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是“人日”,所谓人日,源于女蜗创世时第七天造人,因此将这日称为“人的生日”,又被称为“人庆”、“七元”、“人胜节”、“人辰日”、“人齐节”等。
这些说法很早就已见诸典籍。西汉东方朔在《占书》中就有“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犬,三日占泵,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的记载。《荆楚岁时记》、《问礼俗》也都采用这种说法。《问礼俗》说“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这与中华民族对数字“七”的崇拜有关。
农家挑选新收的五谷中较好的,配合蔬莱煮食,称之为七宝汤。城市和沿海居民,选用鱼肉蔬菜,同样混合煮食,叫七元汤。
儿童猜谜语,捉迷藏。女子剪彩纸,或者镂金箔为人形,用来贴屏风、戴发龚。
夜晚,儿童鸣金器,放爆竹,把冬青树叶扔进爆响,表示人的居室不许娱蛤蛇蚁之类盘踞。
“七”在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一个富于神秘力量的数字,甚至形成了神秘的“数字七文化”。古人将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称为“七耀”,天上最重要的星座是“北斗七星”,七月七日称“乞巧节”,人死之后要每七日祭奠一次的“烧七”习俗等等。由于“七”与“吉”谐音,“七七”被视为“双吉”。以女性为主的母系社会,妇女是社会的主宰和部落首领,既然“七”是最大最吉的数字,自然“七”就成了妇女的代称,因此后世的“妻”字与“七”同音。后来人们有了数字观念,就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和二月二、六月六这七个重数称为“七重”,列为吉日,在婚庆典礼中广泛使用。科学家们将七字用干数学,发明了以“七”为每列珠数的计算工具—算盘,开创了人类计算器的先河。总之,“七”字无处不在。那么,人的生日选在新年的第七日也就事出有因了。查阅史册,历代对人日的庆祝主要有下列活动和习俗:
剪綵为人
祈求子孙繁衍。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人日这一天要“剪綵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綵,是五色的绸缎,“剪綵为人”意思就是把绸缎剪成人形,或者用薄薄的黄金做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戴在头上。这么做的意义就在于祈求“人丁兴旺、子孙繁衍”。《燕京岁时记》还有“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晴明者则人生繁衍”之说。
“剪綵为人”的习俗发展到后代,就被各种各样的剪纸所代替。虽然质地不同,剪纸仍以人为形状,并且创造出更具“人日”象征意义的“生命树”剪纸图案,以茂盛的树木和动物形象昭示人的子孙繁衍、生命旺盛。除此以外,在这一天有的地区还要点“求子灯”。《四时纂要》记载这一习俗说,人日晚上“凡人无子者,夫妇同干富人家盗灯盏,安于床下,则当月有孕矣”。
至今在陕西一带仍有这种点灯求子的风俗,人日的时候家家到土地庙内供奉一盏油灯用于求子,称为“长明灯”。
剪彩色纸人,象征人至新年,面貌一新,将其当做礼品馈赠,或当做头饰,都是很好的节日点级。晋时荆楚一带居民,此日均剪纸为人形,或镂金箔为人,以之贴屏风,或戴于握边,又打造华胜等饰物互相致送。江苏、浙江、陕西、山西等省,都有这样的风俗。
除人日外,端午也有剪彩人的风俗,用金丝和银丝做成绣球、繁级、钟铃等形状,或者人骑虎等,上面点缀小钗,连成一串,工艺十分精细,有些人则是用铜丝、金箔来做的。
女子都喜欢戴,并互相赌送,名为健人。唐朝杜甫《人日》诗道:“次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搏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云:“缕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些说的都是剪彩人的风俗。
登高赋诗
在古代,年节中吃饱喝足的文人雅士们,在人日这天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最著名的人日诗要数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作者在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的岁末奉旨出使南方的陈朝,这首诗就写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七。大雁是候鸟,每年春天北归。诗人见大雁由南归北,自己却不能回家,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后来晚唐李商隐的《人日即事》诗尾联还曾提到薛诗“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綵为人起晋风。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另一个和人日有关的著名故事发生在唐代大诗人杜甫和高适之间。杜甫旅居成都时,在好友高适及表弟王十五等亲友的资助下.在西郊院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居住。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的“人日’那天,在蜀州(今崇庆县)任刺史的高适想念杜甫.写了一首题为《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诗寄赠杜甫,诗中有“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句子.当时杜甫未及时作答。后来杜甫离开四川,漂泊湖湘,在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整理文稿时重读高适的这首诗,见物思人,潸然泪下,挥毫而作《迫酬故人高蜀州人口见寄》诗:“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轶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从而被传为文坛佳话。
清咸丰四年(1854),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特地在人日拜谒杜甫草堂,忆前贤、发幽思,也留下了一副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这副对联至今仍悬挂在杜甫草堂工部祠大殿外。此联一出,骚人墨客竟相效仿,干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久而久之便成了成都春节的独有风俗,时至今日仍有人日游草堂的遗风。其他地方在人日登高赋诗之风虽赶不上成都的杜甫草堂.也各有千秋。因此,历代文学作品中咏人日的诗词非常多,仅宋代蒲积中所编《古今岁时杂咏》就收录五十余首。文人们在人日这天邀友相聚登高赋诗,既是欢度节日中不忘学业和表现文人墨客高雅情趣的一种人日纪念活动,也是在欢乐节日中或终日埋头书案生活的一种精神调节和户外身体锻炼。
吃七菜羹
这种习俗很古老,至今仍在民间盛行。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又造华胜以相遗”。所谓“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加以五味调和的菜羹。南北朝时的“七菜羹”原料已不可考,近代的七菜羹多以“芹菜、菠菜、芥菜、芥兰、白萝卜、香葱、大蒜”合在一起做成羹汤。
民间传说这种羹汤可以祛病辟邪,其实是以新鲜蔬菜的鲜味和药用价值而使人胃口大开、精神振奋。人日这天人们一定要吃七宝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菜羹,据说可以驱除邪气、治疗百病。 由于各地物产不同,菜的种类也不完全一样。 像福建地区用的是芹菜、韭菜、菠菜、芥菜、荠菜、蒿菜、白菜、葱蒜等七种新鲜蔬菜。 每种菜有不同的含义,芹菜象征勤奋、葱象征聪明、韭菜象征长久、蒜象征精打细算。 山东许多地方要在人日这天采七种野菜,和豆末一起煮来吃,叫小豆腐、菜豆腐。 野菜的品种有苦菜、荠菜、面条菜等,豆料的加工一种是用豆面,另一种是将豆子泡过,上水磨推成“豆泊”。 这些材料煮熟后用大碗盛了,加点咸菜末或酱油葱末,大口吃来,有豆味,有菜味,可称粗食中的上品。 临沂说吃小豆沫是“吃鬼脑子”,俗话说“人七日,吃鬼脑,大人小孩身体好”。 淄川吃小豆腐时,要用拄棒捣墙角旮旯,并念叼:“拄棒欻,拄棒欻,十个老鼠九个瞎,脑子欻成豆腐渣。”据说,吃小豆腐就是吃鼠脑子,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清除鼠害的强烈愿望。 看来,在人日吃一碗小豆腐,既改换口味,又符合古人之风。 此外,既然是人的生日,除了七菜羹,一定要有年糕、面条来庆祝。
凤凰山畲族同胞认为,正月初七的“七样羹”,会给人们带来吉祥。有句俗话:“食七样羹,食了人人生(发财)。”他们还有这样的讲究:七样羹不能留过夜。食了之后,不管有多少吃不完,都要全部倒掉。有这样的俗话:“七样羹,留过夜,胶蚤(跳蚤)就会来。”胶蚤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害虫,被咬之后皮肤红肿,奇痒难忍。正月又冷又湿,正是昆虫滋生的季节,胶蚤开始出现。畲族同胞长期生活在山区,对跳蚤的习性了解得非常清楚。“一月胶蚤崽,二月胶蚤来,三月胶蚤正大个,四月胶蚤等伊来(没有了,绝迹了)。
赠华胜
“造华胜以相遗”。华胜,是一种头饰,“遗”的意思就是赠送。《山海经》说“西王母……蓬发戴胜”,就是指的这种头饰。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后汉书·舆服志》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簪以玳瑁为摘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早在汉代已见端倪,到南北朝《荆楚岁时记》更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人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西王母戴胜也。”,《江南志书》云:“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人日戴胜、馈胜之俗,本源于妇女生育而始,既是一种保佑妇女平安康健之符,又是妇女在节日的庆祝和美化装饰。因此,这种习俗至今仍在许多地方流行,在舞台人物头饰中更是屡见不鲜。“人胜”是人日一定要戴的。 人胜又叫“彩胜”、“华胜”,是用彩绸或金、银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风或帽子上。 妇女更喜欢将人胜戴在头上做装饰,显示自己的美丽。
正月初七日俗称人日,唐代称之为人胜节。从正月初一开始,依照鸡、狗、猪、羊、牛、马的顺序,今天轮到人,也算是合乎逐步进化的排列次序。
农历正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人日,叫“人七日”、“人情日”。 上古神话中说,最初的大地没有动物,是女娲创造了他们。 她在正月初一到初七的七天中,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天便成了人的生日。
从汉代起,人们就把人日当作一个节日,据南朝宗懔的枟荆楚岁时记枠记载,南北朝人日的庆祝活动已相当丰富。 唐代把正月初七叫“人胜节”,现在山东黄县、招远等地更是把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叫“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
七宝汤、七元汤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后世之人,沿袭古代传统,发扬为挑菜会,在正月初七互相宴请。宋朝苏轼有诗为:“七种共挑人日菜。”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在《浪迹丛谈》中。作者写道,在丁未人日,他和魏默深等友人一起,“作挑菜会”,以七种菜炯客。如今闽粤各地也有这种用多种蔬菜制作七宝汤、七元汤的习俗,乃是晋代江湘地区的余风。
猜谜语
谜语即隐语,就是隐藏本来的说法,假借其他词汇描述说明。《左传》中有“河鱼腹疾”的比喻,说的是腹泻的意思,由于鱼的溃烂从肚腹开始,所以用河鱼的疾患比喻人的腹泻。
《史记》上说:“齐威王之时,喜隐。”这大概就是后世序林胃谜语的起源了。后来人们常常取用日常事物,作精妙比喻,用作游戏。自魏晋以来,开始盛行。《文心雕龙》中提到:“自魏代以来,颇非徘优而君子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北史》载:“试作一谜,当思解之。”到了宋朝。谜语亦被称为商谜,为当时杂技之一。《东京梦华录》载:“杂技有刘百禽弄虫蛾,毛详霍百丑商谜,张山人说课话,皆当时里巷一种游戏之事。商谜者,一人隐语,一人猜之,以为笑乐。”
捉迷藏
捉迷藏就是用巾帕蒙面,互相捉拿。《致虚阁杂俎》及《琅嬛记》上都有记载,唐明皇和杨玉环在月色之下,用锦帕蒙眼,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拿嬉戏,谓之捉迷藏。另外,元棋有诗曰:“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花蕊夫人写有宫词:“内人深夜学迷藏,绕追花丛水岸旁,乘兴或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在唐代及五代,捉迷藏都极为盛行。如今,小孩大多喜欢玩耍,俗称捉冕躲。
爆蜡叶
蜡叶就是蜡树叶子。蜡树一名女贞。又号冬青。叫它蜡树,是因为可以在树上放养蜡虫;叫它女贞,是因为冬日青翠,犹如贞女的节操;而叫它冬青,则是取自外形的含义。蜡树叶能驱除风邪,化开淤血,消肿止痛,治疗头昏目痛以及各种毒疮肿块。如果疮口演烂已久,用水煮蜡树叶趁热贴上,频频更换。效果十分显著。若是口舌生疮,舌头肿胀以致滋出,把蜡树叶捣汁含在嘴里,最后吐出口水就可痊愈。
儿童戏耍,把蜡树叶丢在火里,使其爆响,用意在于驱除害虫。安徽怀宁、太湖等地都有这种习俗。而浙江省娜县、奉化、慈溪等处,习惯略有差异,通常是在正月十四日夜,由各家童子手持五色纸灯,遍照墙壁、门庭、炉灶,口唱驱逐蛇虫的俚歌,称为照蛇虫,或赶蛇虫。
七姑娘生日
此外,山东郓城一带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七姑娘的生日,妇女们要用秫秸、布条做一个“七姑娘”,先用它转井,再转碾台和磨台,边转边唱:“七姑娘,转井台,教俺乡花做乡鞋”,“磨道去,碾道来,针线筐,不离怀。”山东蒙阴在这天有“扎姑姑”的风俗,未婚少女们用木条、干草、葫芦头、彩色布条等,做成“姑姑”,在葫芦头上涂白粉、画五官,还用鸡血点染唇腮。 做成后供在桌上,少女们轮流跪拜,乞求降福。
最后由一人举着“姑姑”给每个少女点头,给谁点的头多,谁的福气就大。
正月初七禁忌
人日是个古老的节日,但明代以后逐渐衰微。 如今的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个节日。 但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活动。 如山东济南就忌讳在这天妇女做针线,据说“人七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动了针线就会“千佛睁眼,万佛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