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阿拉伯作家纪伯伦曾写过一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内容是这样的;——Psy525.cn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可是纵观现代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却不难发现很多父母总会打着爱的招牌过早替孩子安排一切,而不给孩子成长成长的空间,以为孩子长大后,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以为孩子可以坐享其成,可是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反而给孩子增加了更多挫折。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却忽视了一点,孩子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虽然还不成熟,但他有长大的准备。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对当下工作、生活、包括对她自己都很不满意。仔细了解了一下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从小家庭作为家庭最小成员的她享受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待遇,本身没有主见的父亲对她比较专制,不管对与错,必须完全服从,母亲比较对她过多疼爱,要求比较松懈,长不了她几岁的哥哥和她几乎可以平等交流。专制型,溺爱型,情感型,就这样多元化的方式下她长大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以父亲为代表的家人们坚持的原则是除了学习,不许干别的,大学不许谈恋爱,平时总会为一些异形间的正常交往发生矛盾,甚至常会因和朋友(同性朋友)打电话时间过厂而吵架,总之,他不喜欢也不接受她的任何和学习无关的行为。在家不许看电视,不许看课外书,看也只能看他喜欢的,总之,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能做。而且父亲喜欢抱怨,喜欢逃避问题,只要和她发生不愉快,就会找她的母亲去发泄,理由就是女儿天生就该母亲来管,女不管,母之过。讲到这里,大家早已看出问题了,这样的结果,要么叛逆,要么服从,但是口服心不服,长期压抑,也会出问题。当然,以前她也算争气,出身贫寒,在小山沟长大的她总算考上了大学,并且走出了小山沟,走向了她想要的生活。而母亲的过分疼爱,也使她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当然她认为只要加以意志努力,完全可以改变。
如今的她,大学毕业已经3年,她对自己现在的定义是一无所有,工作没有,男朋友没有,家人不理解她,确切的说是不闻不问。偏远农村长大的她,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以父亲为代表的家人们封建固执,但是就像她说的,准备去上大学的时候,除了知道课本上学到的东西外,她什么都不知道,可课本本身就有局限性,家长没有条件更没有意识了解或培养她的任何兴趣爱好,这样的她还是傻乎乎的,高高兴兴的去大城市了。到学校后,才发现所接触的东西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同学们有的很有才华,有些学习好,有的懂交际,有的家庭优越,有的长相出众,而单纯的她,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任何优势,长相一般,还不会打扮,也没有那个条件,学习一般,课外知识面狭窄,什么特长也没有,更不懂交际,很多娱乐活动也不会玩,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她都很向往,却发现这样的她竟是那么不受欢迎,她开始变得自卑,就这样,她感觉自己就像土包子,像毫不起眼的灰姑娘一般混完了大学。庆辛的是她没有迷失在外面的世界,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大学毕业后,虽然所有人都让她回家考公务员,但是叛逆又向往自由的她还是选择在城市生活。从零开始的她处处碰壁,也受了很多苦,即使这样她还是坚持最初的选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支持,而且都是永不停息的抗议,也因为她,家里战火不断。懦弱又重感情的她还是因为偶尔有一个机会可以回家工作,放弃了在城市生活的想法。回家乡工作后,叛逆的她更是接受不了家人给她强加的思想,渐渐的,固执又没有主见的父亲及他的同仁们对她不闻不问,父亲即使和她擦肩而过,也不会搭理她。母亲也因为要给她哥带小孩,分配给她的关心也相对变少。工作方面,恰好遇到专制,强势,从不接受她的意见的女老板,虽然女老板为人很好,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摩擦不断,一根筋的她又不愿低头,每件事情发生后,她总是拼命的去解释事情发生的经过,老板却从来不会听她说什么,只会认为她在找理由。时间长了,她们的关系却再也和以前不一样,老板给她的标签是不思上进,喜欢找理由推卸责任,而她则是压抑了满满的委屈和伤心,无处诉说无力改变,感情,和父亲的关系影响了她的择偶观,工作的危机感也让她无法去爱和被爱,更重要的是她接受了城市太多的生活观念,根本无法接受家乡人的生活方式。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有家有孩子了,而她,家人不理解,也不闻不问,工作中和老板合不来,又是个过了今天没有明天的打工仔,而朋友们却都是衣食无忧的公职人员,过着安逸的小日子。就这样,感觉被全世界遗弃的她还是辞职了,28岁的她一个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走向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未来。
这样的事情,其实真的很普遍,根本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类型。当前的家庭教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孩子对于父母而言,到底是什么,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给予孩子的是什么?当爱已变成禁锢的时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孩子是发展的,更是独立的,作为父母,真的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想法,而不是把他当做私有财产,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的成长,而不是强加给他大人的想法和意志,给孩子真正成长的空间,不要因为他们小,不懂事,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超于我们的想象。
不要随便给孩子乱签坏孩子的标签,学会真正去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并且有针对性的去培养,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爱孩子,就为自己,为孩子去奋斗,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而把发展交给他们自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金钱观,价值观,而不是打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口号限制他们的任何合理消费,过度的关注某个方面可能会引起叛逆。
爱孩子,就让他们去自由飞翔,时间,阅历会告诉他们,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相信没有任何孩子明知道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还继续坚持,当然,也没有多少孩子还没有自己去尝试选择,就欣然接受别人为他安排好的人生道路。爱他,就看着他越飞越高,而不是把他软禁在你们的身边。
人性本善,相信每个人从懂事起,都希望不做坏事,不走错路,都希望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所以,求求家长们,放开你们的孩子,虽然他们还不成熟,但是相信他们有长大的准备。
作者简介:
于芳
已帮助过
110人
入驻年限
4.5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