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会变迁规律性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的学说。广义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关于社会发展的研究,它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狭义特指社会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又称发展社会学,它以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问题为对象,主要探讨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理论、模式、战略乃至具体政策。
历史发展 社会学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社会学诞生之初。A.孔德关于社会的发展是从军事时代到法律时代再到工业时代的论述,H.斯宾塞从军事型社会到工业型社会变迁的理论,迪尔凯姆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理论,F.滕尼斯从社区到社会的理论,以及M.韦伯所建立的庞大的宗教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体系,都在某种意义上以欧洲社会为蓝本,探讨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发展过程。K.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从高度概括的层面上论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战前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他们都面临着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真正自主发展的道路,以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进步,在与外部世界平等交往中重新确立自己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就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形式。
现代化理论 社会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其理论基础是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着眼点在社会流动的社会行为主义。现代化理论沿袭欧洲社会学的知识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的考察中实行传统—现代、特殊主义—普遍主义的二分法,把传统社会视为特殊主义的、以农业为主的、着重身份名位的、静止的、职业分化简单的社会;相对而言,现代社会则是普遍主义的、以工业为主的、着重成就的、动态的、职业分化复杂的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加、生产率的提高、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关系的扩展、经济交流的多重化;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国家意识的强化、权力分配的理性化、政治机构的分化和专业化、决策的理性化和决策效率的提高、民主参与政治的制度化和扩大化;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知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角色的日益分化、家庭和工作的分离等等。
现代化理论曾在20世纪50~60年代占居社会发展理论的统治地位。但是,由于它把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套用到发展中国家,这一“西化”理论在这些国家并未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实际情况是传统体制虽然被破坏了,但现代体制却又始终建立不起来。
依附理论 60年代前半期,一批学者尤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学者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例,展开了对现代化理论的猛烈批判,导致了依附理论的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A.G.弗兰克、巴西社会学家F.H.卡多索和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等人。依附理论认为,现代化理论的“西方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中心—边陲”经济体系的依附化过程。这个依附化过程从重商主义时代就已经开始,它导致了同一过程的两种结果:西方国家的发达化和非西方国家的不发达化。现代化理论的传统和现代的二分法,忽视了不同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过程,掩盖了在资本主经济秩序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宗主国—卫星国的关系,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不断扩张所造成的剥削与依赖关系。应该在这种剥削与依赖的关系中考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依附理论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援助政策的剥削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掠夺性。经过依附理论的批判,现代化理论开始渐趋衰退。但依附理论又由于本身所考察范围的局限性和缺乏理论性而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理论的主导性理论。
发展趋势 从7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发展理论开始了一个多样化的转折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现代化理论开始分化,一部分人将兴趣转移到西方发达国家本身的社会发展问题上,主要研究新的科技革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这就是未来学研究,它形成了信息社论和后工业社会论。对发达国家发展的前景问题,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信息社会论者的观点。他们为西方发达国家描绘了一幅令人乐观的前景,认为西方社会频频发生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是暂时性的,是由于当今西方社会正处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变时期而出现的非常规性危机。二是增长极限论者的观点,主要是罗马俱乐部的观点。他们从人口爆炸和资源的有限性两个角度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否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持怀疑的态度,对人类的发展前景充满悲观情绪。认为人类如果再不醒悟,继续按现在的方式发展下去,等待着人类的将是世界的毁灭。另一部分人仍然专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代化问题,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都有所改变,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初始条件对其现代化的影响,这就是“迟发展”或“后发展”理论。②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学者经过改进和完善,使依附理论逐渐发展成I.沃勒斯坦等人的“世界体系论”。费兰克和萨米尔·阿明等依附理论者也纷纷转变成了世界体系论者。世界体系论的研究兴趣已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它从体系的角度研究世界整体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