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职场人生:规划已死,适者生存

7月8-10日,美国生涯发展100周年大会在波士顿举行,我作为中国生涯界出席的4位代表之一,参加了全场的会议,收获颇丰。出发前,《职场》杂志的编辑邀请我写点什么,正好写在专栏里面吧。

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

职业生涯也清晰的在百年发展历史中分出三个阶段—— 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教育、生涯咨询。在1913年,也就是百年前波士顿职业局建立之时,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职业规划的主要功能是就业指导:如何让适合的人尽快进入对应的工作。然后接着就是一战、二战打的人心惶惶,没有什么人关注职业生涯。

一直要到而战以后,百废待兴,人们带着战争带来的人生思考回头去看工作,才发现职业并不应该是生命的重心。整合人不同角色,关注人内心成长与幸福的“生涯”概念才被提出,生涯教育也随之出现,成为主流。生涯教育人们如何取得生活工作平衡,如何一步步的自我实现,如果在不同阶段关注好自己的不同角色。

最后一次的变革则来自信息化爆炸,信息化带来十年前无法想象的可能,与迷茫。这个时候生涯变得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如何在变化的世界找到自己定义的完美生活?生涯咨询成为第三阶段的重点。简单来说,生涯规划走过“找个好工作”“如何过完美的人生”到“生命有什么可能”。

在中国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职业规划在2000年大学生停止分配之时也突然爆发,大量的“知识民工”(如程序猿们)涌入职场,引发就业指导阶段。然后是80后进入职场,他们的生存已不是重点,又突然发现社会并非完全公平,于是转而诉求生涯教育让自己获得幸福宁静。

最后是35岁以上的60,70后们,他们猛然发现,自己一根筋的奋斗上来,其实人生除了苦逼的努力,也是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他们开始关注生涯咨询,希望找到自己的生涯模式。在中国的生涯领域,三种状态在不同的空间,时间并存。

规划已死

今天的职业发展策略也和过去相差甚远——想象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人们挤在报刊拦前面,共同看同一份报纸。一旦进入一个职业,终身就不会变化,他们写长信,然后7天之后到达。那个时代的变化发展得相对缓慢又可以预测——机会是一个人人可见的,固定不变的大门。那个年代最好的策略,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完美,细致的规划,慢慢靠近大门。

而今天的世界则完全不同——我们订阅自己的喜欢的网站和微信平台,受着完全不同的教育;我们每天写140字的微博,然后反复刷屏,韩国客机在美国失事,我们马上就能知道——人们变得更加多样同时,机会变得更加随处可见,而又稍纵即逝。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动态复杂变化系统,在这个世界,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策略?

混沌生涯理论(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是这次大会上我最大的学术惊喜:

你一定听说过蝴蝶效应:巴西的蝴蝶拍动翅膀,有可能造成德克萨斯州的一场暴风雨。在动态的复杂系统中(如大气系统),细微的行动具有能够改变整个系统的潜力——所以短期的天气预报也许精准,而长期天气预报则完全不可能。今天的职业世界,也是一个混沌系统——生涯规划的跨度也在变化之下大大缩减,3-5年可以规划,而10年则根本不太可能。

当蝴蝶扇动翅膀,并没有“规划”那场巨大的改变,只是因为自己的模式耦合和系统的模式,则一场暴风雨随之而来。今天你看到的扎尔伯格的FACEBOOK,乔布斯的IPHONE,都是如此而来。

如果你是想掀起巨浪的蝴蝶,你的生涯策略是什么?

过去的世界:做大量的调查和计算,看自己适合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角度,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扇动一次翅膀。

现在的世界: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先找到自己扇动翅膀的模式,然后不断的进入那些有可能引发风暴的领域——期间,你需要不断的扇动翅膀。

这样的环境中,适应力、学习力、弹性、恢复力、好奇、坚持,都成为重要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工具。我们不再像工程师一样“规划”自己的生涯,我们像探险家一样,“探索”我们的生涯。我们不再追求“完美实现”梦想,而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看到无数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慢慢靠近。

今天这个世界,传统的”规划”已死,而职业的“调适”重生。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称呼方便我们还以职业规划师自称,但是心中,却务必要明白,长期的众生”规划”早就死去,在今天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我们要成为“适者”,拥有发现自己的模式,与不确定共舞的技术。

文/古典 新精英创始人 职业规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职场人生:规划已死,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规划  规划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