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可以许个愿》是一本由[德]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图 / [瑞士] 弗兰茨·霍勒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我可以许个愿》精选点评:
●一本关于幸福、愿望与友谊的故事……非常推销!!!
●这本居然错过了。作者对孩子的观察是真的非常细致。
●自信 就会变好
●这本好
●我小时候也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全班同学都会学会打蝴蝶结的时候我只能看着绳子发呆,会打蝴蝶结的小朋友拿到的奖励是漂亮的粉色橡皮,我只能拿别人挑剩下的难看的橡皮。本书与它的姊妹篇不同之处在于,“愿望”并非直达。不论有没有小精灵的帮助,芭芭拉都会自我成长,走出“成绩不好,画画不好,唱歌跑调”的阴影。而窝老,早就甩那帮笨蛋同学十条街了。
●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只要父母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 、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那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如果这一次我不贪心,许一个小小的心愿,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读后感(一):如果我可以许个愿,我想生活在童话里
收到书的时候,是有点小失望的,相对来说是比较普通的故事,想象力和趣味性都不够出彩。
当然,作为童书还是合格的,是有教育意义的、适合二三年级学生看的书。看开头的时候,总想起我的一个学生,一个大咧咧又有想法的女生。她也曾经字写不好,上课不太专心,一些同学也不爱和她玩。她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里,主角就是一位公主。(是否每一位小女生心里都有个公主梦?)
回到本书,小女孩叫芭芭拉,在学校里不太顺,后来有一位小精灵出现,帮她实现了三个愿望。我们以为芭芭拉会提“变成学校里最棒的女孩”“变成一个公主”“唱出好听的歌”之类的愿望,但是并不,在小精灵一再提醒“想好了再说”,芭芭拉还是轻而易举地说出了三个愿望:要一双蓝鞋子,一支红色圆珠笔,一只鹦鹉。——我想这里大概隐含着某种寓意:大人才深谋远虑,儿童的世界是即兴的、快意的。
芭芭拉有了蓝鞋子,她跑得和埃里克一样快了;有了红色圆珠笔,再也不会拼写错了,并且字体非常漂亮;鹦鹉教她唱歌,再也不跑调了,并且鹦鹉使她和所有同学成了好朋友;鹦鹉每天早晨对她和妈妈道早安,称她们是“美丽的女士”,她们也越来越美丽了。后来芭芭拉长大了,蓝鞋子不合穿了,她把红色圆珠笔给了安娜,芭芭拉还是跑得很快,用别的笔也不会出错。——是的,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教育孩子,需要的是肯定,给予他自信。虽然很简单,做不到的家长却很多。把孩子扔到一边,自己玩手机,打麻将,却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写作业,不爱看书,整天被老师投诉,害得自己都没脸见人了。连我妈都知道,你要表扬他啊,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然他越学越差,以后就更不愿学了。可是当父母的,仍然只是抱怨着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者,更应该去学习怎么成为父母啊。这本书是给孩子看的,但其实父母们也该看看。(不知不觉,露出了班主任的说教语气,汗……职业毛病,真的很容易犯。)
当然,芭芭拉并不是什么都变好了,她的算术做得还不是很好。“但是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好啊,不是吗?”——想到焦虑的家长们,想到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想到每年如临大敌的高考,你真的可以有“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好啊”的心态吗?
接受不完美(其实是接受差异性),以快乐轻松的态度,这在童书的世界里,实在是太理所当然了。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该努力做到,不是吗?要怎样地活着,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直喜欢看童书,并非因为自己是个小学教育者,而是因为童书世界,迥然于复杂的成人世界,更纯粹,更快乐,更丰富,更专注,更宽容。
上学期,我的那个学生,告诉我她转学后的生活,呼啦啦说了一大堆,发了她在山上跳过山涧的小视频,又抱怨新学校的同学不喜欢她。后来又拍了一大段家庭晚会的视频发给我。不知道她现在是否融入新学校了,希望她交到了好朋友,像芭芭拉一样。
看的第一本书
意外地发现我家嘟嘟还挺喜欢看书的,对丰富的色彩感兴趣。不过要时刻提防,不然随时会把书撕烂或放进嘴里啃。
《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读后感(二):如果我可以许个愿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孩子来说,自信心的培养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年轻的家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培养和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牵涉到很多方面,譬如:家庭教育方式、孩子的兴趣、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等。自信是自我价值的综合体现,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就是为孩子成功的人生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绘本《如果我可以许个愿》就是一本关于孩子树立自信心的绘本。作品中的主人公芭芭拉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姑娘,她成绩不太好,字也写的不好看,体操、画画、音乐等方面都不怎么样,长的也不漂亮,还没有朋友。这样的一个姑娘,每天都是自卑的,于是她常常幻想着能够变成一个公主,成为学校里最棒的女孩。有一天夜里,一只精灵来到了她家,精灵说,可以满足她的愿望!芭芭拉开心极了,她究竟许下了什么愿望呢?
绘本借助芭芭拉实现愿望的过程,讲述了孩子树立自信所需要的一系列关键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让孩子体会到成功。
不管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学校,只要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去做一件事,并能从中获得乐趣,那么就是成功的。成功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不断发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在绘本里,芭芭拉许的第一个愿望是“我想要一双蓝颜色的鞋子”。穿上了这双心爱的蓝色鞋子,芭芭拉居然跑得飞快,就连班上跑得最快的孩子都来邀请她一起跑步。可见,芭芭拉从跑步中体会到了成功,这个时候,又得到了其他人的鼓励,芭芭拉信心倍增,所以她“跑得很快,没有人能抓住他们。”因此,家长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即便是结果不是最突出的,也应该及时表扬孩子,让孩子找到信心。
第二个因素就是:积极的自我评价。
孩子经常会问爸爸妈妈,自己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形成了一种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如果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他就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来塑造自己。这时,就需要父母肯定他的行为,强化他的自我评价,使他从跟自己所做的好的事情中找到自信。在绘本里,芭芭拉许下的第二个愿望是“我想要一支红色的圆珠笔”。用这支笔抄课文,芭芭拉“很快就做完了作业,没有任何错误,字体非常漂亮。”这时,老师表扬了她,芭芭拉也很自豪。由此可见,在适当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喜爱的食物,或者赞美他的创意,让孩子自由发挥,对孩子树立自信非常有益处。
第三个因素就是:自我接纳。
解决一个问题有困难而没有能力时,要让孩子敢于接受困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证实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由他人帮助,这就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的程度越高,孩子的自信感越强。在绘本里,芭芭拉许下的第三个愿望是“我想要一只鹦鹉。”在这只会唱歌的鹦鹉的带动下,芭芭拉开始唱歌,并且越唱越好,不跑调了。并且因为这只鹦鹉,芭芭拉渐渐地和所有的同学都成了好朋友。由此可见,要给孩子一个理由,让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这样就会慢慢实现自己的愿望。
quot;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想打好基石,就要从小把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孩子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总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表扬他们,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问题的看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不要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或将自己的意思强加于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因此,通过倾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绘本里的小精灵,其实就是家长的化身,当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无论我们多忙,都要尽可能抽时间耐心倾听,要像小精灵一样,使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就会尽力把事情做好,从而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你是否暗中感到失望,因为你的孩子没有显示出超人的天赋?你是否感到脸上无光,因为你的孩子有时显得很笨拙或没有别的孩子漂亮?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建立在父母根据他们的感觉和对他们的评价上。其实,孩子对成人没有用语言表达出的东西更加敏感。如果一个孩子坚信他的父母喜欢他,那么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感,从而把事情做到最好。
读一读《如果我可以许个愿》吧。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在自信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是他们成才的关键第一步。
《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读后感(三):芭芭拉如何从不自信的灰姑娘变身乐观达人小公主
我叫芭芭拉,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灰姑娘变身的故事。你可不要误会,这个灰姑娘不是嫁给王子的那个,而是我自己。小学二年级时,我特别讨厌自己。因为我功课做不好,字写得歪歪扭扭,做体操老跟不上节奏,唱个歌吧,还跑调。当然,也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有一天,一只小精灵知道了我的心事,她像巴拉巴拉魔法仙,帮我实现了好几个愿望。然后,我就变成了现在的自己。现在我爱阅读、喜欢做功课、积极做操、爱唱歌,我变得越来越快乐,也有了亲密的好朋友。
不自信的样子是不是很丧?
想知道我怎么从灰姑娘变身自信小公主的吗?《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这本书讲的就是我这段不可思议的奇幻经历。写这本书的是我的爸爸弗兰茨·霍勒尔。爸爸出生在瑞士,大家称他为作家。他可了不起了,20多岁就出了第一本小说,那是给大人们看的,好像叫做《失去的哈欠》。我更喜欢他写的给小朋友们看的那些书。我最喜欢的几本是《齐博与企鹅》、《高大的侏儒》、《巨人与草莓酱》、《一本大书》。我们家满墙都是爸爸得的各种奖,爸爸写的东西可好啦。
我的老师叫做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这个故事里的画就是她画的。我的老师来自德国的斯图加特,她专门给小朋友们画绘本。在我的生活里,总是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我的爸爸和老师为了鼓励像我一样的小朋友们勇敢、自信、乐观地快乐生活,常常一起创作有趣的绘本故事。其实,姐姐很早就偷听到他/她们写我这段故事的缘由,后来告诉了我,我才最终发现促动我变化的真正原因。
我以为让我变成自信小公主的是这个小精灵
(3个月前,爸爸和老师在客厅里聊天,姐姐经过的时候听到了我的名字,就停下来,坐在背靠他/她们的沙发上)
爸爸(弗兰茨):芭芭拉最近总不在状态,她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做功课、跳操、唱歌常常走神。我挺担忧的。
老师(苏珊娜):我觉得她是对自己不够勇敢和自信。
爸爸(弗兰茨):是吗?要怎么样才能让她勇敢和自信起来呢?
老师(苏珊娜):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其中讲到罗森塔尔效应,我觉得对改善芭芭拉的状况可能有点启示。
爸爸(弗兰茨):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老师(苏珊娜):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告诉学生实验者:A组的是聪明鼠,B组的是笨拙鼠。几个月后,实验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罗森塔尔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爸爸(弗兰茨):对老鼠做的实验不能直接应用到孩子身上吧?
老师(苏珊娜):那是肯定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罗森塔尔又来到一所小学。这次,他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再次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爸爸(弗兰茨):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苏珊娜):心理学界认为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如果孩子接受的积极暗示越多,她就会更加自信和乐观,也会更加勇敢地去探索世界。
爸爸(弗兰茨):那我怎么暗示芭芭拉呢?
老师(苏珊娜):芭芭拉目前阶段想象力很丰富,她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小精灵、小仙女。我们可以小精灵的身份间接地帮助她,让她找到更好的自己,并喜欢自己。
爸爸(弗兰茨):我倒是知道她最近有一些小心思,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满足她。让她相信,只要自己想要,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如何?
快乐得飞起
老师(苏珊娜):没问题!我相信天下的父母跟你遇到的担忧都一样,遇到孩子心理出现瓶颈期会无所适从,要不我们把芭芭拉蜕变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其他爸爸妈妈吧!
爸爸(弗兰茨):这个点子太好了,说干就干!
老师(苏珊娜):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父母长时间给予孩子消极的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那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父母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就就会有多大!
爸爸(弗兰茨):相信你会是一个很好的妈妈,也非常感谢你让我知道怎么成为一个好爸爸。让我们用笔将这个心得传递给更多的爸爸妈妈吧。
老师(苏珊娜):好的。
……
这就是我的故事
当听到姐姐复述爸爸和老师的对话,我心里又感动,又开心。因为爸爸一直相信我是一个好孩子,他从来不拿我和更优秀的孩子比较。在我沮丧、失落的时候,常常给我许多意外的小惊喜,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借助这些小惊喜重拾自信。
OVER!
注:本文部分观点源自于《儿童行为心理学》。
《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读后感(四):成长的愿望,很小却很重要
一,我也想要三个愿望
我不知道别人看童书是什么目的,带着什么样的眼光,我喜欢童书的原因是能从里面看到自己的童年,学会愈合曾经的伤痕,因为我知道那些痕迹里藏着自己内心的秘密和勇气,能指引我找到真正的人生方向。
发如此的感叹是因为看到《如果我可以许个愿》这本书,讲述一个叫芭芭拉的小女孩从自卑到自信的故事。只看到简介就知道这是一本属于我的书,因为我曾经就是芭芭拉。
故事从这里开始:芭芭拉不开心。
如果我说这个女孩画得和我小时候很像你一定不相信,但是黑乎乎的小脸真的很像
因为她几乎哪里都不好,算术不好、阅读不好、字写得也不好,体操不好、画画不好、唱歌跑调,她对自己的样貌也不自信,总之,她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
结局当然很好,芭芭拉变得跑步很快、写字很漂亮、唱歌很好听,也有了许多许多朋友。这其中的秘密只有小精灵知道,因为他送给芭芭拉三个愿望。
我想啊,如果小时候也有小精灵送给我三个愿望该有多好!
二,愿望之外还需要什么
每个孩子每天都会产生无数的愿望,但是实现愿望需要什么?除了小精灵以外我们还需要什么?
当芭芭拉穿上喜欢的鞋子、用喜欢的圆珠笔写字,她发现自己跑步很快、字写得很漂亮。这里面一定有魔法,它来自于芭芭拉的内心,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
魔法一:肯定的力量
当芭芭拉和班里跑的最快的同学埃里克,和同桌安娜成为好朋友时,她意识不到这是魔法的作用,因为同伴的肯定和陪伴是超越魔法的力量。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第三章“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源”中说:
“我们每个人得出的自我概念反映的是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可爱和没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人释放了破坏自我的信号。同样,如果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很可能是因为他人承认了我们的价值。”
由此可见,身边环境的肯定和赞同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影响多大。
魔法二:激励的作用
芭芭拉慢慢变得很好,朋友越来越多,对她形成了正向的刺激。她越来越忘记自己曾经的不好,逐渐培养了自信心。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自己相信的那个样子,也就是说,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在不断地建构和重构着我们的自我概念。”(《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第三章)
魔法三:技能的培养
当芭芭拉不需要使用小精灵给的礼物也可以做得非常好的时候,她在无意中已经养成了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来自于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来自于她长久的练习和自信。
比如跑得快越喜欢跑,越跑越快;字写得又快又好就更愿意写,越写越好。技能越磨练越熟练,越熟练越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
三,请仔细倾听孩子的愿望
书本中芭芭拉的愿望是对着小精灵许的,她想要一双蓝色的鞋子,可是妈妈买回来的是灰色,想要一只红色的圆珠笔,可是妈妈买回来的是黑色。
大人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的愿望只能通过小精灵来实现?
每当我想起小时候未实现的愿望,和看到小孩子眼泪巴巴的跟大人说想要什么的时候,都无奈地感叹大人们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后来我想,是因为大人总是用自己的观点去代替孩子,不懂去尊重和倾听孩子的私人需求。
你觉得好,和他觉得好根本不是一回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尊重一个个体最私己的需求,是对他最好的肯定,这股力量一定可以辅助他发现自己的能量,毕竟自由之内才有无数可能。
四,自我应验预言
自我应验预言(《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第三章)是指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并且他接下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预期上的,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它包含有四个步骤:
1, 持有某种期待(对自己或对别人)
2, 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
3, 期待如实发生
4, 强化起初的期待
自我应验预言包括自我强加的预言和他人强加的预言。芭芭拉的故事中就包含这两种类型,她对小精灵许下三个愿望并且实现了,自我强加的预言就开始发生作用;小精灵帮助她实现了愿望,老师会夸奖她做得很好,他人强加的预言也开始发生作用。
所有的期望陆续实现,又反过来刺激芭芭拉的信心,所以最后她不再需要礼物也可以做得很好,就这样形成了正面的自我概念。原来童话故事中暗含着这么深刻的心理学知识!
五,国际安徒生奖
这本《如果我可以许个愿》是瑞士作家弗兰茨·霍勒尔撰文,德国童书作家和插画家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绘制的图画书。后者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大奖插画奖。
国际安徒生大奖组委会这样评价她:苏珊娜·贝尔纳的作品一直以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乐意在创作上冒险探索。她的书可以如此幽默有趣,又能深深打动人,而且她并不惧于展现生活的黑暗一面。
我写过苏珊娜·贝尔纳的另一部绘本《脚鱼》的读后感,感觉她选择的故事都是充满着童真和幻想的作品,笔下的小姑娘也都是翘着羊角辫的造型。她的绘画中色彩鲜明,场景简单,擅用面部和肢体细节解读文字。
仔细观察芭芭拉的这四个图片,会发现她从最初的自卑含胸低头,慢慢变得自信并且敢于直视读者的眼睛
芭芭拉的故事也是这样,她是个思虑不周轻易许愿的小女孩,但是所有的愿望都是自己最浅显最直接的需求;她又是个非常容易满足的小女孩,实现了一个小愿望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会后悔愿望太简单;她还是个非常努力用功、懂得感恩的孩子,有了外力相处和伙伴陪伴,她没有放弃自己接着去做所有事,并且和同桌安娜分享那只有魔力的圆珠笔、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会唱歌的鹦鹉。
孩子的童真和善良在故事中和盘托出,小小的脆弱的理想总能映衬出大人世界的坚硬和忽略。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仰着头看他们的时候总会想,等我长成了大人一定不要变成这样。
现在我终于长大了,也终于可以跟我的孩子说一声,如果你有什么愿望,请一定要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