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留守妇女,由于丈夫外出工作或出国留学,留下妻子在家照顾家庭,留守妻子最显著的情绪是“孤独”,如何帮助留守妇女缓解心理困扰呢?——
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留守妇女承担起了家庭中繁重的劳动,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瘦弱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请关注
说起农村留守妇女,人们往往会想到她们的坚毅刚强,吃苦耐劳。但她们身上也承受着高劳动强度、沉重的精神负担、安全感缺乏的压力,那么,有谁能为农村留守妇女煲一碗“心灵鸡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都出现了“留守妻子”。不少成年男性或到城市打工或出国留学,留下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形成了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其中农村留守女性占据绝对多数,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国有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
应用心理学专家筱丹指出,无论是农村留守女性还是城市留守女性,她们同样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等责任,承受着身心的巨大压力,“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是她们的普遍生存状态。
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徐州市妇联对全市11个县(市)、区农村的2000名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调研显示出“三多”与“三少”现象。
“三多”:一是承担超负荷生产劳动的留守妇女多。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妻子便成为家庭生产的绝对主力,她们要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还要担负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二是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留守妇女多。调查表明,留守妇女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有初中文化的占51.2%,有高中文化的占14.6%,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8%。她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向往城里人的生活,在物质生活逐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有所增强;三是愿意与丈夫共同外出务工的留守妇女多。留守妇女家庭中平均有3个老人需要赡养,家庭的羁绊使她们难以走出家门。
“三少”:一是与丈夫沟通交流少,婚姻生活质量不高。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有遇到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时才会与丈夫沟通,而丈夫几乎从不主动问及家庭事务,更不会主动与妻子交流情感;二是对孩子养成教育少,全面培养意识不强;三是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少,家庭成员亲情淡薄。
孤独情绪最为强烈
农村留守女性承担的劳动负担和家庭负担相对更加沉重,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丈夫外出务工后,98.0%的留守妇女和丈夫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但22.5%的留守妇女和丈夫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电话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夫妻分离的距离感,但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和丈夫的情感需求。而由于夫妻双方空间距离远、交流沟通不便,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容易逐渐生疏,信任度降低,这也让不少留守妇女忧心忡忡。
筱丹认为,留守妇女的“孤独”情绪最为显著,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42.1%的留守妇女经常或有时哭泣。这种“孤独”的感觉中不仅包含着留守自身的苦楚情绪,而且体现了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压力。
因此,应动员农村家庭和亲属网络给予留守妇女更多的社会支持,以缓解留守妇女孤立无援的心理压力;同时为外出务工的男性提供与留守妇女电话联系、回乡探亲的机会和条件,增加外出丈夫和留守妇女之间夫妻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长期分居造成婚姻“低性满足”
筱丹指出,对于长期分离的夫妻来说,婚姻应有的一些功能很难实现,夫妻双方都处于性压抑状态。妇女的性需求无法得以满足,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导致烦躁、焦虑、情绪低落等连锁的负面情绪,这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婚姻关系都将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调查中发现,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压抑。婚姻所承担的性需求满足功能对留守妇女来说,在大部分时间不存在,是“低性满足”的婚姻,这对婚姻关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应持续关注留守妇女和农民工的性压抑问题,改善农民工的务工条件,既增加农民工回乡探亲的机会,也要提供留守妇女到丈夫务工地探望的便利条件,降低分居的婚姻给家庭稳定带来的威胁。同时,应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建设,使留守妇女闲暇娱乐生活多样化。
应加强个人的心理调适
筱丹认为,要打开留守女性的心理症结,舒缓她们的负性情绪,需要丈夫和留守女性双方都做出努力,也需要亲人和社会系统的支持。丈夫除了应尽量争取多的时间和妻子团聚,有机会应更加主动地分担妻子独自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压力,出门在外时也应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妻子内心的孤独感和性的不完善造成的负性情绪。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电子邮件、电话等等通讯手段都很方便,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夫妻分离的距离感,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对丈夫的情感需求。丈夫有时间不妨亲手写一封家书给妻子,表达自己对妻子真挚的情感,在平时也不忘时常给妻子寄一点礼物,为妻子购买衣服等等,让妻子感觉到丈夫对她的重视和爱意,以此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
筱丹强调指出,留守女性自己也应加强个人的心理调适,如通过劳动、工作、文体活动等多种合理的途径和方式,让性压抑通过性转移来释放,使生理能量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得到释放和转移。同时,平时跟双方的老人、家里的亲戚朋友多沟通交流,不要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和心理压力,适时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寻求他人帮助,走出狭隘的个人世界,冲淡内心的孤独感。此外,家庭和亲属网络也应给予留守妇女更多的社会支持,以缓解留守妇女孤立无援的心理压力。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