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顾土:微信走向近亲繁殖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人人都说中国大陆人阅读量低,多数人没有阅读习惯,实际上,这不是今天,而是历史。

   如今,阅读微信已经普及到任何场合、任何地方,开会读微信、上课读微信、饭局读微信、公交上读微信,有人甚至因此废寝忘食,连坐在马桶上都不忘浏览微信。在多少家庭,各自欣赏自己的微信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景;转发微信,是无数人今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微信无处不在。低头阅读微信正代替了家庭交流、同学交流、同事交流、朋友交流,变为唯一的群体横向交流渠道。

   自从微信普及后,读书是否更为减少,尚未统计,但我想,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很多人那里,微信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思想来源、知识来源,乃至常识来源,原本不读书的,恐怕因此更不读书;原来还读点书的,可能因此丧失了仅有的那点读书机会。

   微信里虽说也有书的内容,但任何微信,如果需要点击率、转发率,就必须远离修身,避开养性、减少心智的开启,首先会去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对意见的欲望,而这些,与内蕴丰厚的书籍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在无知无畏的环境中,迎来了自媒体时代

   当阅读微信正成为主要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国情正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我们曾经经历过全国上下一起学哲学、用哲学,一起写诗歌、诵诗歌的时代;我们也经历过工农兵上、管、改的岁月;我们还经历过男女老少一起评法批儒、一同批林批孔的日子;而且几十年间所有的政治运动,几乎都会让工农兵发言,让广大职工说话,每次都是铺天盖地,既无知识,也无逻辑,随意性都很强。

   “关心国家大事”,曾经是我们的生活指南,“身在西下洼,放眼全世界”,曾经是我们的志向。于是乎,许多人从那时起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以为什么事情,即使是专门的问题,甚至是学术,自己都可以任意发议论、随意写几句,也不管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经过耳濡目染,这种习惯,估计早就传给了新一代。正是在这无知无畏的环境中,我们迎来了自媒体时代。

   这几十年,我们的历史知识、思想见解,变化最快,昨是今非、今是昨非的多如牛毛,文革、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世纪,哪个时间段相互间都不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而很多人在学校里学的历史知识、思想观念,早已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等到他们走出校门后,这些知识和观念说不定已经被更换了,因为有的是假的,有的是掺了水分的,有的是再也不说的,可除了以后进入专业研究行列的极少数人外,大多数都不可能再去纠正这些知识和观念,即使有人偶尔读了点闲书,也不可能将这些扭曲的内容全部更换一新。

   因此,微信的疯狂传递对象,实际上,许多都属于基础知识错误、基本观念不对的群体,其中有的观念和知识连官方都已不再认可,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种更改和纠正呢?更别说那些官方尚未纠正,但学术界已经达成否定共识知识和观念了。

   关于文革,关于历次政治运动,实际上都有大量出版物,东方出版社,也就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子,就出过一套丛书,虽说有的地方没说清,有的地方没有说,但仅从说出来的看,还是有理有据,看过这些书,对那些运动也能有个基本了解,根本用不着相信微信的传言,可是,这些书又有多少读者呢?

   在缺少共识的环境中,微信完成了群的分化

   我们已经远离对改革开放拥有高度共识的时代,因各自的知识结构、思想认知、生活经历、阶层归属、生存状况而形成的不同利益诉求,让人们对历史、对现实的理解日益分化,差异日渐明显,有的完全对立,有的互不相容。而微信的沟通交流,又是以圈子为特征,为了避免传谣之嫌,为了防止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本真,人们真正的思想交流和知识共享,实际都是在具有共识的微信群里,都转发在那些知根知底的朋友中,而那些没有共识和不明共识的单位群和朋友号,不过是传达大众消息和年节问候的空间。

   微信传递的思想、观点和知识,不像报刊,既无反驳,也无争论;更不如网站,网站发布一篇文字,可以跟帖,随后也能看到相反的意见发表。微信传递的内容基本属于单边、单向,即便有人反驳,也不一定就能传递到同一个微信群、同一个人的微信号上,读过彼微信的人,未必读过此微信。

   微信是一种定向传播,谁想看什么,谁愿意读什么,转发的人大多有一本帐,这样才会赢得共鸣,才有回应。揭秘、解密、披露、首次、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疯转了、不能不转、落泪了,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这些微信广告口号,更让微信充满了吸引力,其实,有的是几年前的,有的早已被辟谣,有的漏洞百出,但谁也不会去分析,只要迎合自己的心理需求,管它是真是假!

   网站是平面传递,很多微信内容尽管在网站里都已存在,但网站除了首页推荐外,其他如果不是有目的的点击,谁会注意?而微信是重点传递,当每条微信传来时,只要标题对胃口,无不浏览一遍。

   在这样的当今国情里,在这样的微信传递特征中,人们阅读微信和转发微信,势必走向近亲繁殖。

   如今,拥有共同知识结构、共同思维方式的人,日益聚集在一个微信群里,或是只在同好间相互传递被共同认可的知识和思想,而且越聚越多,越传越有共鸣。即使过去曾经有过不同思想、不同知识的交集传递,经过一次次洗刷和碰撞,有的也已经退出,有的则自觉噤声,大多都完成了自我归类。结果,知识贫乏的更加贫乏,认知扭曲的更加扭曲,思维二元的更加二元,虚假的更虚假,反之,丰富的更为丰富、顺畅的更为顺畅、多元的更为多元、真实的也更真实。

   微信的传递和阅读,原本就是情绪化的选择,阅读率、转发率无不与当下的热点密切联系,而当今的热点又往往与历史难以割舍,于是,历史知识模糊的、历史知识虚无的、历史知识求真的、具有历史研究专业素养的,各自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打转。

  

   微信群的固化,让阶层的思想固化

   如今,真假难辨的微信最容易获得喝彩,而只讲调侃、不认道理的微信,最有机会走红。这两类微信,让轻信的微信群永远在轻信,让底层的微信群永远处于底层,微信的固化,也让阶层的思想固化、心智固化。

   今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些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时至今日,以这个标题为引子的文字仍在微信圈里被不断转载,而且都被认为是人民日报释放出了什么信号。事实上,被微信广泛转载的是网络作者的点评文章,除了引用了几个数据和人民日报的标题外,其他都是网络作者自己的声音和看法,与人民日报无关。

   这就是人们阅读微信的习惯,只要标题扎眼、质疑对路、情绪切合,就囫囵吞枣地浏览一遍,然后拼命转发。如果这样的东西传递到明白人的微信圈里,就会有人找来人民日报原文仔细阅读,再从逻辑和知识上去发现这篇文字的诸多谬误,可这样的微信圈和读者并不占多数,占多数的恰恰是另外的群体,因此,这种似真似假的微信反而拥有广阔的市场。

   还有一篇微信文字,说的是北京买房问题,已经在微信圈里转发了半年多,点击率、转发率之高都是惊人的,而且一概标明“有群的都转发,就不信传不到总理那里去”。这篇类似段子的东西,实际转发的都是那些最基层群体组成的微信圈,包括色情微信圈,却始终进入不了稍有知识层次的微信群,甚至在网上都难以寻觅,因为其中逻辑混乱、比喻荒谬、有悖常理。然而,这样的微信却特别符合底层微信群的阅读习惯:以大众关心的热点为主题,以简洁直白无需思考的排比句为结构,以艺术化的、夸张的、略带调侃的语气贯穿,所以,无论别人怎么看,在底层都能赢得共鸣和欢呼。

   一个民族缺少共识是危险的,尤其缺少人类基本的共识更加危险。我们今天已经面临一个共识缺乏社会,连当初形成的改革开放共识都已经撕裂,而微信的近亲繁殖又加剧了这种撕裂,每当一个重要社会事件出现时,这种撕裂就显得格外强烈,微信鲜明表达出各群体话语的互不相容,自说自话。

   共识只有经过公开的大讨论之后才能达成,就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但很多问题却在后来处于不争论或者只做不说的状态。不过,不说不等于不想,不讨论不等于一致,结果,时间过得越久,原来已经清晰的反倒模糊起来,原来模糊的则愈加混乱,原来就有分歧的更视同水火。这些,在近亲繁殖的微信中已经表露无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顾土:微信走向近亲繁殖  近亲繁殖  近亲繁殖词条  走向  走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