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骆小平:跨越边界:美国社会学发展动向

   2015年2月24日至3月1日,第85届美国东部社会学年会(2015)(Eastern Sociological Society )在美国纽约举办。此次年会主题为“跨越边界”,涵盖跨越有形和无形的包括性别、民族、种族、国别、阶级、文化、学科等各类边界的社会学议题,强调从传统社会学领域到新兴社会学领域都必须从整合视角采用跨学科和交叉理念来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具有体现持续性和开放性、兼顾专业性与多样性、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招聘相结合的特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学界当前的热点,也预示着社会学领域未来发展的动向。   

   种族边界仍是美国不平等的重要根源   

   种族在美国是一个最为明显的边界,有31个种族超过100万人。美国的白人、黑人、亚裔黄种人之间的种族差异较大,在社会地位和分层上也存在差异。近年来,虽然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从政治角度上有很大缓解,但由于种族的不同,在社会各个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平等。哈佛大学的Orlando Patterson、纽约市立大学的Nancy Foner、普林斯顿大学的Douglas S. Massry、布鲁金斯研究所的Audrey Singer、哥伦比亚大学的Eric Foner、耶鲁大学的Cristina Rodriguez等都认为,种族在当今的美国仍是大问题。他们阐释了美国种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比较了美国社会层面的种族不平等与种族待遇的差异。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领域对由于种族边界造成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批判,指出必须跨越种族边界,在公共对策上做出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的改变。   

   阶级边界造成的社会固化越来越严重   阶级一直是美国现代社会流动的固有障碍,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哥伦比亚大学的Herbert J. Gans、耶鲁大学的Elijah Anderson、普林斯顿大学的Mitchell Duneier和Ruha Benjamin、哈佛大学的Tony Jack、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ohn Iceland、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Colin Campbell等学者非常关注社会阶级与不平等。   

   该领域主要议题包括21世纪美国阶级划分的再思考;农民阶级与生态积累;阶级与子女教育和国家福利;中产阶级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动乱中的现状,阶级流动、资源分配与冲突;精英阶级变迁等。马克思的边界社会学理论成为美国社会学家理解和探讨解决阶级问题和不平等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乔治城大学组织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边界的社会学理论”圆桌会议,针对资本主义与社会正义、 异化理论与拉美农民的困境、阶级内部冲突的权宜妥协、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边界理论的安全跨越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指出,尽管人类文明发展到现代,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仍然在美国严重存在,阶级仍然是造成社会诸多层面不平等的主要根源,要解决不平等,跨越阶级是必然选择。   

   移民的空间适应亟须社会公共政策和环境支撑   

   移民社会学美国社会学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各种异质文化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相互交流和融合,给美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纽约市立大学的Richard Alba、普林斯顿大学的Alejandro Portes、哈佛大学的Mary C.Water、奥古斯坦那学院的Peter Kivisto、布朗大学的José Itzigsoh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Roger Waldinger等学者在移民问题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的重要议题包括美国移民变迁50年;移民行动模式分析;非洲移民、亚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在美国的社会适应;移民美国梦的期待与风险;美国移民的不平等与空间分布模式;对移民女性不平等政策的批判研究;移民与母国的关系;全球化时代美国高技术移民的规范研究等。学者们认为,作为人的存在,不能因为出生的国家或地区不同,而造成巨大差异,移民问题不能仅仅从身体的空间位置转移来解决,同时也要从社会环境和文化方面来解决,才能跨越地域的边界。   宗教信仰冲突依然是人类相互隔阂的重要边界   

   宗教属于文化社会学的领域,文化冲突尤其是宗教信仰的冲突难以调和。耶鲁大学的Samuel David Stabler、玛丽伍德大学的Walter Broughton、明尼苏达大学的Yagmur Karakaya、普林斯顿大学的Kati Li、波士顿大学的NazliKibria、奥克兰大学的John Kinkel 、东北大学的Mindelyn Buford II、威斯康星-拉克罗丝大学的Peter Marina、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的Neda Maghbouleh等在宗教社会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视角,其主要议题包括美国穆斯林的种族化与发展;世界各宗教组织的空间占领;新时期的宗教运动与实践;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与实践;宗教与政治、教育、商业、科技、网络、性别认同;轴心时代与韦伯的比较社会学对宗教的分析;基于宗教联系重构美国与伊朗关系等。学者们主要集中于伊斯兰教以及信仰者穆斯林与其他社会群体、社会现象的关系探讨,对宗教边界的研讨与法国《查理周刊》事件引发的社会学思考紧密联合。   

   此外,在性别社会学领域,人们对于性别的平等与基于性别角色定位引起的同性恋、双性恋等社会问题已经有了开放的认识。威斯利女子学院的Rosanna Hertz、纽约大学的Kathleen Gerson、密歇根大学的Xie Yu、弗吉尼亚大学的Sarah Johnson、佛罗里达亚特兰大大学的Kristina Maureen Fritz、巴克利尔大学的Jennifer M. Silva、马里兰州克拉克大学的Deborah Merrill等一直为争取性别平等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如关注性别、就业与晋升中女性的劣势,教育行业中女性待遇不平等的原因与解决路径,公共场合对女性侵犯的大众心理研究等。   

   社会运动成公域私域对话方式   

   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下滑,导致各国社会运动频发,而美国仍然是社会运动爆发的集中地。南加州大学的Paul Lichterman、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Rachel Elaine Powell、匹兹堡大学的Rachel Kutz-Flamenbaum、霍夫斯特拉大学的Gregory M. Maney等社会学学者对社会运动的原因、发生、发展、失败因素等进行了多视角解读,主要议题有:社会媒体与“占领华尔街”;“占领华尔街”运动对纽约工会的影响;伊斯兰教运动专业化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美国民权社会运动的面纱;社会群体运动动员中跨越语言边界的重要性;杜波依斯(美国著名黑人民权学者)与20世纪早期美国黑人消费合作社运动的自我种族隔离;社会运动与法国《查理周刊》漫画;奥克兰、纳什维尔占领运动的策略与暴力事件;北爱尔兰民权运动中的社会媒体体系;从印度泰伦加纳的毛主义运动看革命运动的冲击回弹;德国移民的跨国社会运动研究;卡塔尔油气可采量与中东崛起中的分离社会运动。社会运动实际上成为跨越各种边界呼声的载体。   

   全球流行病与复合科学的医疗合作要求跨越各种边界   

   医疗社会学是有关医疗机构和医疗体系在理论、方法、行动与社会互动关系方面的各类研究,最能体现跨学科性质。哥伦比亚大学的Adam Reich、波士顿大学的Sigrun Olafsdottir、罗格斯大学的James Lloyd和Sara B. Haviland等从人文科学到自然科学,再具体到医疗器械与技术,对21世纪的医疗护理工作、男性心理健康、整容风险及变性手术、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人口统计、社会流行病、老年病理学等进行了讨论。医疗社会学当前对两个议题比较关注,一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医疗社会。由于流行病在全球的传播速度较快,对其治疗已经不能依靠单一的主体和方式了,如仍在流行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二是复合科学的社会医疗。由于信息全球化,物理病毒的传播和心理障碍类的疾病传播很快,身体或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已经不局限于一段时间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医疗社会学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尤其重要,需要加强跨国别、学科、种族等的合作。   

   大数据视角下的社会学兴起   

   近年来,“大数据”的兴起给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数字社会学”正成为热门话题,主要探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进行社会学研究。实际上“数字社会学”概念在2009年才出现,主要是指通过社交网络等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呈现出来的社会百态来研究人类21世纪头二十年的社会特点,而现在越来越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罗格斯大学的认知社会学家Eviatar Zerubavel、卫理公会大学的Greg Goldberg、明德学院的Rebecca Tiger、赫尔辛基大学的Pertti Ahonen、伦敦国王学院的Jessica Nichole Finnigan等社会学学者对信息社会新热点“大数据”的探讨,表明了当前社会学界对于大数据的重视,主要议题有:大数据的历史、未来与社会;公共数字社会学:新闻界、公民参与及其群众力量;种族主义与数字媒体空间;大数据与资本、经济、社会运动及其陷阱;数字生活与身体“囚徒”;教育数字结构与数据体制;土耳其社会媒体与政治的微妙关系;印度网络空间的认同与政治话语;对MH370等飞机失事残骸数据的话语分析;网络个体与网络社区形成的数据互动模式研究。由此可见,从宏观到微观的“数字社会学”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社会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全球化气候危机的批判与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和危机引起了社会学家的热切关注。1974年美国社会问题研究委员会成立环境社会学特别委员会,197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成立环境社会学分会。学术机构的成立标志着环境破坏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议题有: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现代化、生态革命与生态马克思主义;新生态范式的批判;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环境与建筑、环境与健康生活方式;关于食品安全的社会问题;灾难与恢复: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幸存者的后续生活;海平面上升与沿海城市的未来与挑战;人海关系互动对于海洋环境的影响;21世纪蓝色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诉求。环境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当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主要从工业化污染的清洁问题开始向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转变。   

   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有机团结的有效途径   

   教育社会学研究聚焦于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过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教育体系尤其是公共教育体系和个体受教育经历影响个体发展及社会秩序。根据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教育是个体改变社会阶层和获得成就的主要影响因素,人们在道德教育上的偏见形成了社会有机团结的结构。这个过程包括正式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学者们认为,教育社会学不仅仅是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上,还应寻求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如教育个体在各个层次的社会群体中获得学习经验,达成教育目标;并寻求教育与家庭结构、语言、性别、意识形态、技术手段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培养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精英的路径。   

   第86届年会已经开始筹备,将于2016年3月17—21日在北美东部学术重镇波士顿举办,主题为“日常工作——学术生涯中的政治行为与教育实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平  小平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社会学  社会学词条  边界  边界词条  动向  动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