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舟山奔赴北大荒的615名老三届知青,经过五天四夜的旅程,终于到达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被分配到第19团的各个连队,开始了北大荒的艰苦创业。
早上醒来,太阳已经半天高了。同室的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地的知青们,都已经上工去了。问了一下时间,才七点多钟。这相当于舟山的十点半的太阳。我们因为头天晚上才来到连队,特别被允许休息一天,安排我们熟悉环境,整理内务。
带我们参观的是杭州知青叶江水,1969年来到北大荒。时任24连2排长。中等身材,浓眉间透着智慧。穿着一身七成新的军服,带着军帽。嗓门洪亮,能言善讲,一看就是个精干英飒的青年。说话时经常眨巴眼睛,是他的习惯动作。
叶江水把我们带到大路上,眨巴着眼睛,指指点点。从他那里了解到我们的处所,系双鸭山市宝清县长林岛,19团4营垦区。那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岛屿,只有南面一条出岛之路。385平方公里的面积。营部在长林岛的中心,是个小集镇。供销社、中小学校、邮电所、卫生所、银行等一应俱全。它的旁边是23连;北面是24连;南面是25连和27连;东北面是30连;周围还有一些直属单位。基本生活资料都是自己生产,是典型的小而全社会。
解放前,这个岛屿是烟瘴漠漠的地方。夏天不能进出。每年开春化冻前,有人进去种点大烟之类的农作物,秋天封冻后带着收获出岛。由于隐蔽性好,抗战时期,曾是抗联的秘密营地。1957年开发,至今已有十万亩农田。春夏时节,万物生机勃勃,近看绿意盎然,远看荒凉一片。有一首歌:“长林岛,花开万里香,七星河水长又长,牛羊肥又壮。”描写得比较夸张,倒也充满诗意。
纵观24连: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路从中间穿过,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车道与大路相交。相交处是连队中心。大路往南是对外通道,往北是农田和一望无际的草甸子,七星河横在面前。那里是候鸟的乐园。天鹅、仙鹤、野鸭成群。后来劳动时,经常看到仙鹤闲庭信步,引吭高歌;成群的大雁,遮天蔽日。大路两侧都是农田,向南向北各长五里,向东宽五里地,向西宽三里地。大路和马车道是土路。路面“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
老职工的家属宿舍在马车道以北,大路的东西两侧。各有十几栋平房。有草坯房和砖瓦房。草坯房四户住一栋,砖瓦房两户住一栋。每户一个内室,一个厨房。全连共四栋砖瓦房,都在东侧前排。其他都是草坯房,屋顶盖着茅草,土坯垒砌墙体。横竖都一字排开,整整齐齐的。各家房前有一块小菜地,用木柴做成篱笆围起来,春夏时种一些黄瓜豆角之类的蔬菜。这是典型的东北农村风貌。
连部在中心点西侧路边。两间正房,两间厢房。正房和东厢房是办公室。西厢房是小卖部。朝南隔着一个广场,与知青宿舍相对。附近有座小学校,几十个小学生在读书。郎朗书声,充满生机。
知青宿舍是一座很大的房子,有好几百平米。冠名“大宿舍”。被分割成五间。住着四个农工排,一个排一间房子,房内上下两层铺。剩下一间作大会场。地上放着长圆木,是开大会时的凳子。房顶没有天花板,冬天开会,寒气逼人。
大宿舍的南面是发电房,供全连照明和生产用电。前面是农机停放场,有一台苏联制造的K4全自动联合收割机,锈红色,相当惹眼;还有几台半自动联合收割机,静静地停在那里。
马车道往西通马号和水貂养殖场。旁边一座大菜窖,储存着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再往西面走,七星河从西南拐弯往东北方向流淌,在此形成大湖泊,叫西大泡子。是捕鱼的好地方。“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绝非夸张。
大路东侧马车道前面,是后勤排的职工宿舍、卫生所、食堂、水井和锅炉房、豆腐坊、以及连队的仓库。还有一个农机修理厂,四台履带式拖拉机,一台UT在那里保养。最南面是大场院,承担着连队粮食的晾晒、扬场、灌装、储存、装运。大场院与农机停放场隔路相对。场院西面,有一个猪号和一个牛号,与场院之间隔着一块草地,野鸡最多,经常前来场院觅食。
从24连向东望去,远远看到一抹老树林子,给我带来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东南方向与老树林子相连的是30连。继续往东南走,就是绕力河,与七星河在此汇合,流向乌苏里江。给这里带来了丰泽而又广袤的湿地。过了七星河和绕力河,就是富锦县了。
全连职工不到400人,其中知青200余人。有老职工对我说:“知青来之前,种18000亩土地,现在也种这些。农场时期,机械化程度很高。飞机灭虫、飞机除草。拖拉机耕种,联合收割机收割,所有粮食都收上来了。知青来了,搞人海战役。连队收益反而降低。”我听了心里好凉呀!知青的劳动收益在哪里?
我们向叶江水提出一些问题:关于兵团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向。他也说不明白,用一句话概括:“屯垦戍边”。但他告诉我们,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有六个师,每个师用一个字作为番号。六个师的番号组合起来是“建设钢铁边疆”。19团属于第3师。我们连对外代号是:钢字302信箱4大队3分队。就是3师19团4营24连。
我们了解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6月成立。由原东北农垦总局和一些农场转变过来。团部机关以上干部基本是现役军人。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体制管理。营以下干部是原农场人员。我们第19团是“597”农场转化的。各单位按部队体制编制。
听过叶江水介绍,后来又亲历了北大荒艰苦磨砺,对生产建设兵团,有了自己的认识:文化大革命,造就了上千万失业大军。之前的红卫兵,已转化为社会的消极因素。解决就业,减轻城市压力,成为当时之急;那时中苏交恶,苏联在中苏边境屯兵百万。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生产建设兵团,因应这一形势组建。45万知青,是战备物资的生产和后勤的保障力量,战时可以充当预备役人员;生产建设兵团,是军队在特殊时期对特别部门军事管制的一种特殊式。
1976年2月,中苏边境军事压力减轻,生产建设兵团被撤销了,恢复了农场体制。这些大龄化了的“知识青年”,先后返城。他(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错过了一切发展的机会,默默无闻地融入到小市民平凡生活的洪流中。
201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