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
历史上,环湖各部落每年要择定吉日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海(湖),特别是湖岸的东南面,祭祀场面更是壮观。
祭海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远很远的年代,青海湖是一个十分丰美的草场,草高牛羊壮,有10万眼泉水滋润平川沃野,牧民们的生活富庶美满、快乐无比,人们把这儿称为北方众部向往之川。牧人们的幸福欢乐惹恼了北方魔王,他使魔法把草原凿了个大洞,结果,地底海水汹涌溢出,淹没了草原。牧人们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正好莲花生大师来此地传播佛法,人们便求他施法驱魔攘灾。莲花生大师慨然应允,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将西方乌仗那(今巴基斯坦)一座神山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搁在了湖水喷溢的洞口,关闭了魔泉之眼。这山就是现在的海心山。魔王不服,拔下三颗门牙,用甩索甩出去轰海心山,结果力气不够,落在了海心山的西侧,好似三根肋条竖在湖中(指湖中现在的三块长石)。
魔王无奈,只好远遁。为了表示对海心神山的崇敬,每年四月十五日,湖南面的牧民们在离海心山距离最近的元者部落的湖畔小山包上举行祭海仪式。这天一早,附近牧民男男女女都来了,人头攒动,祷声如涛。先是集体换经蟠,从高高的蟠杆上换下旧的经蟠,再把新的印有经文的五色蟠挂上去。然后众人垠桑。高堆的香柏,新磨的糟把,还有鲜奶、酥油、奶渣等,伴着桑烟,伴着人们的颂词、祷告,飘向湖中神山。
祭海结束后,牧人们还在祭台山山根架锅灶,集会欢庆,娱悦神山。歌声、舞步声、赛马声及其他竞技表演声从早到晚弥漫在湖畔。
这是民间的祭海节。在青海还有官方的祭海节。
早在唐朝时,唐玄宗封青海湖神为“广润公”,宋朝宋仁宗封青海湖神为“通圣广润公”,每年定期举行祭祀仪式。而后来的官方祭海节源于蒙古人对海的自然崇拜。
明代,来自漠北的蒙古部落占领了环青海湖地区。他们认为海是世界上最大的神圣之物,湖海是无比纯洁、无比广大的世间珍宝。海里有海王,海王神通无比,掌管人间风雨霜雪、冰雹早涝,如果惹怒海王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必须对海进行祭祀。他们定期对青海湖祭祀,形成定制。到了清王朝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三月,清廷诏封青海“水神”为“灵显宣威青海神”,遣官至海边立碑致祭,并筑碑亭。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又规定每岁秋以祭四读(指东海、西海、南海及北海)之典礼祭青海,以后相沿成例。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清廷遣钦差大臣召集青海蒙古各王、公、札萨克等至湖滨致祭,同时会盟。清廷明令规定,蒙古诸部首领不得私行祭海与会盟,必须在清朝钦差大臣主持和监视下举行,各王、公、贝勒、札萨克等必须亲自参加,无故不到者罚傣三年。
祭海节那天,由钦差办事大臣主祭,各王、公、札萨克等陪祭。
仪式是以三牲、香烛、帛为供,上香读祭文,三献礼,承祭官与陪祭官都向海龙王三跪九叩。正式祭礼完毕,参加典礼的各王、公、札萨克们争相抢割献祭的牛羊,以取得被海龙王赐福的象征物。祭礼后,还要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向海神奉献一腔赤诚。庆典结束,各王、公、札萨克得齐集于徨源县东科尔寺,由钦差大臣设宴款待,然后在钦差大臣的主持下举行会盟,回顾或评断各旗间的纠纷,预定次年各旗朝贡、觐见等事项,最后分发朝廷赏赐的物品,一般为黄缎褂料、翎顶、小刀、茶封之类。
雪域各地凡是有大湖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祭海节,当地各部落都要集会祭海,形成固定的祭海日期和仪程。如黄河源头的鄂陵湖、扎陵湖,每年四月十五日,沿湖六大部落要在湖畔宁玛派寺院恰上得卡寺活佛的主持下,举行隆重的祭海活动。要在两湖之间的“措吾尔嘎则”山包上由僧人诵经祷告,俗民偎桑撒风马符纸,还要按顺时针方向象征性地绕湖叩头、朝拜,向湖里扔供物。这一天,远至三四天马程的曲麻莱等地的牧民也都来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