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不同于饮茶,是一件高雅且高难的事情。品茶的要旨在于领略、体会、享受好茶之清香。好茶之香为“真香”,而非“损香”或“夺香”。但何者为“真”,只有善品者得知,饮茶者往往难识其间的奥妙。品茶有三个基本步骤:一曰闻香,二曰品味,三曰悟道。所谓“闻香”,或闻注入茶水之杯,或闻注入而倒空之杯,让茶香经鼻腔进入肺部,以便为味觉器官营造品茶的氛围。“闻香”之后,便要“品味”。茶有五味:苦、涩、鲜、甜、酸。其中苦、涩是主味,鲜、甜、酸是配味。“品味”要用“三口气”,即在将茶水吮入口中的同时注入一些空气,让其在舌面上循环震动三次,如此方能感知茶的香味。品茶的最后一步是“悟道”。荷水入胃,余香在口,回味赏玩,领悟茶道。“悟道”时既要有良好的心情和意境,也要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否则便绝难体会出自然和谐、宁静淡雅的“茶心之路”。只有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具备了品茶的条件,才能真正领会荷的“中淡闲洁”和“韵高致静”,才能真正感悟茶道的“修身养性”和“致清异和”。
治学犹如品茶。无论在哪个学科领域,要得精髓,必有品茶之力、之艺、之心、之情。譬如法学,博大精深,若没有口茶的心情和本领,就很难成就真正的学问。治学也可分为“闻香”、“品味”、“悟道”三个阶段。在闻香阶段,学者只识得法学的外表皮毛;在口味阶段,学者才掌握了法学的基本内容;而在悟道阶段,学者才真正领悟到法学的真谛,才能在法学领域内触类旁通,游刃有余,才真正达到治学的意境,才能享受治学的乐趣。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心浮躁,学问自然做不到好处。因此,我希望法学同道们都能养成品茶之心,并以茶心之路治学。倘能如此,定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