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昼》是一本由赵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昼》读后感(一):隐藏在百年奇观背后的秘密
红昼,是一种奇异的现象。据说曾是作者童年时代心中一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号,因此,在此后的岁月,她一直在试图寻找这个答案。有人说,作家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一种人。可能真是这样,因着作者的差不多一生的追寻,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本书——《红昼》。读这本书,你会接触到跨越百年的岁月沧桑。它讲的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一个行业的故事,一座城市的故事,但似乎又不仅仅于此,它是跨越了一时一地的局限的,让你领悟到某种历史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红昼》读后感(二):从“红昼”到“灰霾”——长篇小说《红昼》的现实意义
据新闻说,2013年1月的北京有24天是雾霾天气,有人还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北京咳”,专指这种恶劣天气带来的“咳嗽现象”。微博上从各大V到不知名的草根都在吐嘈雾霾天气对自己的影响,还有“自然之友”公益组织专门在街头给行人、清洁工人、交警发放口罩。而且全国这种雾霾面积已经达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中东部地区的大多数城市,许多专家学者也对雾霾的形成原因给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工业的过急过度的发展。重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以及造成各种恶劣天气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都曾出现过。西方国家中最出名的,可能算是1952年伦敦的大雾造成一万多人死亡事件。而在中国,有一个曾持续近百年的奇异现象也引起过广泛的关注,那就是辽宁本溪的“红昼”现象。
辽宁女作家赵雁以本溪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昼》。《红昼》中所写的“龙溪市”原本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却有着极丰富的铁矿石资源。19世纪初,日本人来到了这里,开始开采铁矿石。由于落后的炼铁技术,原来环境优美的地方开始产生一种奇异的现象:红昼。红色的雾气笼罩着整座城市的上空,直到解放以后,由于国家工业化的需求,红昼现象更加严重,甚至发生了1970年代联合国的卫星居然看不到这座城市的离奇事件。一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及日本先进的炼铁炼钢技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消除了重工业发展这个“污染源”,重新还给了人们一个山青水秀的城市。
在这部小说中,一位日本炼铁专家的两幅画可谓点睛之笔。门野正三是首批来到龙溪市开发铁矿石资源的日本人,他掌握着精湛的炼铁技术,对工业发展满怀期待,曾专门画了一幅画:《红昼》,对这种奇异的雾霾天气赞赏不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提高,他也认识到了落后技术的重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危害,他想起了初到龙溪时看到的山川景色,重新画了一幅画:《碧水蓝天》,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消除“红昼”现象,还人类一个原初的自然环境。
《红昼》所讲述的龙溪钢铁公司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史,书中所讲述的龙溪市的发展史,更可看作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简史。对于当下正被“灰霾”天气困扰的中国社会来说,《红昼》一书给读者梳理了“红昼”现象的产生和漫长消除过程,对政府及企业研究如何处理雾霾天气有着极好的借鉴意义。
《红昼》读后感(三):真正的中国脊梁——老工业基地的钢铁男人
蒋子龙如是形容:“许多作家面对工业,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聪明的作家都绕开工业……”于是这就成了一桩“赖汉子干不了,好汉子不愿意干”的事。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出版一千多部长篇,有关工业的寥寥无几。
但是,东北女作家赵雁却始终不放弃工业题材的写作。今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了她钢铁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昼》。赵雁称自己是“大工业的女儿”,要回报养育自己的“钢铁城市”本溪。61岁的赵雁,捧着纸墨馨香的《红昼》说:这是我的孩子。
书中描写的是北方老工业基地的钢铁往事,时间从1970年到今天。40万字,浓缩了“龙溪钢铁公司”的生存历程,塑造了老工业基地“钢铁男人”的特殊形象。
还是那句老话:写工业,最终要落实到写人的问题上,但写人却也并非最终目的。 《红昼》虽然讲述的是炼钢厂技术员林子奇和工友们的炼钢往事,但展现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钢铁发展、社会转型的历史缩影。
如果说钢铁是国家工业的骨骼,那么,以林子奇为代表的“钢铁男人”,则是钢铁工业的灵魂。他们的艰难,背负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艰难;他们的喜悦,充盈着中国钢铁工人的喜悦;他们的阵痛,体验着中国钢铁大军的阵痛;他们的思考,代表着中国钢铁精英的思考。
在“文革”的旋涡中,林子奇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弱小、悲哀、不幸。这个带着青春激情,准备投身祖国钢铁建设的大学生技术员,在偏远农村母亲的葬礼上被绑走,进而被诬陷为反革命,被剃光头下放到车间劳动。但他却“因祸得福”,得以置身极端苦累、异常危险的转炉炉前,成为“火烤胸前暖,风吹屁股寒”的钢铁剪影中的一员。作为一名技术员,他意外拥有了至极至深的钢铁工人的灵魂,那就是隐藏在“傻大黑粗”里的无畏和乐观。从此,他爆发了人性中的“超级幽默”,用嬉笑怒骂的亲和力,将自己与工人兄弟的血脉紧紧相连。
读来沉重的是,“老工业基地”这个充满深情的字眼儿,除了代表着忠诚和奉献,更代表着技术落后与设备陈旧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们一直用着日本人留下的简陋设备,在国内外同行面前,简直就是土得掉渣儿的老帽儿,被戏称为“不会炼钢的钢铁公司”。这时候的“钢铁男人”,只有无畏和乐观已经远远不够了。
为了学习先进的炼钢技术,林子奇在日本培训期间,用吃饭的钱复印了大量宝贵资料,用飞机托运回国钻研。为此,他不但遭受家人的埋怨,还饱受同事们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林子奇利用日本的资料带领车间小青年偷偷摸摸搞技术钻研,为成立厂“研究室”,他平生头一次“走后门”给厂长送狗肉。这股技术创新的热潮,使新建的炼钢厂终于炼出了好钢。而此时,他只是厂里一个不断被嫉妒者排挤的普通工程师。然而,困难和打击,都扑灭不了他心中升腾的为祖国多炼钢、炼好钢的理想主义火焰。
写《红昼》,赵雁用了10年。工业题材的写作之旅,堪称艰苦卓绝。她像一匹思想的猎豹,隐藏在日新月异的时间丛林中,目不转睛地关注着世界钢铁企业、中国钢铁企业、家乡老工业基地钢铁企业的发展变化。赵雁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单就一个车间,一个厂矿,一个公司进行描写,已经无法深刻地理解当今的工业生活了。所以,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应当置身宏阔的全球化视野。
于是,赵雁笔下的“钢铁男人”就必须面对世纪之交全球化钢铁竞赛的挑战。这时候,理想主义已经远远不够了,传统工业题材小说中那高耸的烟囱、飞溅的钢花、挥舞的钢钎、汗流浃背的劳动者等工业意象也已经落伍了。新时代需要现代化,需要工艺革新和环境治理。
关于世纪的、全球化的挑战,龙钢人借助的是智慧与冷静。小说在此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思想深度。林子奇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提出疑问,他认为:不能笼统地提“钢铁总量控制”,因为国内过剩的是低端产品,优质钢材依然依赖进口。林子奇从没有直接宣讲过自己的世界观或自己的人生大道理,但小说中提及他每练书法,必写下“正道直行”四个大字,送给徒弟和周围的人们。
《红昼》有两点是值得读者注意的,一是在工业时代写工业题材,这种“活在当下,写在当下”的现实主义创作,可以给读者置身其中、揽镜自照的真实感受;二是在道德滑坡、物欲膨胀、理想缺失的社会转型时期,老工业基地“钢铁男人”的一次次形象再现,怎不像一遍遍的晨钟暮鼓,敲击得人心一阵阵惊醒,心灵仿佛被干净的水洗过一般。
作为作家,赵雁选择的写作方向和精神立场,就像她笔下林子奇爱写的四字书法那样:正道直行。
作者 杨雪松
《红昼》读后感(四):隐藏在百年奇观背后的秘密
许多年前,曾有一位小女孩面对城市上空红色的夜幕,好奇地问爸爸:这里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多少年来,这位曾经的小女孩一直没有放下心中的疑问,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她挎着包,进村入厂,采访了很多老工人,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她也把自己多年的追问、思考都浓缩在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就是长篇小说《红昼》。
《红昼》从“春天”落笔,这既是金香峪绿油油秧苗的最后一个春天,也是已经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龙溪钢铁公司获得新生的第一个春天。
金香峪,是满清王朝肇兴之地,神秘的萨满遗风伴随着原住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年春夏秋冬。19世纪初,日本人进驻周边的矿山,开挖铁矿,建造炼铁厂,漫天的红光由此诞生,并持续了百年之久。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金香峪消失了,农民们搬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炼钢厂,和一批走出农田进入工厂并对未来满怀希望的现代工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变成工人,农村变成城镇,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这其中却又充满了曲折和危机,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书中的桂大喜们,从农民成为工人,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转变就是一道坎,而因为历史的原因,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被迫下岗,又是一道坎……回顾当下,数亿“农民工”,还有“农二代”们,依然徘徊在“农”与“工”之间,而他们的最终走向,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前途。
龙溪钢铁公司的前身是日本人建造的炼铁厂,为了掠夺当地的矿产资源,日本人只建造了初级的炼铁厂。抗战胜利时,日本人故意把铁水冷却在了炼铁炉里,意欲彻底破坏炼铁厂的生产能力,甚至扬言“希望高炉再出铁,就是做白日梦”。就是在这样设备简陋而且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工人和技术人员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出了凝在炉里的生铁,恢复了生产。然而起步低,没有炼钢厂的现实,使得公司虽然生产出了非常好的“人参铁”,但却无法生产“人参钢”,成为龙溪钢铁人心中的痛。因此,20世纪70年代的这个春天,一座现代化炼钢厂的创建,从无到有,不仅圆了人们的梦,也使整个公司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后的几十年,虽然又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但终于在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慢慢地从有到好,直到“世纪三部曲”宏伟蓝图的逐步实现,不仅告别了落后的工艺,而且有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这一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背景,因此龙溪钢铁厂的发展史更可看做是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简史。在作品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些被塑造得栩栩如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也得益于作者多年的深入采访。据作者赵雁说,她把那些当事人讲述的历史细节,都融入到了书中人物的身上,也使小说具有了真切的历史感。其中像赵勇,从原先村里的生产队长,到一名普通工人,再成长为一名劳模;又如村姑赵腊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读了职工学校再读工人大学,逐渐成长为工厂的管理者……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写了这些“农”转“工”过程中成功者的形象,也塑造了在这个过程中“失败者”如桂大喜们的形象,而他们的转变过程和最终命运,其实与当下的“农民工”有历史的相似性,是更值得人们关注的。当然,作为一部钢铁题材的作品,小说更多的展现了炼钢工人们为了钢铁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传子孙”的豪放性情,他们曾经的严峻的工作环境以及因意外事故而牺牲的人生悲剧,还有以林子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为了多出钢、出好钢、改进炼钢工艺即使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
《红昼》以“春天”始,以“冬天”终,这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启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龙溪钢铁厂完成了“一千万吨”的年产量,这是从那个春天播下的种子的最后收成,也暗示着冬天过去,春天将来,新的播种即将开始。早在1945年,美国就已经制定了“资本美国,工业日本,资源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钢铁”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骨骼,“钢铁行业”则是社会的脊柱,西方列强得以打开古老中国国门的“船坚炮利”,其背后有着
“钢铁”的支撑。曾有人说,资本主义的时代,就是列强刮分资源的时代。100年前,列强曾在我们国家强抢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源争夺”虽然没有了赤裸裸的强抢明夺,但通过资本运作、高科技以及所谓的国际法则,发达国家暗地里抢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却是愈演愈烈。因此《红昼》所讲述的,更可看做是我们国家、民族近百年来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的缩影。它暗示着,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去除了有形的“红昼”景观,但隐形的“红昼”却依然严峻且无处不在,这恰如孙中山先生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