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

   古人早已注意到墓地这个空间表征所包含的文化功能,所以才出现了针对坟墓以及墓祭的种种限制。墓祭也是宗教信仰的一个依托,因为有了墓祭,清明这个民间节日才得以延续下来。墓祭的仪式所体现的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民间宗教信仰。清明很多习俗都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作为节日核心的墓祭尚留存下来。千百年来,民众在清明节期间围绕着坟墓进行过无数的仪式。在当代社会中,清明墓祭活动更是变得越发隆重,由此而引发的祭祝方式变更与祭祀空间的转换更是形成一种广受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

  墓祭习俗的源流。古往今来,中国民众的生活始终沉浸在对天与祖宗的敬畏、信仰之氛围当中,而墓地就是民众对祖宗表达敬畏与信仰的主要空间之一。中国祭祀祖先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墓祭却是后来才开始出现的。尧、舜、禹、汤、文、武时期,夏商都没有墓祭。

  商朝时期,人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祝、人鬼三类,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十分祟敬鬼神。他们把其中的人鬼即祖先作为主要祭祀对象。汉朝蔡岂所言“古墓无祭”中的“古”,是指夏商之前时期。自周朝开始才有墓祭,但此时的墓祭尚未大面积流行。

  中国在殷商时期所形成“帝”的概念,到了西周时期就被大众所信仰的“天”所取代。此时局公将祖先的期就被大众所信仰的“天”所取代。此时周公将祖先的灵魂比作天帝,诸侯将祖先的灵魂比作地神,士大夫也将祖先比作宗教神灵。普通民众的祖先无法与神相比,但也可当作神灵来祭祀。于是,祖先便与天一起获得了同样的条枢地位。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敬天法祖信仰习俗。即使这样,古代中国也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信仰。因为天只是君王的祭祀对象,而祖先也只是各个家族祭祀的对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后期,普通墓祭活动开始出现。

  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面的泅水边上,鲁国世代相传每年都定时到孔子的墓前祭拜。秦汉之后,随着贵族制度的没落,到祖先坟墓去祭祀也就成为普遍的习俗。王克在《论衡·四纬篇》中云“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这表明坟墓既是死者的葬身之地.也是死者灵魂在鬼神世界的象征符号。墓地是祖先与后代交流的场所,因此也是祭枢鬼神的重要空间。人死之后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自由行动,但人们观念中,灵魂更多的是停留在坟墓之中。正因为墓地被人们视为死者灵魂的安身之地或临时居住地,故后世都到祖先墓地进行祭拜。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e到了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

  上古时代祭祀宗庙是帝王、诸侯的特权,甚至春秋时期孔子的墓祭,也还属于贵族的特权。当时无庙的阶层也要祭祀祖宗,但只能到祖先的墓地上举行相关仪式。此时贵族阶层的祭祖仪式都在家庙中进行,而各种祭器、乐器及祭品繁多,到墓地进行各种仪式也不方便。由此推断,墓祭之俗,是在家祭庙祭之后兴起的。古时因葬而无墓的标志,因此墓祭习俗无法流行开来。

  先秦都是在宗庙里祭祀先人的,其中的寝祭和庙祭.频繁,即“日祭于寝,月祭于庙”,却很少在墓地里进行祭祀。在先秦时期.帝王陵园制度实行的是集中公墓制度,到秦汉时期形成了独立的陵园制度。秦汉时期的陵墓制度奠定了汉唐以后陵墓制度的基础。汉代继续了这种祭祀制度,各个帝陵上都有寝园,诸侯王也效法帝王在陵墓上建有寝园。东汉时曾一度把每年元旦朗贺皇帝的”元会仪”,搬到陵寝来而成为“上陵礼”,并建筑了举行仪式的大殿,使得陵寝在祭礼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其实,“上陵礼”就是一种墓祭礼仪。

  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到了高蜂,从而形成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兴盛期。侯王权贵与庶民百姓都进行厚葬,以显孝心,而与厚葬之风相对应的是墓祭之风的流行。汉代人们认为,陵墓是“鬼神所在,祭祀之处”,所以在墓前建立洞堂,作为定时祭祀死者的场所。与周代“家以安形,庙以藏神”、庙祭而不墓祭的祭祖制度相反的是,两汉墓祭之风待盛,东汉尤甚。这种特定的祭祖制度促成两种祭祖礼仪即庙祭和墓祭,但这种祭祀的时间还未约定俗成地在清明时节进行。这种祭招祖先的方式,仅可算作清明祭祖习俗的早期形态。

  墓前祭祖习俗在秦汉时代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但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古代清明节似乎并不像后世这样被人看重。据传,其原因是案以前并没有扫墓这项礼节。古伤本有春秋祭祀,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到汉代,拜扫祖墓之风更加盛行。汉光武当上皇帝,还下令从征诸将,回乡里拜扫祖墓,以荣显先人。

  但汉代人扫墓,还没有固定的日期。不知从何时起,民间扫墓约定俗成于寒食节。可见,清明寒食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流行于民间已两千多年。

  清明扫墓习俗的最早记载在《唐会要》卷二十一《缘陵礼物》,当中记载永微二年(651)时,唐太宗逢“朔、望、冬至、夏至伏、腊、清明、社(日)”祭拜唐高祖墓。但是这种清明墓祭也还是跟当时其他时节的普通之祭一样,还没有把清明节祭祖当作每年当中重要的祭祖仪式。  剧日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起源于古代禁火的风俗,到这时,增加了扫墓的民俗内容。

  事实上,寒食祭墓习俗大约起源于隋、初唐时期。

  唐开元二十年(732),朝廷规定寒食祭墓之俗成为一种仪制,要全国臣民执行,有家庙的卿大夫,也不例外。

  唐玄宗在《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场》里,其“宜许上墓”记今条就运用法令的形式,对已在民间流行的寒食上墓风俗给予认可。这虽非清明墓祭习俗的起源,但当中报给的不少墓祭事项如“撤撰讫,泣辞,食余胙”,与后来的清明墓祭习俗极为相似。

  清明节扫墓,是在宋代以后才普遍形成的。此时由于上已、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日期相当接近,彼此的习俗便互相渗透、重叠,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宋代仍然保留寒食、清明两个节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寒食后两日为清明。但宋人扫墓,主要在清明节进行。元代以后,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已经混合为一个,并且以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清明节。

  寒食和清明相差仅一两日,后世渐渐演变成于清明节上坟扫墓,寒食节缩减成最后三天或两天,或者直接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扫墓也就与清明扫墓混同一起。随后,寒食节不举火、吃寒食之俗,以及寒食节本身,就渐渐消失。但是,寒食节祭墓之俗,却没有消失,只是变成清明的节俗,在寒食节作为一个节日消亡以后,还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还非常盛行。重孝道、敬祖宗、信鬼神的传统观念是支撑这一习俗一直传承下来的重要因素。

  清明节祭祖习俗与祖先崇拜、风水信仰和孝道等观念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之前的寒食节、上巳节习俗中,很多都跟这些观念没有很密切的关联。当这些习俗背后原来所存在的传统观念,因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位移时,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式微。由于在清明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这些习俗都曾经是相关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自然也成为清明节日中的文化活动。当清明节发展到后来,墓祭习俗成为其主要节日活动之后,其中的一些祭祀习惯如祭品、仪式、祭祀空间等也都在发生变化。但清明墓祭习俗背后因有相应的传统观念作为动力支撑,故不管这些祭祀习惯怎么变化,清明祭祖的民俗事象都还是存在的。

  寒食清明节祭祖活动,起初并不是来自官方的规定,而是百姓自发形成的传统。这种传统远比礼法所规范的传统要坚韧得多.也早得多。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今依旧兴盛。民间后世的墓祭活动非常频繁,多选择在清明、冬至、寒食、中元、霜降、除夕、大年初一以及死者的忌日举行。在墓祭的诸多形式中,清明节的扫墓最为突出,并形成了许多与墓祭有关的文化象征符号。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迫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国家立过功、作过巨大贡献的人物,民众都会以祭拜的形式纪念之。1949年以来,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纪念碑,已成为我国进行革命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

  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节期也比较长。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围绕着墓祭和踏青两种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其中不少习俗就是寒食节遗留下来的。

清明节祭祖

  每逢清明节,人们就纷纷赶着到山上去上坟祭扫。扫墓的时候,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件到亲人的墓地,将食品等供祭在亲人的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杯上新土,折几根嫩绿的新树枝插在坟上,或者在坟上插一木棍,上挂纸条,然后叩头作揖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诗中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正值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往往借清明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洁整,既保全了先人,又尽一份孝心。清明祭祖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的确不能等闲视之,民间有一套自发形成的习俗压力,民问有俗谚说,“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正是对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的告诫。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清明就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所以民间又称清明节为“鬼节”、  “冥节”。旧时,境内居民均有上坟之风俗。  另据清代乾隆年间修撰的方志记载,永春、德化两地岁时民俗独异之处是八月祭墓,俗云此月墓门开,与今不同。

  清明日,一般是下辈人带着供品,烧纸、香等,扛着铁锨,到自己的祖莹林地扫墓。扫墓时要除棘草、培墓土、描碑文(须用红漆)、献“纸钱”,然后上供果、点香烛(或只点香)、烧金褚、放鞭炮,焚纸燃香,叩拜祭奠,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并于每座墓顶压上白纸条,叫“压坟头纸”,表示子孙曾来上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以示对祖先的悼念。

  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人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州门所遗忘了。

  俗语说:“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在厅堂祭祖先。清明节前后10天内为扫墓日期,如要修墓和抬骸移葬,则不用另行择日,凡事无忌。

  福建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足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出现了缅怀先烈,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的新风气。

  一些机关、学校、企业还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在民族英雄郑诚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散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

  现在农村中尚有“插柳”、‘上坟”之风俗,近年又恢复了烧纸、摆祭品等民俗活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清明祭祖  祭祖  祭祖词条  清明  清明词条  清明祭祖词条  
茶文化七夕节

 七夕接仙女

武义七夕接仙女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黄河下游大量民众曾迁居至武义地区,并随之带来大量中原文化,北方的七夕风俗很有可能是在此期间传入武义地区。在南宋开禧...(展开)

茶文化立春

 戴春鸡

 立春这天,陕西、鲁北和鲁西南一带,年轻的母亲用彩色碎布头扎制或缝制成“春公鸡”、“春咕咕”、“春娃娃”等小玩具,给孩子们作为节日饰物。其中,流行最广的要算给孩...(展开)

茶文化立夏

 立夏时节疾病预防

让身体出出汗  汗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的体温是通过汗的排泄来调整的。同时,汗还起着排泄体内废物、调节体液的作用。另外,汗能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是防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