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跑步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把健康投资推向前端,而有了积极运动的主动健康,减少了社会资源占用,就是对社会做公益。
最近连续在体育频道看见跑鞋的广告,忽然间意识到,跑步这项运动火了。几年前曾经有这样的论调,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的时候,马拉松运动将以井喷的势态呈现,关注一下经济状况与跑步活动的频度,显然我们还没有达到预期井喷的收入,但确实已经有了一窝蜂的跑步赛事,仅仅2012这一年里,国内各地区举办马拉松的城市就翻了一番,新增马拉松人口呈几何增长,这与人们逐步意识到跑步的社会价值密不可分。跑步,就是做公益。
在机场我们都能见到这样的情形,身材瘦小的乘客拎着大行李箱登机,行李超重要收额外费用,但是一个肥胖的乘客携带小行李登机,则完全没有额外费用。显然,二者对于飞机产生的负担是相似的,不同的是揣在身上的肥肉可以免单。从社会资源占用角度讲,这并不公平。
在我们一直强调的环保绿色节能等概念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体重超标实际是很不低碳、很不节能的,因为个体需要更多的粮食,更大的空间,乘车更耗油,买衣服也更费原料。最主要的是,在机器代替人类从事绝大多数重体力劳动之后,“身大力不亏”这件事儿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大体重未必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
可是看看现在的社会,体重超标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美食节目还在热播,团购吃喝仍在流行,瘦身、减肥也成为很多人吃饱饭之后不断重复谈论的话题,减肥产品广告很多,可是想坐着就能轻松瘦下谈何容易。
体重管理得好,就是减少社会资源占用,就是做了对公共利益有益的事情。
健康需要管理
因肥胖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健康状态甚至伴生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挺着大肚腩的人十有八九和“三高”挂钩,这从体检和医疗机构都可得到证实。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生活,也改变人们对于脑力和体能的分配。曾经运动场上熟悉的标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现在看来依旧适用,只不过那时候应对的是营养不良的体弱,现如今则是营养过剩的体虚。
去医院实在是个既耗费社会资源又没什么效益的事情,药品的产生也绝对不是现代文明生活更加美好的标志。医疗资源紧张,挂号的难度也是很多人的亲身体验,保持健康,就是减少社会医疗资源占用,就是做公益。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肥胖及伴生疾病,医院将会是什么状况,会减少多少人光顾呢?
人这一辈子,对健康的投资是省不下来的,要么花在锻炼身体上,主动健康;要么花在体检上,小病早治疗;要么等到大病来了花在医院里;最不济,买份保险算是给家人一个交代。但是有人舍得花1000元钱吃药,为什么会舍不得花1000元钱买双跑鞋来锻炼身体,主动健康呢?
关注健康,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生病之后,即使可以抛开各种社会责任,家庭的责任却是无法推脱的,给家人添麻烦那是一定的。我们无法控制全部疾病或者意外,但是体重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够掌控,吃和运动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小事做起,在健康上管理自己也是原始起点。
身体健康之外,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价值更大,比如长跑在治疗抑郁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是历练身心、缓解压力的良好途径。健康说到底无非平衡二字,肌肉力量平衡、营养平衡、工作生活中积累压力与释放排解的平衡。所谓和谐,不也是大环境下的相对平衡吗,这就是社会的健康。
提了这么多体重和健康问题,归根结底是说生活中不能没有适量运动,在诸多运动品类中,我非常推崇跑步,因为它简单高效,对健康帮助最大,需要的资源却是最少。因此跑步是可以实践的,让健康落地的最佳方式。
与健康相关的主要因素是身体的供养系统和慢肌纤维,与强壮相关的则是快肌纤维。长跑能够以有氧方式锻炼供氧系统和慢肌纤维,是个非常高效的健康运动。同时,跑步还是一种占用资源最少的运动,很多其他运动都要占用场地,或者找到同伴。唯独跑步,一块简单的场地能够让那么多人运动很久,甚至没有场地随便一条路就能够进行,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响应低碳环保主题,北京推广过“3510活动”,3510指的是:3公里距离出行采用步行,5公里骑车,10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其核心都是让大家多运动,少依赖能耗工具,习惯跑步的人,都会习惯健康的生活细节。
企业是跑步的最佳载体
如果你去操场或者公园观察,可以看到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其实这些人的背后,是有很多企业在组织跑步活动。今年万科的主题是“向着阳光奔跑”,除了例行的员工体检外,万科还为员工进行体质测试,为每个员工建立运动健康档案,员工的体重、体能要跟管理层的绩效奖金挂钩。目前万科在很多分公司都成立了长跑俱乐部,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激励机制。关心员工的健康也是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有义务为社会输出健康积极的人群。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会给保户赠送健身卡,如果健身达到一定次数,第2年还会减免保费。如果一家企业的员工都很健康,出险很少,在保险公司的信用级别也会提高,减少保费或者增加保项。可见,从长远来看,健康即使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和锻炼成本,它依然比那些不健康的行为收获更大。
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体,影响力远远大于个体,公司的群体氛围也可以给一些未能主动跑步的人一些激励,导向良性循环中。优秀的企业早就知道,员工花时间投入在健康上,绝不会浪费公司的资源,反而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
可喜的是,很多企业都开始成立跑步组织,这是一种易于落实的、亲历亲为的公益。
过去一段时间,我一直跟身边的朋友宣传跑步的好处,鼓励大家参与到跑步运动中来,但是在当下马拉松遍地开花的时候,我却经常跟朋友们说,跑步要参与,更要讲究科学。现在有很多人因为赶流行加入到跑步阵营,特别是参与到有奖牌、好吹牛的马拉松中来。
然而我观察到,近年来在马拉松赛事中出现意外的情况很多,选手跑步猝死的报道也不少。其原因主要是选手前期训练少,在赛场上又太拼,不了解马拉松这项运动的风险。此外很多新生的马拉松赛事组织也相对业余,组织者不了解跑步者的真正需求,补给和风险预控措施不够,这也是造成意外的外在因素。
跑步说到底还是一个入门简单,但深入挖掘又非常有门道的运动,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现它的好处。用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把健康投资推向前端,有了积极运动的主动健康,就可以在体检上少花些钱,就可以少去医院,甚至也不用买保险了。
最关键的是,照顾好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就是给社会做了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