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情感被视作个体行为,与社会背景关联不大。不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方兴未艾的“情感研究的革命”,让情感成为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也催生了情感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出现在西欧和北美。情感社会学关注哪些话题,研究者又如何测量微妙的情感?
通过“情感人”洞悉社会
在大量社会问题面前,当理性主义范式和心理学无能为力时,情感社会学应运而生。
30多年前,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入了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社会学家从各自的理论传统出发,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情感这一主题上来,发展了自己的命题和假设。古典社会学有重视情感因素的传统,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成伯清看来,情感在社会学中的回归,首先是社会学日益重视和转向日常生活。同时,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上的进展,为社会学分析情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概念工具和分析手段。
有学者表示,情感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理论取向多样化的态势,成为互动论、交换论、冲突论等理论中的新兴分支。
“社会学把情感视为一种‘主观社会现实’。”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郭景萍表示,情感社会学关注的是情感存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情感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过程、情感的社会构成和功能以及情感的社会问题。在成伯清看来,情感社会学不仅以社会学的视角探索情感现象,而是试图通过对“情感人”的社会学透视,更准确地洞悉社会甚至重新校准社会学的视角本身。
借助信息技术把握“情感的冲突”
情感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郭景萍强调,必须研究现实中的情感现象、情感问题,以活生生的情感经验来揭示和证实情感的本质和结构、意义和功能,使情感社会学发挥指导生活实践的作用。在她看来,注重对具体情感社会现象的研究是情感社会学成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郭景萍表示,早期社会学家对情感的研究主要是宽口径、高层面、大范围的,着重研究一般的情感现象。后期的研究愈来愈具体化,一些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情感现象得到了系统研究。
目前的情感社会学研究,在繁荣的外表下也潜藏着深层次的问题。成伯清对记者表示,受时下风气影响,如今的情感意象更多带有生理的和转瞬即逝的情绪色彩。而对情感附着的历史维度,特别是情感对于生命的深层意蕴,缺少应有的关注。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彻底改变了当代人的情感交流方式。网络交流不断扩大情感支持的范围——不受年龄、性别、长相、地域、职业等限制,交流的成本和负担大大减少。有人甚至预测,人类的情感结构可能因互联网而发生根本改变。
面对新时期情感变化的挑战,成伯清非常乐观。“得益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方法,目前宏观层面的情感和情绪研究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新局面。”成伯清举例道,比如,通过超级计算机对新闻报道中的情绪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编码,可以精确预测重大事件的发生;利用软件程序来处理海量网络情感信息,可以监测网络上的公共情感趋势,还可以借此绘制情感地图,把握整体情感分布样态。
成伯清表示,技术发展使得从经验上把握“情感的冲突”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提出具有社会学意味的现代情感问题,以有效透视时代精神。
用新技术测量情感的微妙变化
情感既是一种内在心理现象,又是一种外在社会行动;既是一种经验变量,又是一种价值体验。在研究方法上,成伯清介绍,情感社会学多是依赖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使用民族志式的深描,以体现情感体验的社会脉络和复杂意蕴。也有使用档案、传记、日记、信件等文本资料,以厘清情感结构的嬗递。
当前,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活动来测量什么类型的反应将激活哪种具体情感,或者通过录像短片给被试者呈现逼近真实的生活情景,然后测量他们的反应。不过,这些方法也有其不足,即被试者脱离自然社会情景。因而,郭景萍倡导以实证主义社会情境方法研究社会情感。她建议将情感放在一定的实践和空间中来考察。
情感是微妙的,甚至是转瞬即逝的。如何测量情感是情感社会学研究中的难题。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在其合著的《情感社会学》中表示,采用新技术,如脑成像技术、视听技术等,能够使社会学家测量到从最强到最弱的情感,进而分析情感的内在机制。
为了使一些不可观察的情感反应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测量,少数社会学家呼吁测量情感的生物学基础。正如《情感社会学》中介绍的,把电极贴于面部不同的肌肉,通过面部肌动电流图测量具体肌肉的激活情况;通过皮肤电反应强度测量汗腺的激活程度,间接测量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情况;通过心电图仪测量心率的变化以反映某种具体情感等。
目前对情感生理反应的测量主要局限在自主反应或内分泌反应范围内。要取得新的突破,社会学家应该深入思考,为测量大脑的活动和肌肉骨骼的激活寻求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