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肇兴侗寨 古韵芳华

  五月,我们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经通道、入黎平,来到黔东南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

  这里,曾是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之一。占地十八万平方米,居民6000余人,对外全称陆姓,对内分为五大房族,分别居于五个相连的自然片区,当地人称之为“团”。曰:仁、义、礼、智、信五团。

  清晨,登上寨子对面的观景台,侗寨全貌可尽收于视野里。整个寨子夹于两道高高的山岭之间,山下密密麻麻的房子依山势向里延伸,一眼望不到头,于氤氲的雾气里若隐若现。仿佛一条熟睡的巨龙静卧于谷底,一动不动,安泰祥和。

  少时,太阳从山间徐徐升起,缕缕霞光穿透晨雾慢慢散开,晨光里,侗寨的面目渐次清晰。

  一道壮伟宽阔的寨门横亘于两山之间,正中,巍然矗立一座气派非凡的七檐六角攒尖顶牌楼,楼顶七节圆形宝塔,塔尖直插云霄。牌楼一二层之间高悬四个一米多高的红色行书大字:肇兴侗寨。色泽艳丽,十分抢眼。

  牌楼两边分节的长廊依次延伸到山脚,整座寨门与左右山峦浑然一体。既美观大方,又似一道坚固的城防。

  照例,但凡少数民族多是被迁徙而来的中原人氏所迫而偏居一隅,此山门布局亦大有拒入侵之敌于寨外之势。观其形,如引一队弓箭手于两侧,射定于谷口,后广布暗哨至山腰,上下配合,众矢齐发,定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门前是一片绿茵茵的梯田,早起的农夫已于田中辛勤耕作。梯田左边有一口碧波荡漾的水塘,塘中两架水车慢慢悠悠,如同两个硕大的车轮相向而转。

  通过水塘上曲折迂回的廊道来到寨前,穿门而入,迎面一方巨石立于丛竹之前。上刻八个红色大字,龙飞凤舞:千年侗寨,醉美肇兴。以此为界,路分两支。左边一泓清溪蜿蜒穿寨而过,右侧一条水泥路绕竹而行,拐过,视线豁然开朗。

  清一色的干栏式全木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悬山式屋面覆青色燕子小瓦,古朴清丽,雅致宜人。

  墙壁四周吊着杉树长木,上面晒着一把把整齐的高粱穗子,一群群山雀在其间任意穿梭跳跃,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一会之后,来到一处三层小木楼,这就是我们此行的住处。店名:那年花开。看一眼就温馨得心酥,一下子就能把你拉回到彼时的青葱岁月。

  侗寨最出名的当然是鼓楼,尤其成群的鼓楼世间独一无二。肇兴有鼓楼五座,依房族而命名:仁、义、礼、智、信。其中,智楼为歇山顶,其余四楼均为攒尖顶。

  最早的鼓楼是礼团鼓楼,始建于17世纪,重建于1982年。系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楼顶置五节葫芦形塔刹。

  从外观上看鼓楼像一座宝塔,飞阁重檐,气势雄伟。檐脊末端的吉兽均为鸟类,这不同如汉族习俗——以龙为主。据本地导游说,侗族人信奉的吉祥物是鸟,固各处建筑的脊兽均为鸟形。

  楼高13层、21。37米,占地133平米,侗语称之“楼顿”。是赢和满、龙、邓家族所建,掌墨师傅为纪堂人陆文礼。

  所谓掌墨师傅是指掌控墨线的师傅,即传统修房造屋时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程师。

  楼高为21米为何有13层呢?其实这个13层只是指外檐的层数,楼内并无楼层。

  鼓楼全木构造,四根大杉木为主柱贯穿顶层,另立副柱加横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木榫穿合,不用一钉一铆。中央悬空的那根为雷公柱、四根金柱为主承柱、四周有十二根檐柱。分别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寓意天长地久。

  楼内地面挖有八方形火塘,火塘形状均随楼形而定。相传塘火终年不断,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无火烣尽的火塘。

  左侧红色木架上放置有新做的一筒形牛皮大鼓,长约两米,为2018年12月18日制造。据老人们说,大鼓原是置于阁顶的。

  鼓楼起源众说纷纭。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时曾扎营于此,在营中筑高亭,置铜鼓,以鼓传令,遂流传成鼓楼。确实,鼓楼多种功能中就有传信和报警之用。

  当然,鼓楼除示警、祭祀、庆典和议事等功用之外,更多的是为当居民提供生活休闲之所。楼内多放置长板凳,平时,各式人等分群而聚,三三两两各行各事。

  老人们叼一根长长的旱烟杆,吧哒吧哒悠然自得,将日子抽成一缕缕青烟,而后细细品味;

  妇人们抱着孩子,对坐乘凉,嘴边叽里呱啦的方言像点燃的黄豆杆子,噼里啪啦,不知道是在说东家长还是西家短;

  楼角处,有小摊贩摆上当地的土特产品,不时地用夹生普通话向过往旅客兜售自己的商品;

  楼内,还有一条尾巴高高翘起的大黑狗,东闻闻,西嗅嗅,于人群中不时地穿过来走过去。

  …… ……

  这里,不仅是景区,更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之所。对于到访的商旅,他们早已见怪不怪,丝毫不理会背包客们好奇的目光和一路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这种原始、自然的氛围,用我们的话说,乡里味十足,大概这就是侗寨特有的味道吧。

  鼓楼、戏台和花桥是侗寨不可或缺的三原色,如果少去其中任何一种,侗寨的景致、侗乡的生活便会瞬间黯然失色。

  三者间,搭配得最紧凑最和谐最有特色的应该在仁团,鼓楼、戏台和花桥成品字形相邻。

  这是肇兴最后一座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18.47米,占地104平米,鼓楼整体结构与另外四座大同小异。

  紧挨鼓楼的是戏台,位于一座三进两层木楼的上层正中间,两侧各有一间厢房作为表演化妆室。下层是一间不大的银饰坊。

  导游告诉我,每年正月初四开始,戏楼上演侗戏,昼夜连演,三日不歇。一个团寨演完下一个团寨接着来,五个团寨轮着演,一直演到元宵。当然,人们最喜欢的剧目是侗族地区流传广泛的“珠郎娘美”、“山郎午妹”等著名侗戏。

  只可惜,此时的戏台因为没有节目演出安排,暂时成为房主临时的凉衣间。

  花桥又称风雨桥,是侗族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大都设置于村寨入口部位,一则作为地域范围界定的标志,二来用以锁水口、通龙脉,进而聚蓄财气。

  当然它最实用的功用还是连接交通、提供休憩和遮风避雨的场所以及男女青年幽会、对歌之用。

  眼前这座廊桥就是肇兴花桥中最精致的一处。从正截面看为单檐悬山式覆顶,四柱直立,上半部呈等边三角形。顶脊和两边飞角处都塑有千年鹤雕,下方檐板上彩绘花草、虫鱼和走兽图案,非常精致华美。

  从侧处看屋面并非单层,中间另设单檐飞角透气层,屋脊上“二龙戏珠”的雕塑精工细琢,栩栩如生。

  拾级而上,进入廊桥,桥长三进,两边设有安全栏杆,栏下着木板长凳。两侧上方皆有彩色画屏,内容多为历史掌故和当地的人情风物。

  鼓楼、花桥和戏台三位一体,于是,就有了冬季烤火、夏日纳凉、节时看戏的慢生活节奏。若世居于此,何乐而不为呢!

  侗寨的景点中,有一条类似凤凰古镇的老街,始于寨子里我所见到的唯一的一座钢筋水泥桥。正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街而过,可能由于地势高差较大,溪上隔段就建有截流分水坝,溪水越坝而下,宛如一片小瀑布悬于空中。

  溪头,本地麻鸭成群结队嬉戏其中,红掌清波,时而急划,时而静望,时而甩脖振羽、水花四溅,好一派春江美景。

  老街由清一色的青石板铺成,静雅古朴。两侧木楼临溪而建,浮光水影,美不胜收。

  随着拥挤的人流细步前行,铺面上的经营五花八门,特色小吃、茶楼酒肆,民族服装、工艺廊坊应有尽有。

  摆放最多的物品是我一生不弃的至爱:黑皮红心的土匪腊肉、胖嘟嘟的香熏乳猪和一串串油光闪亮的本地腊肠。

  与美景美色相伴的时光总是溜得太快,走出老街已近黄昏。一会,暮色渐浓,街灯逐次点亮,继而篝火四起,一阵阵诱人的烤香扑鼻而来。

  远处的鼓楼、戏台和花桥在华灯下火光中渐渐隐匿。一幅幅影影绰绰的粗线条窗花剪影,于皎月之下诗意盎然。

  2019年8月1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肇兴侗寨 古韵芳华  肇兴  肇兴词条  侗寨  侗寨词条  古韵  古韵词条  芳华  芳华词条  
散文

 那惊艳的时光

惊艳,这两字,就在这个安静的午后,瞬间打动了我,拨动着我的心弦。   惊艳,使人惊诧的美好,突如其来地闯入视线。美到绚丽美到妩媚美到妖娆,又好像仙剑奇侠传里的景...(展开)

散文

 物与像

凄迷加寒冷的夜色,阳台独处对着墙壁。透着月光,看着自己的影子,不远不近静静的伫立着。你动一下它也随着你而移动。它只是一个反射者,却看不透它有任何杀机。看不出它有...(展开)

散文

 神雕之旅

    她,冰清玉洁,来自终南山后活死人墓。    他,油腔滑调,在江湖流浪行迹、放浪形骸。&nbs...(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