻子做成新饭,祭祀当雄。在有的地区,祭祀对象却是狗图腾。人们把新割的谷做成饭,用新擂米酿出的酒,用新鲜的菜、肉、鱼做成的菜肴,先喂给狗吃,尔后人才坐下来共餐。同时,人们还将各种新穗挂在门上、屋里、犁耙上、栏圈旁,以祈年丰。

  吃新节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过节的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六月六,即第一个卯日过,苗语称侬卯(吃卯)。有的在七月1·三日或十五日过,苗语称依拉雄(吃七月)或侬嘎先(吃新米饭)。

  节日到来之前,苗家都将自己的斗牛和马匹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忙着绣织美丽的衣裙和飘带,准备好银花首饰,小伙子们负责修理和添置心爱的芦笙,老人们邀约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勤劳的主妇们则来到田间摘四新谷,春成喷香的白米,男女老幼都在为欢度吃新节而忙碌着。

  节日那天,被邀请的客人穿上盛装,挑上礼品,有的还带着芦笙、牵着斗牛来到主人村寨,受到隆重的接待,整个寨子呈现出热情、友好的气氛。

  次日天刚亮,主人邀请客人后,就挑着鸡鸭鱼肉和酒饭等来到田间地头,在田埂上摆好祭品以后,就开始良丹(念词语)。念毕便杀鸡宰鸭,去毛煮熟后,请开田拓土的先人告秋和务当食用,并央告先人保佑来年丰收,谷粮归仓。回家的路上,主客一路品评各家稻谷的长势,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

  到家后,再向祖宗神完醉酒掐肉祭祀。这时,主妇已备好丰盛的菜肴,筵席开始了。主客频频举杯,共享美餐。主人不断给客人斟酒夹菜,酒兴渐浓,主人便唱歌助兴:“田里香稻花,有客到我家,喝口新米酒,请把歌来答。告秋和务当,开出田和地。谷种在哪里?谁背到田坝?竹种在哪里?谁背到山洼……”

  客人放下酒杯,随即答道:“今年风雨顺,田里稻花香,主人勤耕种,稻穗马尾长。主人情意浓,要我答歌腔,路上拾几句,试唱也无妨。谷种在天边,家住嘎里扬。竹种在天边,相挤闹嚷嚷。七群小白鸽,背谷下天堂,七群俏山鸿,请竹下山梁……”主人谦虚好客,客人则感谢主人盛情招待,称赞主人美酒佳肴。主客就这样对唱下去,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斗牛场也挤满了人,渐渐喧闹起来。盛装的苗家姑娘们一排排站在斗牛场的两边,小伙子们穿青套绿,吹奏着芦笙。一头头油光水滑的斗牛瞪着火眼金睛,由三五人牵护着。斗一牛场上人潮涌动,芦笙声、芒筒声和怂牛角斗的吃喝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中午时分,一位有声望的老者提着一葫芦酒,洒在斗牛场上,然后宣布斗牛开始。只见一彪形大汉拿着一块“百战百胜”的红色招牌走在前面。后面由几个大汉牵着头戴护头草包,角系红绿纸花,颈项插上战旗的枯牛绕场一周后,便开始让两头牛单打独斗。当一头斗牛在场地中央立定迎敌时,向它进攻的那头便从十多丈远的地方飞奔而来,拼死用角向对手碰去,只听“‘梆”的一声,两头牛的护头草包都四处飞溅,两头牛开始拼死抵碰,互不相让。来宾们欢声雷动,纷纷为自己的“武士”鼓气、喝彩。这样的搏斗,有的难分难解,有的连战连胜,也有的一触即败,狼狈而逃。胜者,主人喜笑颜开,斗牛披红挂彩,身价百倍。

  赛马场上,骏马飞奔,铃声悦耳。先是比赛走马,看谁的马跑得快跑得匀。继而是放马,骑手卸下马鞍,骑光背滑马,放开缓绳,快马飞鞭,引来阵阵喝彩。五时左右,斗牛赛马结束,人们尽兴而归。来此观看比赛的男女青年当中,当然也有为交情侣而来的。

  夜幕刚刚降临,苗家户户又传出老人们的酒歌声。

  芦笙堂上,花团锦簇的姑娘们随着笙歌舞曲翩翩起舞。

  有的三五成群,男女分两边开始对唱起来。女唱:“今天我寨上,百鸟来飞翔。有只绿头鸡,停在枝梗上,只顾把头埋,闭口不开腔。借问斑鸿鸟,心想哪一个?要想吃山果,千万莫仿徨!”男方马上对道:“我是过山鸟,飞到你村庄。但闻你田园,花果喷喷香,有心摘一个,又怕火药枪。呆呆立树上,口水直流淌。”女又唱:

  “季节来到了,花果自然香。我们寨子穷,哪有火药枪?

  只怕果酸涩,鸟儿不爱尝。”男方马上进一步表明心迹:

  “季节来到了,花果实在香。颗颗甜如蜜,开枪我也尝。

  果甜在心头,香飘在四方。”此时此刻,吃新节的夜晚变成了爱情的乐园。

  次日又狂欢一天,直到日落西山,主客才依依惜别。到山坳分手之时,客人又引歌相约:“丰年丰岁啊,米香鱼肥酒更浓。吃新来客寨,斗牛赛马踩芦笙。多谢好主人,愿你金谷九仓盈。明年吃新时,不忘我家走一程··”人已走远,歌声却仍旧回荡在山谷石崖之间。

  第二年吃新节时,主人就变成客人了。

  关于节日来历,还有一段仙狗送种的佳话。相传远古时,人间没有稻谷,只能靠猎取野兽度日。这事被天上的仙狗知晓了,心想仙境里每天吃的都是白米饭,凡人真是太苦了。于是,它决定把仙稻谷送给凡人种植。

  一天,仙狗像以往一样守卫在晒仙稻的地方,等神仙们离开之后,仙狗便在仙稻谷里打了几个滚,全身枯满了仙稻,连尾巴上都是。晚上,仙狗溜出天门,奔向人间。但在过通天河时,仙狗不慎落人水中,为了保住谷种,它使劲将尾巴伸出水面,奋力向对岸游去。来到人间后,仙狗马上将谷种给了一位农夫,并教他如何播种。正在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原来是玉皇大帝得知仙狗盗种送给人间后勃然大怒,欲置仙狗于死地。风雨过后,仙狗遭雷打火烧,变成了一条凡间的狗。第二年,农夫按照仙狗的传教,精心种稻,稻子长得特别好,获得了丰收。为了感谢仙狗送稻种,每年的六月初六第一次吃仙稻米饭时,家家户户总要盛一碗白米饭给狗吃,并讲述仙狗送稻种的故事。以后代代相传,便成了今天的吃新节。

  苗族吃新节是由古代农业祭祀活动演化而来的。人们以新米饭祭祖,求的是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斗牛赛马,既可以显示殷富,还可选择良种。

  农历的六七月份,正值盛暑,庄稼生长旺盛,新谷垂穗,同时亦是农事稍闲之时,苗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一度隆重的吃新节。吃新由于过节时间不统一,有的称“努嘎西”,即吃新米,有的称“努莫”,即吃“卯”。吃“卯”的时间多在农历六月的第一或第二个卯日,有的则在农历七月的“丑”日。

  吃新节是苗族集体祭招与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作为农业古国,每年的六七月份,自古就是祭招活动与民间群聚联欢活动较多的月份。从古至今,六月的时令活动主要围绕析谷、避暑、祭神来展开的。为了祈求天遂人愿、大获丰收,早在周代以前即有以新黄之穗荐田祖“尝新”之礼。

  延至宋代,六月节有了把土地神即土地公、土地婆的内容,实质上仍为祈谷,同时也结合有“尝新”和“祈年”仪式。而“吃新”也不光是苗族所独有,汉族、侗族、布依族等亦有六月卯日吃新的习俗,同时还伴以歌舞、斗牛等娱乐欢庆之举。

  吃新节一般要过三天。第一天,客人们穿上盛装,挑着礼品,赶着斗牛,来到主人村寨。主人家要祭祖宗,有的地区以秧苞为祭品,有的村寨以新产香米为祭品。祭过祖宗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斗雀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的酒歌声、芦笙场上优美的芦笙舞曲使身着盛装的姑娘们随着芦笆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双双对对,娓娓对歌,或在丛林边谈笑逗趣,把苗家吃新的月。夜变成歌舞的海洋。第三天,太阳偏西的时候,微醉的老年客人已经返家,而青年们还在芦笙场上恋恋不舍。直到分手时,主人还一再用歌挽留,客人们也引歌回敬。

  台江县番召一带的吃新节,是在农历七月第一个卯日过。节日这天,男女老少带着酒菜,牵着斗牛到芦笙场上斗牛、欢聚。斗牛结束后,芦笙场四周的山坡上、大路旁,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津津有味地品尝自己带来的米酒、鱼肉和糯米饭。如有过往客人,他们会亲热地敬上一碗米酒,或送一团糯米饭、一串棕把塞在客人手头。节期里同时还要举行跳芦笙、对歌等活动。

侗族吃新节

  吃新节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广大侗乡。但各地吃新节的时间和仪式不尽相同。

  每年农历六月“卯酉”过,如“卯”日在前就过“卯”日,“酉”在前就过“酉”日,这就是格江县往里乡、乐里乡的“吃新节”。

  “吃新节”的来由是打田栽秧期间,人们都要紧张繁忙地劳动,十分辛苦,栽完秧后需要休息娱乐一天;二是预祝这年粮食能得到好收成。

  “吃新节”这天,各家各户把煮好的猪肉、鲤鱼、鸡、鸭、糯米饭及五个斟满糯米酒的小酒杯和五根禾苞,摆在火炉边,全家人围坐好,由家长边烧香边烧纸钱,口中念诵吉利词祈望当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事如意。念完吉利词后,每人先喝一口酒,吃一点肉、鱼、糯米饭和禾苞。当地群众把这种仪式叫做“把敲”。“把敲”之后,全家的人才正式吃早饭。

  饭后,各寨的男女老少穿着自染自织的侗衣盛装,穿上绣有各式雀乌、龙风图案的新装,头戴银花,颈佩银圈、项链,小伙子牵着牛,聚集到“牛打坪”看牛打架。斗牛前,寨老们之间先商讨有关事宜。而后,按商定的程序进场角逐。打赢了,全寨人拍手欢呼,为牛放鞭炮挂彩,外寨客人也前来放炮庆贺。主寨放三声铁炮迎接。下午,主寨接客人们进寨吃酒。酒席上,老年人一边称赞斗牛如何显威风,一边猜拳行令。小伙子、姑娘们高唱酒歌,频频向客人敬酒,直到深夜。次日,客人离开时,寨上的姑娘还到寨边去唱《拦路歌》相送。

  天柱、锦屏、三穗等县的侗族村寨,有的在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卯日,有的则在七月的寅日或卯日举行尝新仪式。节日之前,家族中的妇女依长房、二房的顺序排列,集体到河边将竹筒、水捅及棕耙叶、干蔬菜洗净,回家以糯米、高梁和盐巴拌匀,腌入坛中备用;并用刚从井里担来的“新水”泡糯米,配制甜酒。节日菜看以鱼为主,还要吃不放盐的玉米和瓜菜,谓之吃“忆苦饭”。旧时节日,还要在火塘边的方桌上,摆着盛满糯米饭的器皿,饭上盖四张接骨丹叶,桌边置一长凳,凳上按一定距串给每一房族摆若干张接骨丹叶,叶上放糯米饭和三节末出穗的禾苞、四尾鱼、两碗煮烂的瓜菜、两碗甜酒以及干颜菜拌施菜,旁边放上一双实心的竹制新筷子。摆放完毕,由年纪最大的先品尝各种饭菜,然后各房按长次顺序入席,一起吃饭。

  黎平、从江、镕江一带的吃新节,有的在六月十二,有的在七月初二、初四、初七,有的在七月十四、八月初一等不同的日子。很多地方在过节的前一天,由妇女到河边把餐具洗净。过节当天,晚餐特别早,席上菜看以鱼为主,筷子全是新制的实心筷,房门一律敞开,并用末出穗的禾苞或用笋壳叶包糯食,祭供祖先。次日清晨天未亮,走廊上便香火通明,全家共进晨宴。饭后,男人杀鸡宰鸭,为迎接客人做好准备。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唱大歌、斗牛等活动。

侗族吃新节的来历和传说

  侗族吃新节是侗族比较普遍、比较隆重的传统节日。

  侗族吃新节各侗区称呼不一,时间也不统一。有的称“打半”(即半年),意思是一年中的上半年过去了,一年的庄稼也种了一半,过节庆贺一番,所以把节日定在阴历下半年第一天的七月一日。有的称“尝新”,有的称“新米节”。榕江县往里、乐里一带侗区的吃新节分两次过:由于人们在紧张繁忙的打田栽秧劳作中十分辛苦,便在栽秧结束后休息娱乐一天,在阴历的六月初四或初五过第一次吃新节;稻谷开始黄了,丰收在望,人们为了预祝丰收,在阴历七月初四或初五过第二次吃新节。天柱、锦屏、三穗等县侗区过吃新节的时间,有的在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有的在阴历七月的寅日或卯日。过节前,家族中的妇女从长房开始,集体到河边清洗竹筒、水桶、棕把叶及干藏菜;用刚从井里打来的“新水”泡糯米,包粽把,蒸甜酒。从江等县侗区过吃新节的时间,有的在阴历六月十二,有的在阴历七月初二、初四、初七、十四日中的某一天,也有在阴历八月初一的。

  各地吃新节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有的不请客,只用煮的新米饭及鸡、鸭、鱼、肉等祭祀祖宗;有的互请亲友,聚在一起欢谈畅饮;有的包粽把相送,特别是姑娘回娘家过节时,娘家·整房叔伯兄弟都要赠送粽把。吃新节的共同特点是要吃新鲜菜饭。过去田里的单季稻未熟,也要扯几根禾穗来煮吃,象征尝新。如今有的地方种双季稻,早稻熟了,可以吃新米饭。过节时要杀鸡宰鸭,煮鱼煮肉,蒸糯米饭;设酒敬奉祖先,祈求祖宗保佑当年丰收。然后全家围坐吃新,共享丰收在望的喜悦。

  为了显示吃新,有的把刚结的豆角和茄子也摘来吃了。如没有蔬菜,就跑到山上找一些新鲜的野菜来代替。节日这天,全寨休息,举行文娱活动,有的唱侗戏,有的开展斗牛比赛,晚上则在踩歌堂对歌,青年们还利用节日活动的机会谈情说爱。节日期间,整个侗乡充满欢乐的气氛。

  侗家吃新节的起源,与怀念祖先有关。

  传说,侗家的祖先原来住在广西梧州、浔江一带,生活非常艰苦,严重地影响侗家的发展。为了生存,侗家祖先被迫背井离乡,扶老携幼,沿着都柳江逆水而上,一路忍饥受冻,终于来到黔、桂、湘毗邻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开荒造田,劈草为地,种植水稻、蔬菜、瓜果。虽然创业十分艰辛,但后来还是过上了好日子。后世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兴起过吃新节的习俗。

  另有黎平等县侗区传说,他们的祖先原住在天府洞,当时有三弟兄,大公称“公老”,二公称“公宜”,么公称“公安”。后来子孙发达,人口越来越多,原来的田地不够种了,房屋也住不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三弟兄忧心忡仲,经过考虑,决定分家各自谋生,开创新的家业。大公年长,迁徙困难较多,二公么公兄弟俩坚持留老哥住原地生活。二公带领子孙到六洞(今黎平水口一带)。么公带领子孙迁往四十八寨(今黎平尚重一带)。临行前,三兄弟商议,为了纪念祖宗,为了不让子孙忘记先人,以后要在每一年的同一天过吃新节。在讨论哪天为过节时间时,么公说:“过节不过六月六,尝新要等新禾熟,这一天最好。”大公耳不好,声音听不清楚,隐约听见“六月六”

  这几个字,便把自己的过节时间定为六月六日。现在六月初六过节的侗家,传说就是当年大公的后代。

仡佬族吃新节

  孟秋季节,繁忙的农田管理基本结束,作物初熟,丰收在望。仡佬族人认为,这是天地、祖宗护佑的结果,所以新粮一熟就怀着喜悦、感激之情,迎请天地与祖宗尝新。这就是仡佬族“吃新节”的由来。吃新的具体时间各地不一。多数在农历七月初七,少数在七月的第一个辰日,如遇闰月,则在八月的第一个巳日。

  吃新,是仡佬族的盛大节日。节日将临的前三日或头两日,全寨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提着竹篮,背着竹兜,汇集起来听族长或寨老安排任务,然后按照妇女在前,男子随后的顺序鱼贯出寨,到远近田坝持取新熟稻谷。持谷范围宽广,从村寨附近至距村寨数里、十数里甚至数十里不等。各地仡佬族将谷距离远近不同,以先祖所耕耘范围为度。远处将谷翻山越岭、蛇虫出没,劳苦且不安全,由男子去完成。村寨附近的新谷由女子采取。采取新稻谷全用手,不得使用任何器物切割。除稻谷外,还要将取一些毛稗、谷子和草籽。吃新节的当天,妇女忙于将采摘的新粮放锅内焙干,入碓舂脱壳。男子们各自在家杀雄鸡一只献祭灶神,然后牵一头黄牛到寨外,将其捆绑在木桩上,族长或寨老叫请天地、祖宗和山神后,宰牛,取生牛肉祭祀。次日,天未亮前,妇女摸黑从井里挑回新鲜水,取13种草药和新米放在一起浸泡,然后将米淘净蒸熟。男子割取牛身、牛腿的肉和部分内脏,切成块花煮熟,用于寨内集体祭祖。祭毕,参加者就地畅饮饱食。然后各户平均分取一份未煮过的牛肉、内脏及新粮带回家。第三天,各家各户将所得祭物分别蒸煮,待熟后放在反扣在堂屋左侧中柱前的大簸箕上,又取三吊新公谷(不结谷粒的稻穗)挂在灶顶的炕笆①上。家长用马匙分别从靓、钵内舀出饭和肉,再用手从马匙里抓出来边念请夭地祖宗享用,边丢撒地上。摆开长桌,将豆腐、猪肉、牛肉、牛杂等丰盛菜肴齐放桌上,全家人与前来的亲友共同开怀畅饮,唱起酒歌,醉度良宵。有的地方在集体敬祖尝新后,寨老用筛端着酒、肉、鸡,到村外路上,将系有红辣椒、青蒜的竹竿一根插在田中,用酒、肉、鸡在路口祭送前来尝新的祖宗。有的地区各家祭祖是在灶房举行。先在炕笆两端各挂新谷穗三吊,在香烟缭绕中,全家按长幼顺序拜请祖宗尝新、护佑。个别地区祭祖延续的时间较长,七月初一,即发麦芽、豆芽、谷芽,挂堂屋中柱前迎接祖先回家,一直供至七月十三。吃新节当天摘取新谷穗、包谷、豆荚等一齐献祭,并把纸做的金山银山放桌上,点香燃纸念请祖宗享用,将仡佬族传统的吃新节与汉族的七月半祭鬼活动联系起来。

土家族吃新节

  当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了丰收,满坡满坝沉甸甸的谷穗放出金色的光芒的时候,土家人便积极准备欢度传统的“吃新节”。

  “吃新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与过“月半节”一起进行。这一天,要到田里摘一些新谷煮成米饭,摘新黄豆推成豆腐,割肉打酒,祭祀祖先,其意义是纪念开荒辟草的祖先,庆祝丰收,共享劳动的果实。同时,也要在大门外放一条板凳,摆上一些饭菜祭奠为保卫祖国在外牺牲的亡灵。

  祭祀后,主人不能立即就餐,要把一些新米饭、豆腐、肉食放在洗脸盆里,让狗吃后,人才能摆桌子开饭。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古时候洪水泛滥,土家族地区没有谷种,先祖急得团团转,不停地念道:“这咋办!人们吃什么?”与先祖朝夕相处的大黄狗亲亲他的手,舔舔他的脚,然后摇头摆尾地向大海跑去,游过大海,见一家晒坝上晒着二席黄灿灿的稻谷种,黄狗就将湿淋淋的身躯往谷席上滚去,身上顿时粘满了谷种。待它游回来时,身上的谷种被海水冲掉了,只有尾巴上还沾着几粒。先祖将它们取下来,几年后,土家山寨满山遍野又有了沉甸甸的稻谷。

  土家族人认为狗对土家人是有贡献的,所以,每年吃新时,都要先让狗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吃新节  吃新节词条  
茶文化菊花茶

 菊花茶是否属于黄茶?

   菊花茶是否属于黄茶?并不属于,它们虽然都是黄色,但菊花茶是花茶,黄茶则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  茶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展开)

茶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走百病

 旧时汉族妇女避灾求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或十六举行。苏南地区正月十五夜“走百病”,必历经三座桥梁才算结束,俗称之为“走三桥”。在山东威海,当地妇女还要...(展开)

茶文化元宵节

 唐代的上元节

唐代上元节  在唐代,每年正月大概是节日活动最频繁、集中的月份。所谓“上元”即正月十五。古代称夜为“宵”,故此日之夜又称之“元宵”。我们知道,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