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自述:童年经历这样影响着我的人生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童年经历,它是怎样影响这个孩子的发展。

这是一个看了就让我感觉很忧伤的故事。

1.经历

从4岁到12岁,平均一个星期挨两顿打。挨打的原因很多,上厕所时间长了、回家晚了半个小时,分别的时候没有和父亲的同事阿姨说再见、成绩考差了、反驳父亲的观点了。都可能成为挨打的原因。

父亲一般打我不太重,出手最重的一次,是我12岁的时候,当时我开始用冷暴力的反抗父亲,于是父亲为了缓和关系,承诺以后不再打我,我就开始有点得瑟了,一次父亲心血来潮,给我批改家庭作业,错的题他直接用红笔划叉,并且要求我用红笔来改错,我不想让老师看见,仗着父亲发过誓不再打我,就坚决要求用蓝笔来改正错误,我大概坚持了5分钟,父亲忍不了了,拿电线在我身上抽了几十道血印。

2.对我的影响

我初中时有两个很好的朋友,因为都是在挨打中成长,所以惺惺相惜,相交甚好。在初一的时候,我们三个人还都属于学霸级别的学生,均被老师赋予厚望,每天聚在一起讨论是清华好还是北大好。

如今,最困难的那个朋友,在高一时就彻底退学了,平均每年有三四个月呆在精神病院,其他时间在家里休养,生起病来与疯子无异。另一个朋友复读后上了二本,每天在怀疑人生中痛苦挣扎。我只上了个专科,学厨师,今年刚毕业。

我对厨师颇有感情,也非常热爱烹饪,但同时我心里也很明白,小时候偶尔会被周围同学称为天才的我,如果在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一定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

但我做不到。

我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永远处于胡思乱想的状态。这跟我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有关,小学的时候,我放学回到家是没有任何休息时间的,写完作业父亲就会给我布置新的任务,写作文、背古诗、做辅导资料之类,我曾向父亲提出每天晚上看20分钟的动画片,父亲当时同意了,但大概过了十几天,父亲又反悔了,我再一次失去了所有娱乐的时间。

慢慢地,我学会了拖延,反正无论我花多久的时间写完作业,都不能休息娱乐,那我不如睡觉前再写完,还能避免一些新的作业。于是,我边写作业边玩手边的小玩意,或者满脑子胡思乱想,渐渐习惯于用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的任务。我并不担心父亲发现,因为父亲并不介意他自己整个晚上都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

这样到了初中,因为聪明,我的成绩依然不错,我的聪明更多地体现在,能够撇开现象,寻找事情的本质,然后找到一条通往本质的桥梁,简单地说,我比较擅长化繁为简,经常会在数学老师讲完一道题后举手,告诉老师我有一种不同于常规的简便方法,然后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阐述完,并能够让所有同学听懂。也因此,我常常会迎来同学们略带崇拜的目光。如果一切正常,我上个985应该不难,未来适合做科普的工作。

但初二之后,渐渐开始抑郁和焦虑,并越来越严重。原因有二,一是成绩下滑,二是天才光环消失。(儿童心理师非比:还有青春期的全能感想要一喝冲天的冲动,自我在挣扎想要出来,但反抗家暴而导致的更严重家暴把自我憋在壳里的痛苦而导致的抑郁,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潜意识层面的)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两件事的确并不开心,但也不至于因此抑郁、焦虑。但对我来说,的确是很严重的打击。

我小时候经常因为成绩的事挨打,我的父亲发脾气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狠话,比如“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就你这样以后只能拾破烂。”之类,这使我也对成绩差产生出潜意识中的恐慌。

另外,我的父亲也非常重视我的“情商”培养,在我小学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工作后要给领导端茶扫地,要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和父亲一起参加他们公司组织的省内旅游,餐桌上,父亲问我这次旅游的收获是什么,作为天生的吃货,我的答案是饭菜好吃,他痛心疾首的在桌子底下狠狠地踢了我两脚,他觉得这样不上档次的答案让他在同事面前很丢面子。总之,我也有了很强的虚荣心和玻璃心,甚至渐渐成为一个比较装逼的人。(儿童心理师非比:情商是一种能力,是在体验的基础上,在潜意识中内化形成的一种行为反应。仅靠“说教”是做不到的。并且歪曲情商的概念,如作者描述的“情商”——只能说是一种讨好权威的行为,是父亲自己的价值观、父亲的需要,对于孩子的影响就是丧失真我,形成假我,内在和外显行为矛盾,是造成心理冲突的根源,尤其在青春期对人格的形成将有更负面的影响。)

在这样的基础上,成绩下滑和天才光环消失这样两件事,开始迅速地导致我走向精神崩溃。

就这样,我果然没有考上省重点,来到了一所二类高中。

高中的三年,我希望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时间,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了。三年过的很凄惨,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要么昏昏欲睡,要么胡思乱想。

我不是不想努力,根本做不到。

记得三年里我至少不下百次的想到自杀,我甚至写过十几篇有关自杀的日记,比如从可行性、疼痛程度、成功概率等各方面来分析不同自杀方法的利弊,等等。那也是我最恨我父亲的三年,他当时已经不再打我,但我们经常用咆哮的方式互相争吵。(儿童心理师非比:小问题、小时候不重视,往往在高中、大学爆发,那个残缺的成长黑洞已经很大,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发展结果已经很惨重,此时亡羊补牢做心理求助,晚不晚?困难,但青春期是人格改变、亲子关系改善的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不做,后面的大半生就这样恶性循环的继续消耗,直到寻求心理治疗才有可能终止。但越晚求助,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将越大,愈后也没有早期干预效果好。)

成绩自不必说,持续下滑,到了高三,已经是二专的分数水平了,完全自暴自弃了。

高三那年对我是一个转折,一是喜欢上读课外书,其实就是为了打发自习课的时间,开始接触到类似《活在当下》这类的自助心理读物,大概一共读了10本左右的样子。二是高三自己租房住,晚自习后就去上网吧,没钱了就四处暴走,不小心竟走到了精神病院,周末自己主动去求医,被诊为焦虑症强迫症。找母亲要钱买了三个月的药。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吃药的感觉,当时是晚自习前的教室,大家吃完晚饭回来,还有些兴奋,教室里很吵闹,我只吃了半片药,大概只过了几秒钟,我觉得自己仿佛突然来到了天堂,我清清楚楚的听到教室里吵闹的声音,但内心感觉宁静的像一片湖水,我甚至觉得那是我有生以来最幸福美好的时刻,所有的烦恼都与我无关了,那些我厌烦很久的试卷、教室、同学,在瞬间都变得新鲜可爱起来了。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药效渐渐消失,我又逐渐恢复焦虑。同时我确信,我真的病了。

十几年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我高考离二本线差了两分,不肯复读,和父亲吵了一架,离家出走去广州打了近一个月的工,很辛苦,又思念起学校来,回家拿了烹饪专科的录取通知书。

3.我对我父亲的看法

最近两年,我逐渐开始和父亲恢复一定的关系,偶尔会聊一些比较正经的事情,但对我父亲仍然保留的惩罚,是不再开口叫他“爸爸”。

一些亲戚会来劝我,大多是说“打我也是为了我好”之类的话,希望我和父亲完全和好。

我会和他们讲,其实,我很明白他爱我,我能理解他。

我的父亲来自一个大山沟,想要到外面世界,要先走十里的山路,搭乘每天只有一班的长途车,到达县城,再到地级市,再乘火车到其他地方。

我的父亲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他以十六七岁的年纪走出了大山沟,来到城里打工,在建筑工地苦干了几年后,因为勤奋,被一个广州老板赏识,带去广州发展,获得机会的父亲,开始展现出自己优秀的智商和情商,很快便当上了游戏机厂的厂长,三四年内,挣了四五十万人民币。

在90年代初,这样一笔钱足以让父亲成为一个贫困乡里近万人中的首富。

他在城市买了一套的楼房的消息迅速在老家被传为佳话,爷爷天天去祖坟上烧高香,乡亲们都后悔当初没把自己女儿嫁给父亲,“让我妈捡了便宜”,乡政府给父亲戴大红花,开表彰大会。

当时的父亲,风光占尽。

但同时,这样的荣誉也终于使他彻底迷失,他的人生巅峰注定到此为止了。

我们一家三口在郑州安家,他成为一个基层电工,拿着一份微薄的工资,干着一份清闲又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他自己也很明白,他已经很难再有事业上的发展了,有的时候,局限一个人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能力,而是视野和信心。父亲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他满足了,带着一颗农村孩子的朴实和自卑,他不在相信自己的人生还有机会更进一步,超过那些拿着大学学历的城市人。与其去冒险,不如找一堆借口来解释自己的不作为,让大家对自己的评价永远留在他最辉煌的时候。于是,他在同一个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光环消失之后,不会再有人排着队来称赞他,无论他再怎么提起往日的辉煌,人们都不会太关心了。

他开始面对经济上的困难,在城市里生活远比农村的开销要大,而微薄的工资使他必须改掉之前相对挥霍的用钱习惯。

但他的内心一定是不满足的,他一定会感受到前后巨大的落差,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了,于是,把对未来的期望全部寄托在我的身上,他把自己所有的怨气也发泄在我的身上,他用要求我完美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的内心变得极其脆弱,哪怕是我一点点的反抗,在他看来都是对他尊严的挑战。伤害我成为他寻找自尊和价值的唯一途径。

他对我的伤害很大,但同样,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每次发酒疯,都会大声的嚷嚷:“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知道你们tmd都是这样想的。”我和妈妈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他,但他一遍又一遍的嚷着,仿佛这是真事。他表面的自尊下面,是多么的脆弱和自卑啊。

这两年,他非常后悔当初打我,我则告诉他我能理解他,让我们彼此保持一种陌生的敬意。未来我会尽我该尽的义务,但我们之间注定不可能有深厚的感情联系。

4.我的失去和所得

失去的太多,我至今只能说治好了焦虑和忧郁,对注意力的调整我的改善还很有限,我自己仍然很难控制住注意力的涣散,学历很低,另外,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内心的自卑,还从未谈过恋爱。(儿童心理师非比:药物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但是心结还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咨询干预,这是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重要原因——心里郁积的重新理解和清理,以及早已形成的行为模式是需要时间和方法去解决的。包括一些低龄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表面现象背后都有深层的心理问题,仅靠注意力训练是治标不治本的,而影响其重要发展的心理问题才是更要解决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工作时,我们将心理评估与干预结合非比学习能力训练,在8年多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作者“从未谈过恋爱”的情况,可能有2种原因,一是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个人发展重点在“自我"形成,真我抗争,而又缺乏养育的状态下,心理年龄发育迟滞,还没有达到关注异性的阶段。二是不良的亲子关系本身即注定了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作者的经历中分析,其母亲是缺位的,不能保护孩子不受侵犯,并且母亲应该在养育与亲密关系上也存在着先天不足,使得作者没有与异性亲密的经验可循,并且可能作者没有这个意愿的背后是对女性的恐惧、失望、无用等等情感投射,一切源于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您怎可以不成长?】长大了,即已形成,只能通过一对一咨询、依恋关系修复工作坊等来帮助心理成长,虽然艰辛,但总有可以努力的方向和改善的方法及效果。)

最重要的,也很难为情说出来的,是我本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这样一群人,但现在不是,他们以创造和思考为乐,他们以完成自己的构想和愿望为目的,他们很少为经济、成就、权利、荣誉这些事情而忧愁,一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东西真的不太重要,二是因为他们往往并不缺少。

我得到也不少。

首先,我学会了宽容,我很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傻逼”,也清楚是什么原因让我成为了这样一个“傻逼”。于是,我原谅了自己,接着,我也希望原谅并善待那些“曾经傻逼或者正在傻逼”的其他人。

我学会了面对低谷,我想,大概以后遇到的坎坷也不会比我高中那三年艰难太多。有的时候,人总总会在某个阶段遇到一些坎坷,在年轻时经历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学会了反思,一路顺风的人,往往不懂得反思自己,容易骄傲膨胀,自以为是。我这辈子,大概是不敢再犯了。

另外,作为高三之前写作文从来超不过700字的理科生,我感谢自己有机会接触文字的魅力。

等等,不一一赘述。

很多人童年挨了很多打,长大后也要把这些巴掌继承给自己的孩子,我想,我大概不会,未来应该是那种溺爱孩子的家长,别说打,连责骂也不会,如果孩子真的错了,我一定会反思自己的以身作则还做得不够好。(儿童心理师非比:创伤的结果就是重演,或者是反向形成,即使反向形成也难以避免重演——因为童年的经历都已经进入潜意识层面影响认知、思维和行为,这是一个模式体系。自身的经历必须经过心理成长和在他人帮助下的觉知、再体验等等去完成,否则那些已经沉积在体内的负性能量总是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一切。)

我写了这么多,如果有人读了,能对自己的孩子,或者未来自己的孩子,多一份宽容,我就非常开心了。

儿童心理师非比:刨开自己的伤口给别人借鉴的人是伟大的,是令人钦佩和感谢的!感谢作者。

      同时有勇气公开讲出自己的故事,既是寻求疗愈,也是有一定的疗愈效果,只是通过“倾诉”进行疗愈的效果是短暂的,就像秦香莲,需要不停地诉说……寻求疗愈——也要有可以接纳你进行疗愈、有效互动的帮助你的人,才能使“疗愈”成为可能。

      祝福作者能早日寻求专业帮助,获得身、心、精神的真正解放,找到自己的爱人并被珍惜,建立自己幸福的家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述  自述词条  童年  童年词条  经历  经历词条  这样  这样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  
综合

 心理分析:请对我说谎

真相和谎言,你会选择哪一个?生活中,谎言无处不在。所以,很多人情愿选择残忍的真相,也不愿选择欺骗。可是,你真的那么需要真相么?真的需要,那些残忍的事实嘛? ——...(展开)

综合

 十年才一见的云海奇观

壹云海把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整个包围起来, 白茫茫的一片,仿佛置身天国…黎明时分,地面迅速释放热量,在大峡中产生一层凉爽、潮湿的冷空气,但是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