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是中国与欧亚文明交流互动的传统线路和历史文化载体,从古代以来,见载于史册的有“蜀身毒道”“金牛道”“五尺道”“褒斜道”“广州通海夷道”等多种称谓。昨日,成都故事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川老师,在故事大厅漫谈川藏茶马古道,讲述其传奇故事。
川滇等中国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茶不仅在四川人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饮茶风气的流行和饮茶交流的增加,茶文化也在四处散播。王川老师说,根据史料分析,茶叶传入高原牧区的方式,虽然有不少说法,如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茶叶,如上层社会的交往等等,但最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民间的自由物质交换,将茶叶传入了高原牧区。正是四川绵州、蜀州、邛州等地的茶叶流入西藏地区,才开始了藏族人民饮茶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边境就一直有“茶马互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和盐一样,是官方严控的专卖品。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到了明代,茶马政策成为治边的重要手段,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才终止。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就是一条由茶叶生产集散地到销区集散地的道路。王川老师介绍说,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两条,其中一条就是起源于雅安,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此外,还有一条支线,是从都江堰出发,沿岷江而上,进入甘南地区,到达青海。无论是从茶叶的生产,还是地理位置,四川在其中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北宋熙宁以后,就在四川专门设置了茶马司,将四川年产的3000万斤茶叶中的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数以百计的卖茶场和数十个买马场。从明朝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鸟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明太祖实录》卷251)。由于茶马古道,沟通了茶叶生产、茶叶消费的渠道,茶叶在四川的制造也进入到高度发展的阶段。
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 蒲兰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