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我的人生意义观之后,好像很自然的就投入研究幸福学,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历史上圣人(佛陀,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比鸠鲁,孔子等)对幸福看法的资料篇,将来再写自己对幸福这个话题的个人看法。我的阅读资料主要来自 http://www.pursuit-of-happiness.org,看到许多西方哲学中新颖的值得思考的观点,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思考于我来说是 十分有必要的,也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新的视角。
虽然我有自己的人生意义观,但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论证还是让我感到惊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它应该是永远被渴望和珍惜的 东西,而且得到它不是为了别的东西-that which is always desirable in itself and never for the sake of something else”,亚里士多德说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幸福的这个标准,我们追求金钱、快乐、尊严、知识都是因为我们相信它们会为我们带来幸福,而幸福就是终点站。
——————————————————————————————————
->幸福与欲望 (happiness vs pleasure)和寻找真实的目标
***苏格拉底***
幸福不依赖于外在的东西,而在如何使用这些东西。一个有智慧的人会以正确的方式使用金钱,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个无知的人只会浪费金钱,甚至让自己 的生活更糟糕(吸毒等)。因此,我们不能说,钱本身会让人幸福。钱只有当它是在一个明智的人手中才是好的。这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外部的东西:任何财产,任何特质,甚至好看或聪明。例如,一个英俊的人,可以成为恶意操纵别人的人,从而滥用他英俊这个身体的礼物。同样,一个聪明的人可以是比一个笨人成为更糟糕的罪犯。
然后,苏格拉底提出了以下惊人的结论:
“以上是不是得出一个结论:任何其他的事物既不好也不坏,但是这两个,智慧是好的,无知是坏的?”
他自己认同以上观点了。
“因为我们都渴望幸福,而我们显然控制我们自己怎样使用外界事物,而知识提供了使用外界事物好的方法,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似乎也合情合理,千方百计让自己尽可能变得更加明智。对不对?”
“是的”他说。
这里苏格拉底使得它变得明确,幸福的关键不在于你积累了多少商品,而是在于人给予自己的生活指明方向和重点。还有就是他对“幸福仅仅存在于满足了 一个人所有的欲望”的想法的批判。因为在满足所有的欲望之前,对于哪些欲望是值得满足的(吸毒等不值得满足),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进行分辨(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智慧”)。我们要达到对人性的理解,并要发现什么可以给人类带来最好的生活——哪些欲望是相辅相成而且是有利的,哪些欲望却阻止我们实现最高的目标。
***佛陀***
人世间是苦的,而这个苦源自人的无知和错误的认知,通过“八正道[1]-THE EIGHTFOLD PATH”就可以消除苦。
——————————————————————————————————
->中庸之道
我现在才知道这么多圣人推崇它,我以前觉得它是“胆小之道”的观念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
(黄金平衡点-Golden Mean,平衡点不是中点或平均点)——(精辟观点啊,我臣服中……)
勇气其实是鲁莽(太少恐惧)和怯懦(太多恐惧)的平衡点,仁爱是“给了不该给的人”和“一点都不给人”的平衡点,健康是身体在冷热干湿的平衡点,太多激情导致暴力和愤怒,太少激情让人变得麻木不仁。
再者,黄金平衡点随着每个人本身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一个人本身的意志本来就不坚定,从战场逃跑其实就是他的平衡点(坚守在战场上后很可能被杀,和自杀)。
***苏格拉底***
“一个人要知道怎么选择平衡点, 要离两个极端,越远越好。”
一个只学体育的人只会是个野蛮人, 一个只学音乐的人就会变得软弱,两者都学的人,就是一个拥有谐和气质的人。
***伊比鸠鲁***
只有当我们处在痛苦中的时候,我们才想要寻求快乐,一时的快乐很可能导致更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其实要达到“不痛苦”这个“空”的境界才会真正幸福。
***佛陀***
(中道-majjhima paṭipadā-middle way)
历史上,当佛陀遇到一个快乐的苦行者后,他就放弃自己的王子生活,为了找到终极目标进行苦修,后来找到了(中道-majjhima paṭipadā-middle way),在他一生中,他经历了极富有和极贫穷,他发现这两个极端都不能帮他找到真理,然后他在菩提树下冥想后,终于顿悟。
***孔子***
(中庸)[2]
他的中庸之道这里就不多说了,自己找资料看吧。
——————————————————————————————————
->道德与不道德-不道德的人好像过得比较好,那为什么还要道德
***苏格拉底***
(他的徒弟柏拉图,和徒弟的徒弟亚里士多德跟他看法一样)
苏格拉底把肉体和灵魂中的道德进行类比:
我们当然喜欢健康的身体, 而不是不健康的身体,但健康是什么,健康是身体的不同部位行使自己的功能,并和谐相处于整个身体中。灵魂的正义,也是相似身体健康的和谐;而不公正的灵魂就好像处于内战当中, 痛苦着。相比之下,公正的灵魂,拥有“心理和谐”,无论生活有多少困难,他从来没有失去他的内心沉着,即使在生命最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安宁。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得到幸福,就要积极行使美德(勇气,正义,节制, 仁爱等)。
***佛陀***
佛陀提倡要对其他人有怜悯之心,因为个人的幸福跟其他人的幸福紧密相连。
——————————————————————————————————
->死亡
***佛陀***
【佛】涅磐,通往极乐世界。
***苏格拉底***
(毫不犹豫地喝下毒酒)
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永存,死亡只不过把他从躯体中解脱出来,在死后的世界,他可以继续探索知识,变得更加快乐。
左岸记(个人浅见):“幸福就是猫吃鱼,人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是网络流行语中网友对于幸福的诙谐定义。我们首先会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只是我们又从来没能肯定下来自己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明确概念,这真的需要一个思辨和践行的过程。哈佛大学幸福课的年轻讲师本·沙哈尔这样说:“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结合上面大师们的思考,幸福可以是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经过充分思考、努力之后所得到的一种快乐和满足。——又妄断了~
附:一些解释
[1]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
[2] 中庸之道:孔子“中庸之道”精华就是”过犹不及”,在看了外国哲学家对孔子“中庸之道”的解释, 才知道我们非常多的人对“中庸之道”根本就是一知 半解,或者就是理解错误,看我下面的分析,你就知道为什么孔子值的被外国人尊崇。 中庸之道, 不是中点, 不是平均点, 而是在2个极端中最完美的一点。 黄金分割点正是建筑的“中庸之道” 。只是现在人们已经不喜欢中庸,因为外有乔布斯的极致设计,内有似罗永浩之偏执可爱,不过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平衡呢,对平静波澜不惊的一种对抗。
开篇
佛学重点不在于宗教 (佛学有因果观和轮回观,但我个人认为佛学跟宗教根本就不沾边);
釋迦牟尼不是神,釋迦牟尼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神, 或者是神的儿子或者神的使者;
釋迦牟尼是个人, 通过自己以人的努力达到了幸福的境界;
活佛: "活-awaken" 是指佛已觉醒,领悟了道理, 含义仅此而已, 没有其他意思。
前言
什么引导我写这篇文
刚开始 :
我接受了对孔子的"三十而立"的比较可信的一种解释 -> "三十而立"指的是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对世界有了自己比较确定的理解和看法。
接下来:
到了30岁, 尽管拼命阅读和思考, 却发现自己的思想一直随着学到新的东西或者更深入了解东西. 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也随着不断变化,突然发觉即使自己到了100岁, 也不可能有确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于是开始有些急躁。
然后:
开始觉得可能"一直在变"才是正确的, 开始从与"无常"的相关东西进行阅读, 发现佛学跟"无常"有很紧密的联系, 虽然佛学讲的"无常"跟我想找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无常"没有直观的关系,却发现佛学讲的"无常"跟幸福有直接的关系, 于是就开始对佛学进行深入阅读。
结果:
发现自己以前对佛学这个东西有很多误解。
因为佛学跟幸福有重要关系,于是就想分享这一段时间所读的佛学的历史,正好也是幸福的历史,在“关于幸福的历史1”中我对佛学几乎是一笔带过,这一篇就作为补充。
而对"三十而立"的看法现在是: 30岁的时候有能力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立足了, 但是我现在已经不执着于"三十而立"这个东西或看法上了,因为对佛学进行阅读后,有了许多新的看法。
阅读的资料是80%英文 20%中文,因为中文资料太难理解了,文章最后会对中文为什么这么难懂有自己的解释和看法。 佛学本身是梵文, 所以没有根据可以说中文比英文解释的更好, 俩者都是对梵文直接进行翻译的。英文翻译让我一睹佛学的样貌。
正文(来自80%英文资料 20%中文资料)
关于釋迦牟尼的出生经历事迹等等, 我都不想在这里写, 因为这些东西都不重要, 我只想写他教什么, 即他的佛学是什么。
釋迦牟尼教什么
全部都围绕着 "Four Noble Truths (中文: 四真谛)" 来教 这里的"Truth - 真谛"不是说釋迦牟尼教的是真理或者圣谕, 它说的是釋迦牟尼教的是自己个人真实经历而已。
无常与无我
世界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阻止的,这就是"无常". 而尝试阻止"无常",只会失败和痛苦。
人,本身,自我, 是由不同事物,元素构成,而这些事物和元素是"无常"的,上一刻的你,这一刻的你,和下一刻的你,是不一样的,而时间是不会停止的,变化是一直流动的,所以"你自身"是不停变化的, 你无法定义你自己, 这就是"无我"。
第一(truth-真谛): 痛苦是什么
日常的痛苦: 生老病死
无常的痛苦: 想要保持和一直拥有"无常"的美好的东西
得不到的痛苦: 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状态得不到
第二(truth-真谛): 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因为无知: 追求错误的欲望,不理解现实和自然
因为放不开: 放不开"无常"的美好的东西和经历
因为逃避: 逃避自己不想要和害怕的东西
第三(truth-真谛): 痛苦的终结是什么
终结痛苦和导致痛苦的根源,达到极乐
第四(truth-真谛): 怎么终结痛苦
通过实行 "Noble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个人觉得相当泛泛而谈而已, 对我用途不大, 有兴趣的话, 自己去看, 下面会解释我为什么不细讲 "Noble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的原因。
有佛学者认为:终结痛苦是个人的旅程, 是个人的经历,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我没有深入阅读"Noble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个人觉得只要了解痛苦是什么和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自己通过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能搞定的话,就可以的, 毕竟目标是终结痛苦, 而不是用什么方法。
釋迦牟尼不谈玄学, 不搞理论崇拜,更像个医生
釋迦牟尼对关于玄学的问题不作答, 像"世界的尽头是什么", "神存在与否"他都不讨论, 因为这些东西对佛学没有关系, 他只教"什么是痛苦,和怎么解决痛苦"。
釋迦牟尼说过即使是"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或者说法"也可能是错的,一切应该以个人自身的经历为基础,以智者的理论为依据,这也包括他的佛学。
釋迦牟尼像医生一样, 查出病痛来源, 然后消除病痛, 佛学做的就是这些而已。
为什么中文译文难懂, 而英文译文容易懂
这个要先讲"大象脚印类比"的事情
大象脚印类比
釋迦牟尼讲过, 大象是巨兽,脚印巨大, 任何其他动物脚印都可以被容纳在大象脚印之内, "Four Noble Truths (中文: 四真谛)" 跟大象四脚印一样. 任何讲解和教授佛学的方法, 只要是包含在"Four Noble Truths (中文: 四真谛)" 里面,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个人认为 金庸在他访谈中讲到的"妙法"就是这个东西吧(链接, 在访谈中的最后几段)。
个人认为, 这样虽然扩大了教学的方法, 但是其他教学者却把"Four Noble Truths (中文: 四真谛)"往往淡化了,再加上寓言,神怪, 让佛学变得跟现实脱节, 在加上"烧香礼佛"等各种不同仪式,于是就演化出(大乘, 小乘)显宗,密宗, 禅宗等等不同派别, 更加复杂了, 更加难以了解佛学最重要的东西。
为什么中文难懂,英文易懂的原因 **本人个人看法**
因为"大象脚印类比"教导的允许,于是就会插入很多寓言,神仙鬼怪,和自己想出来的名词等等" 再加上梵文第一次翻译中文时是为文言文,而现在白话文的翻译也大多来自文言文,而不是梵文。 寓言+神仙鬼怪+文言文 => 不好理解也就不奇怪了。
而因为佛学传入欧美比较晚, 再加上英文是直接从梵文翻译,所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而以前部分要靠寓言神怪解释的东西,可能用现代科学、心理学等等可以解释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