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晨,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唤醒。打开手机,收到好友发来的祝福短信,一种温馨与幸福洋溢在脸上,一年一度最期盼的节日终于来到。
奶奶家住在城南,毗邻火车道,每天有数十趟火车从门前驶过。记得小时候经常爬上院墙,目送一列列火车远过,白痴地数着车厢节数,努力辨认挂在车厢上的区间牌,夜里倚着荞麦枕听着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入眠。奶奶家的老屋四围被树环绕,附近有大大小小的池塘和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清澈见底的池水静静躺在绿色的环抱之中,就像是镶嵌在一片天然翡翠上的一块块宝石。风抚弄着小草,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朵朵争奇斗艳的小花也被赋予了生命,轻风拂过,传来花瓣与花瓣间的私语。春天可以挖到各式各样的野菜,夏天可以捞到活蹦乱跳的蛤蟆,秋天可以采到鲜嫩可口的蘑菇,冬天可以玩到惊险刺激的雪橇。这里真可称得上是心灵的桃花源啊!
漫步在巷间小路,晶莹的白雪环绕两旁,家家户户挂起了大红灯笼。轻吸一口气,绵绵的年味儿扑鼻而来。在这个没有鸟语花香的季节里,这样的景象弥足可贵。屹立在路两旁的树,叶早已精光,留下的只是干枯的树干。但它依然笔直,高傲,不会因寒冷而倒下,我们读不懂它的故事,看不清它的表情,也许它在守着,望着,它坚信,寒风过后定会春回大雁归。
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一边啃着糖葫芦,一边放着鞭炮。虽然二者都是姿容绚烂,可它们都是红颜薄命。前者因取悦人的嘴而消融,后者因取悦人的眼而消散。不过鞭炮在绽破时会焕发出一瞬惊人之美。
此情此景,想起了小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年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不知怎么,想得起昔日的歌谣,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回忆中的过去,每到年三十,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总会粘到一起玩藏猫猫,打扑克牌,或是拎着小巧玲珑的灯笼四处闲逛……总之,我们有着用不完的精力,说不完的笑话,玩不完的游戏,我们会格外珍惜这一天,真真正正的熬上一宿。
时光如是,看似淡定持久,实则短暂无常。十多年的光景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时间,带走了岁月,却留给我最美好的回忆,这笔财富是那些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孩子永远体会不到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祭祀祖先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中国人与西方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西方宣扬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人注重的是集体主义,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家里祭祀祖先的任务每年都由我来完成,我会认真履行每一个步骤,不容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和轻慢。其实,祭祀亡者收不到任何实际效果,纵然供品丰盛至极或简单到底,亡者都不会有些许反应。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的重复这件事呢?多年来萦绕在心头的疑问终于想出了答案。祭祀并非盲目唯心,也不是形式主义,是做给后人看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化。教导后代子孙为人一世不可忘本,时刻牢记祖先创业之艰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拼搏,争取把家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正是中国人的高明之处!
夜幕悄悄降临,每家门前的大红灯笼陆续点亮,抬头仰望,只见一个个灯笼从天垂下,满载着闪烁的星光和鞭炮的清香,火焰般的颜色驱散了弥漫在天地间的苍凉。
点燃手中的流光棒,喜欢它的光,如星如电。流光照亮了狭窄的小院,温暖了我的心房,也许这才是过年独有的一抹色彩吧。
新年的烟火即将燃起,一年年经历着多少的爱,多少的忧愁和欢乐。今夜,它们都将在星空中盛开,繁花之上,又生繁花。让我们一起去看吧,我们的世界火树银花,认真的感悟,如同一株植物的成长与挺拔。
春节快乐。挚爱我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