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唐朝的品茗看茶道

非常相信古代的饮茶仪式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且不说这个仪式是在大师级专家们的指导下设计和完成的,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就整个仪式而言,虽然十分简捷,却完全符合禅、心、气、体“一定三静”的饮茶之道,用通俗的话说,很具有操作性和普及性。如果烤茶、碾茶以及加盐仅仅是某种茶叶特定的需要,这个仪式还可以更为简化,更能满足大众的需要。

  反观现在市场上的“茶艺社”,津津乐道于拾日本“茶道”的牙惠。他们喋喋不休地宣扬各种繁文缛节,故弄玄虚地在各种无聊的细节上做无尽的

,不少“茶艺师”连茶叶的种类都分不清,更不懂什么茶性、花性,只会鹦鹉学舌、照猫画虎地胡诌一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既然日本人都承认茶道是由唐朝传到日本去的,为什么中国人不按照唐朝的仪式司茶,反倒要再从日本引进完全失去中国原汁原味的“茶道”呐?

  日本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特别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弄得极其复杂。举个例子,它的拼音字母是世界上最多的,有100个,平假名、片假名各50,还嫌不够,又保留了大约3000个与中国汉字既不同音又不同义却同形的“当用汉字”。这种保守的文字学理念,让人感到日本有意把文化像和服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让别人很难看透和了解它,而它却可以轻易地闯入别国的领域。它的化妆与和服更是折射出这种阴暗心里,看过“艺伎回忆录”的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脸上要抹无数层的粉底,使人像演戏一样有极强的舞台感;和服里三层外三层的复杂性,没有2个以上人的帮助休想穿上身或者脱下来,以致那位大臣费了不少功夫也没有能得手。茶道就更不用说了,烫刷子、烫碗、烫壶、烫杯子,边烫边刷,边刷边烫,捧着杯子里那少得可怜的茶汁左转右转地才能抿一小口…一大套仪式下来都转晕了,谁还说得清茶的品相、色泽和韵味?

  世界上稍微有点名气的茶叶和茶具跟日本都毫不搭界,它却装模作样地在那儿玩深沉,不免感到相当滑稽。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人也拉“茶文化”虎皮做大旗包着自己去吓唬那些附庸风雅或无知的人,光说这是多么悲哀呀悲哀,是远远不够的。您说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唐朝的品茗看茶道  茶道  茶道词条  品茗  品茗词条  唐朝  唐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