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茶从诞生开始就格调非凡,其栽种和饮用与佛教寺庙及寺僧都有着关 联。自古禅茶一味,茶与佛教紧密相关,茶最初的盛行与佛教的传播也是息息相 关的。《茶经》中所说“天竺、灵隐二寺”,不仅是西湖茶的“茶之源”,同时 也是奠定西湖人文景观基础的佛教文化景观之源。
佛教盛行与茶的传播
佛教与茶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尤其是禅宗对茶文化具有较大的贡献。它不 仅促进了汉唐时茶在国内的传播,并且对茶文化向东方各国的推广也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同时禅宗创造了饮茶的意境,把茶从生活日用层面提高到了精神层面。
动了饮茶的传播。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对此有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 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禅宗主张“自心是佛”、“明心见性”,通过坐禅的定慧双修,把世上的 苦难和烦恼的根源认识清楚。从这点说,茶性高洁清淡,能使人心静、不乱、不 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僧人们在饮茶中,体悟自己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 在饮茶中寻求心境开释,在饮茶中得到精神升华。可以说饮茶即可得道,茶中有 道,佛与茶便联结起来,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茶从生活日用层面提升到精神 享受的高度。
唐代寺院香火旺盛,多处深山云雾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加之佛 门寺僧对饮茶的需要,使得各大小寺院积极种茶、制茶,研究摸索茶树栽培及加 工技术,对促进茶叶的生产发展和品质提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所以说,在中国,佛教盛行极大地促进了茶的传播,以至于留下了 “自古好 茶出山寺”的讲法。唐代,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一位叫皎然的和尚更是传承并 发扬了 “以茶供佛”、“茶禅一味”之说,在把佛门茶事推崇到极致的同时,也 推动了茶礼的世俗化。
茶僧皎然佛茶于心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长城(今湖州长兴)人,谢灵运 十世孙。他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移主湖州妙喜寺,最后终老于此。他在文 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宋赞宁《高僧传》中称 赞他“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
皎然不仅具有极高的佛学造诣和文学修养,且十分嗜茶,和陆羽相交甚好, 《陆文学自传》中称:“(陆羽)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有一首 《寻陆鸿渐不遇》诗,也算是明证: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在皎然毕生创作的400多首诗歌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咏茶的,而且为后世 所广为传诵的也以茶诗为主。其中较有名的有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巳,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首诗是皎然同友人崔刺史共品越州茶兴之作。其意在倡导以茶代酒,探 讨茗饮艺术境界。诗中把饮茶的好处以及对精神得道的帮助归纳为三点,成为茶 诗中的经典。皎然在茶诗中对品茗意境的探索,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茶主题文 学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诗也被后人誉为“大唐茶道”的开山之作,足见 皎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为佛门中人,皎然以他高深的佛门禅悟亲自体验开启了 “禅茶之风”, 并大力提倡“以茶代酒”,使茶礼逐渐从佛礼慢慢渗透到了世俗社会的日常礼节 中,既赋予了茶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又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