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家公司要有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应sly61的要求,整理了这篇文章。

一、争鸣与压制

很多年前,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有一群非常有才气的小伙子,他们具有高超的文学创造才能,各个自诩要成为诗人、小说家或评论家。他们都具有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都承诺要有规律地阅读和批评彼此的作品。然而,他们的批评都非常尖锐,甚至能把最微小的表述都掰成一百块来分析。在批评中每个人表现得如此无情、强硬甚至尖刻。他们的沙龙成了文学评论的竞技舞台,并把这种严格排外的俱乐部起名为“压制者”。与此同时,这所大学中一群文学女青年也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对应“压制者”,她们称其为“争鸣者”。她们同样阅读彼此的作品,但不同的是评论温和而积极,充满着更多的勉励。有时候,甚至一点批评都没有。

二十年后,威斯康辛大学的一位校友进行了一项关于毕业同学的事业状况研究。他发现:如今,“压制者”和“争鸣者”的成员在文学造诣方面迥然不同。当年“压制者”中聪明的小伙子们在文学界已是默默无闻,而“争鸣者”中却已诞生了六名甚至更多的成功作家,比如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玛乔丽·金楠·劳林斯。

两个群体的年轻人天赋没有什么不同,接受的教育也是一样的,但最终“压制者”由于互相压制而碌碌无为,“争鸣者”因为提升彼此而卓有成绩。

可见,“压制者”相互间的无情批评,导致各成员产生失败的沮丧情感体验,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终于对自己的写作感到不自信而自暴自弃,导致各成员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塞利格曼967年实验)。而“争鸣者”相互间的宽容、勉励,彰显了每个人的闪光点,久而久之,使每个成员产生更为自信更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美国班杜拉提出),彼此相互提升而成绩显著。(摘自《环球时报》 编译:韩星)

这个故事是否编的并不重要。大家可以问一下自己,对自己成长帮助最大的,是善意的鼓励为多,还是否定刺激的方式为多。可能你很特别,能够越挫越勇,可大部分的人还是前一种的为多吧。对于辩论,我向来抱一种观点,如果辩论双方为辩论而辩论,而不是有可能被对方说服的话,那这种辩论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就象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无论你再加多少水,都会溢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慎施于人。

那么,因人而异吧!有的人就是要刺激才会有动力,这样的人直率,抗压力强、越挫越勇;而有的人还是需要鼓励、认可才行,不然真会自暴自弃,对这样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庄子·养生主》说,“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而庖丁之刀19年了,所解杀的牛已经有几千头了,刀刃仍象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因为他不是硬砍硬割,而是让刀锋顺着关节而入。”

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文/杨诗耀

右邻是局长,他的宝贝儿子与我儿子同岁,自然吃的穿的玩的比我这教书匠的儿子要强得多,只是有一条,论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不是自夸,比我的儿子差得多。每到学期末成绩单一发下来,局长就愁眉苦脸地对我诉苦:杨老师,我这孩子打也打了,管也管了,就是没变化,咋办。其实我知道局长公子之所以如此,责任多半在局长夫妇身上,因为他们在儿子面前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常任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行为习惯,作父母的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孩子有样板可循。有一次,隔墙听到局长公子给他妈说他得了一个小红花,原因是帮助值日生扫地,局长夫人却说:傻,干嘛帮别人,还不如回家扫咱家的地。我当时就感慨万端:这将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坏的影响啊!做父母的不管在外面怎样,在家里都应树立一个正面人物形象(当然,里外一样更好)。有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表现像没有父母一样”,孩子回答:“因为有些父母的表现像没孩子一样”。颇引人深思。

说老实话,局长夫妇并不十分宠惯孩子,相反,管教还是非常严的,时常听到他家孩子挨训受骂遭打的声音,但他们夫妇犯了一个管教错误即没有演好“黑红脸”这样的双簧角色。父母责训孩子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配合不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局长公子一有错或者老师同学告状,局长总是连打带骂,局长夫人有时候是帮腔帮手,吓得孩子躲在我家哭;有时候是妈妈袒护孩子,替孩子开脱,孩子依仗妈妈的势力与爸爸顶撞,结果可想而知。其实正确的方法是当孩子有过失时,一方责罚是有必要的,但另一方要配合,帮腔只能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时间长了,出现逆反心理,袒护只能使孩子有恃无恐,难以改正错误,正确的方法是既要安慰孩子,又要讲清孩子受责罚的原因和受责罚的必要性,帮助孩子认识到所犯的错误,这样的配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效果会事半功倍,古训讲“父严母慈”就是这个道理。

三、一家公司要有两个这样的家长,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文/fsxichao

昨晚有幸旁听了隔壁公司的会议,大约是下午客户来看厂,在车间当场测试产品的时候出了问题,客户走后,副总大发雷霆,为什么这样的低级错误会发生?

他们的会议开了大约两三个小时,主要是前半部分反思后半部分展望,有趣的是熙小朝学到了管理上的一些技巧。首先是这位副总,他常年唱黑脸,公司几乎没人敢跟他开玩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理性很直爽的河南人,工人们对他又怕又敬畏,因为一旦犯错他不会拐弯抹角婉转地提醒你。

不过他们老总倒是跟副总相得益彰,常年唱红脸,一副老好人的姿态,脾性极好,看起来憨厚老实,为人忠诚可靠。简单地说,是员工喜欢的那种老板,不摆架子,关心员工连同家人的生活质量。

于是昨晚就出现了那一幕,副总黑着脸说了一大堆严肃的内容,让每个人都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岗位职位有没有做好,发现错误有没有及时扼杀。

那位唱红脸的老总,倒是悠哉地斜靠在椅背上,有点慵懒的姿势。黑脸唱罢他方登场,他开口就是:“好啦,其实我们LED行业是非常有前景的,我们憧憬(自动省略半小时内容)……今晚回去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

这时副总插上一句:“对,每个人写份计划上来。”嘿,这黑脸还有个龙套没跑啊。

后来会议在老总的主持下还是比较愉快的,开始员工的愧疚心挺重,确实是做错了事,加上副总这么一生气……不过幸好还有唱红脸的老总呢,在他语重心长又温和的话语中,员工的心里都暗暗下决心,要为这样的老板好好干!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管理技巧,只是熙小朝刚碰到的事情。就像教育孩子一样,父母常常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所以小孩会说“我不喜欢爸爸,爸爸凶,我喜欢妈妈,妈妈从不骂我”这样的话。

一间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需要两个角色不同的家长,一个严肃一个慈祥,这样公司才能理性健康地发展,各位朋友,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四、坚固的流沙

文/赵盛基

古代,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千方百计把墓穴建造得坚固、牢靠,不能说坚不可摧,但用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来形容恐不为过。其目的是为了防备盗墓者盗挖,可事实是,许多墓穴仍然被挖被盗,有的被洗劫一空。

河南上蔡有座古墓,建造于春秋时代。2005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时发现,古墓上被挖开了大大小小17个洞,说明盗墓者不知光顾过多少次。从洞里的器皿、古钱币、矿泉水瓶等遗留物考证,盗墓者来自于不同的朝代,最早的盗墓者来自战国时代,最近的来自现代。他们都对这座墓穴觊觎已久,想盗取里面的金银财宝。他们费了多少心思无从考究,唯一可以考证的是,他们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因为,考古工作者打开古墓之后发现,里面的藏品大都保存完好。

难道这座古墓有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吗?其实,在建造方法上与其他古墓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其他墓穴砌筑完后都是用土回填,而这座墓穴是用沙回填。17米深的墓穴,上面回填了11米深的细沙,表层再填土封盖。细沙里放置了1000多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块。它被后人称为流沙墓,这就是它防盗的秘密。

我们知道,细沙的流动性很强,当盗墓者挖洞时,旁边的细沙会向洞里流动,掩埋刚挖好的洞。当挖的洞很深时,极易造成塌方,轻则把挖开的洞掩埋,重则会把洞里的人埋掉,更可怕的是藏在细沙里的石头,随着垮塌的沙子坠落,成了打击盗墓者的武器。

在盗墓者眼里,再坚硬的古墓都不在话下,唯独这座古墓,面对散软的黄沙,他们竟束手无策。

这座古墓的防盗构思实在巧妙。一般的思维都是想尽办法用岩石、夯土等坚硬的材料把墓穴建造得坚固。而这座墓穴却一反常规,弃用只有坚硬才坚固的理念,利用细沙的流动性,采用软防御的办法,而且极其成功。谁敢说它不坚固呢?

我们的思维,有时候需要像石头一样坚硬,有时候需要像流沙一样松软。许多情况下,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松软的流沙也能变得比岩石还坚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唱红脸  唱红脸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黑脸  黑脸词条  一家  一家词条  公司  公司词条  
综合管理公司

 公司这个利益组织

春秋吴越战争,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卧薪尝胆,终于把吴给灭了,成就霸业。范蠡决定跑路,勾践许诺“共分越国”,范蠡回“君行其法,我行其意。”文种挽留,范蠡反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