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类的千古佳句,代代相传,几乎成了全国中小学生“必背全句”。但事实上,在日常生活内,我们真的得其精髓了吗?
现实生活里,总有许多人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不足,从而开始嘲笑、厌恶、甚至排斥和唾弃。那些被群聚而互笑之的人,仿佛被贴上了标签一般,不跳出那个生活圈就难放光彩。他们被奚落得缩在黯淡的角落里,而奚落人的人也不见得如何贤德于世。世人不好为人师,却亦好为人师,那,贤又在哪里?
学生们摇头晃脑地咀嚼着“之乎者也”的古文学,记住了文字注解的各种含义,但是换了他文,却又开始错误百出,为什么?千年前的孔老夫子游历各国传授毕生所学,而我们现在真的只需一本《论语》就可以轻松得之?我们需要反思,当古老文学、先贤之德蒙尘之时,是否是我们的“择”生了病?
当我们习惯以相辨人善恶的讯息传递到脑海中时,是否该三省
自我思维不可定格。当我们对看着顺眼而作的事赏心悦目的时候,是否该三省自我有无厚此薄彼下错了定义;当我们被自我的浅薄蒙蔽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是否该三省自我虚心待人没有刚愎自用呢?贤在哪里,实际应在我们的慧眼里。也许是远处拾遗的身影,也许是虚心学习的心态,也许是不断专研的韧劲,更也许是一份对自我一份清晰的认知。他们是无人问津时,角落里不时闪烁的光,他们是当我们靠近时,绽放绚烂光芒的星辰。孔子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找到身旁之三行,有份自省的心,也就找到了“善者”。认真发现了生活中的真美,也就靠近了“贤德”。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当我们去靠近表象背后的内里,三省自身,则芝兰之室可进,善贤可亲。
生活予我们,一直有光可拾。如果你觉得黯淡消沉,那也只是你给眼蒙上了灰。生活里的光不需要人去唤醒,只需我们拨开云雾地亲近,便可见其耀眼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