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老妈妈,她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晒盐的,二儿子是卖雨伞的。天晴了,老妈妈发愁了:这天老是不下雨,老二的雨伞怎么卖呀?下雨了,这老妈妈更愁了:老大马上就要晒好的盐都泡了汤,就别提从新晒的了,这日子怎么过呀?天晴她愁下雨她更愁,怎么办呢?就这个问题我请教朋友们,众说纷纭:一说,为了让老妈妈少操点心,干脆老二跟老大去晒盐算了,要么老大跟老二卖雨伞也行,看谁的效益更好些就干哪行吧。一说,两兄弟干什么不合在一起经营呢?雨天两人一起卖雨伞,天晴兄弟俩一起晒盐,这老妈妈不就可以天天乐了吗?似乎很有道理,真是奇思妙想,很有见地。可仔细一想又不对了,其一,这弟兄俩合得来吗?其二,天晴天也并非就卖不出伞,只是少卖点。这下雨天也并非除了去盐田晒盐就没有别的事可干,比如联系业务或者把仓库中的盐装包之类的活在下雨天也可以干呀。干嘛非要合在一起干呢?要合在一块干早就合在一块干了,为何要多事?仅仅为了老妈妈的情绪变化就改变经营,破产了她不更难过了?这是反对派的意见。
这天,来了一个云游僧人来向老妈妈讨水喝,见老妈妈一脸的愁云就问何故,老妈妈一说,僧人莞尔了:老施主呀,下雨天你就想,我二儿子可以多卖几把雨伞了;天晴天你就想,我家老大这下可好了,他可以多晒一些盐了,这么一来你不是不用愁了?老妈妈从此就再也不用愁山雾海地过日子了。这说明了什么呢?换一种思维方式,把眼光放在阳光一面上,自然阳光就会照进心里去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阳光思维吧。自然界,人类社会,经济运行自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它,当我们不幸处在了它的阴暗面,被阴影罩住时,我们除了努力走出阴影外,我们的思想可以进行阳光性思维,超脱阴影见阳光。当然,思想的阳光并不能代替现实的阳光,要让现实的阳光照耀你还得努力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