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了解了抱怨杀伤力和它的心理原因,掌握了避免抱怨的高情商做法,化抱怨为改变,就能拥有轻松心情,快乐理财!

虎年春节临近,各大商场纷纷打折促销,新年购物热潮如期而至。

朋友聚会上,大家交流购物收获,十分兴奋,一位女友却在一旁不发一言,问其购物成果,她郁闷地说:“昨天逛了一天的街,结果什么也没有买到,真是让人沮丧……”

追问原因,她开始抱怨起来:“鞋子没有我要的款式,衣服不是我喜欢的颜色,裙子的长短不符合我的要求,好不容易看上条裤子,售货员的态度又不热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浪费了一天的时间,结果却毫无收获,真气人!” 原本应该愉快的购物经历,现在却变得怨气连天,心情不佳。

抱怨,在你我的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股市失利,抱怨别人给错消息;商店购物,抱怨售货员只知讨好,让自己买错衣服……)

究竟为什么,我们会抱怨

在一个有5000多人参与的调查中,关于“为何要抱怨”,有74.7%的人表示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36.2%的人则希望倾听自己抱怨的人,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23.9%的人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抱怨,还有21.1%的人抱怨的目的是给自己找个逃避的借口。

看来你我抱怨的理由,大多是希望通过抱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是解决困扰的问题。但是,是否真能如愿呢?

调查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所有受访者中,有45.3%的人表示。当有人向自己抱怨时,自己也会想向对方抱怨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原本想要发泄糟糕的情绪,结果却接收到别人更多的消极感受;希望对方能够帮忙解决问题,最后却增添了更多困扰,真是得不偿失,呵呵!

对人抱怨,却越抱怨越难过,最后让自己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其实在抱怨的背后,有许多隐藏的心理成因,导致了最终的重大杀伤力

(1)逃避现实,拒绝行动。

习惯抱怨的人,几乎都拥有同一个 “白日梦”:认为自己应该顺风顺水,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享受美好生活。所以,当他们发现现实并不如自己所愿,或者曾经付出的一些努力并没有收获时,开始变得怨天尤人,没有自信,而抱怨,就成了他们逃避残酷现实、企图找回自我价值的工具(买的股票又跌了,这公司怎么也不出点利好消息,让股价涨涨?……)。

借由抱怨来逃避现实的人,往往只对寻找外界的不利因素感兴趣,认为不顺利都是由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所以不会去设法改变现状。这种习惯性的自我保护,使他们失去了责任感和行动力。

(2)放大问题,强化负面心态。

习惯抱怨的人,过度关注负面的事物和感受,不断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强化自己的负面心态,把自己关入“悲惨”的牢笼,无法跳脱。

也就是说,如果你我的思绪总是围绕着痛苦、孤单、倒霉……来展开,那么,强大的“负面能量”就会把你我的命运引向不好的结果。试想一下,一个股民整天抱持着悲观的心态来到股市,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认为自己会赔钱,畏畏缩缩,那么最后的结果,必定会“如他所愿”,惨淡收场,呵呵!

知道了抱怨杀伤力,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变身“不抱怨”的理财达人呢?

首先,对自己的抱怨行为进行反思。

有意识地记录自己每天抱怨的次数,思考自己抱怨的事情真的如此严重吗?关于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么就能够督促自己用更好的方法来应对。

其次,处理负面情绪,讨论解决方案。

避免抱怨的另一高情商做法:化抱怨为改变。学者Simone Kauffeld和Renee A. Meyers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旦有人开始抱怨,会引发更多人加入抱怨的行列;相反的,当有人提出解决方案时,其他人也会热烈响应。所以,当自己理财状况不理想时,不妨先平复失望情绪,然后寻找可以提供建议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更好的理财方案。

了解了抱怨杀伤力和它的心理原因,掌握了避免抱怨的高情商做法,化抱怨为改变,就能拥有轻松心情,快乐理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抱怨  抱怨词条  与其  与其词条  不如  不如词条  改变  改变词条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词条  
理财

 五问互联网理财真相

 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钱去哪儿了?  根据天弘基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余额宝用户量已突破8100万,余额宝用户的人均持有金额为4307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