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废土》读后感精选

  《废土》是一本由[美] 约翰·约瑟夫·亚当斯 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土》读后感(一):有点审美疲劳了……

  这么多废土题材的小说,看到后来确实审美疲劳了。

  个人比较喜欢的有:

  一切混乱的终结 /斯蒂芬·金1 金大爷的笔力果然不一般

  沙渣之族 /保罗·巴奇加卢皮98 这篇在《6号泵》里看过

  隧道暗且长 /乔治·R. R.马丁123 马丁大爷也赛高

  最后的原生生物 /詹姆斯·范·佩尔特212 小女孩真是聪明

  其他的篇目也算是在一大批废土小说里尽力写出自己的特色吧。 但确实是太多了……

  《废土》读后感(二):末日过后是自我的新生

  “人人都爱看末日后的故事,因为我们暗暗盼望成为幸存者,盼望一切能重头再来。”

  核战争、生化病毒、气候灾害这些在人类脑海中恐怖的画面已经不知被模拟了几千遍了,人类一边害怕着经历这类恐怖的场景:亲友的离去、喜爱之物的消失、原有秩序的打破;一边暗暗盼望着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中的一员摆脱末日前那无聊又枯燥的工作那该死平白无奇的生活,在一片死亡与末日的场景中重建新的文明与秩序成为自我生命以及其他生命的主宰。

  本书中最令人惊奇的应该就是保罗 巴奇加卢皮所著的《沙渣之族》

  “切我亦无血,毒我亦不息 捅我、射我、笞我、打我 我已吞下科学 我是上帝 孤独之身”

  在几位矿区杀手的对话中他们讨论了关于人这个话题,接受基因改造的他们在以前的人眼中他们是怪物或是那至高无上的神?

  《废土》读后感(三):<静音>一文,一种解答

  来源:reddit网友的分析

  总结来说,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按延时描述的话,是瘟疫横扫地球,Jill 和 Jimmy的父亲在死前为他们准备了尽可能好的避难所,然后在安排好了司机接送事宜后死在了地下室里。他将电视设为静音来保护两人,防止他们听到残酷的现实。

  分析中最有力的观点是,Jill 和 Jimmy的处境,非常类似在伊甸园的夏娃亚当,而“静音”就如同是未食用智慧果以前的纯洁蒙昧,是他们父亲施加的善意保护。

  作者自述中描述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呈现一种间接的末世感:孤独、隔离、无助。分析后面还讨论了文章是否可能有其他隐喻,比如在脱离了社会约束后两人结成的互助关系中形成某种分工,自行探索一种成年的路径。

  分析后面也讨论了是否可能全文都是两人的死后世界,Jill对巴士的迷惑可能暗示了她丧失了此前的一切记忆,后面的许多情节也似乎可以用亡魂的平行世界中偶尔窥见生人来解释。

  乱伦也是常常被提到的一个内容,最后一段描述是显然的乱伦,主要问题是乱伦在整个故事结构中起到何种作用。

  《废土》读后感(四):末世一瞥

  为了顺应下氛围,就找出了上个月没看完的《废土:西方名家末世故事集》。

  就像某篇的章节名,每则故事本质上都是“末日一瞥”,带读者去窥见那些因瘟疫、战争、病毒、核辐射而崩塌的世界一隅。

  在这些虚构世界中,“礼崩乐坏”只称得上发端,接下来等待废土居民的是以绝望和混沌为常态,希望比钻石还珍贵,人性不断失守,文明秩序艰难重组的生活。

  对我而言,这类虚构世界绝对是魅力十足,就像本书序言所写—— “既迎合我们探险的喜好,带给我们发现的愉悦,满足我们探索新前沿的渴望,又让我们得以从头再来,将过往一笔勾销,看看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会将世界塑造成什么样子。”

  可惜囿于篇幅,很多故事展开太快,以至于我似懂非懂或是意犹未尽。不过短篇小说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你大可以自行脑补这些世界观背后的无垠。

  比如《隧道暗且长》中的观察员格利安和他的族人们是如何在地下隧道的黑暗里生存,又是如何进化出“非人”模样。

  比如《语音》,设定中人类因为某种不知名疾病而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语言能力和智力缺陷,除了极少部分人。他们会如何小心翼翼地保存自己,避免被那些嫉妒自己还留有语言能力的人屠杀? 当世界归于静默,丧失沟通能力的情况下,人类还可能携手前行和重建家园吗?

  比如《亚蒂的天使队》,故事里避难所已经基本具备了文明应有的状态,就连“阶级制”也早早复苏。而主角就是一群提供修车服务的“运输队兼志愿者”,他们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天使队。

  也正如我们眼下所看到的那样,民间力量永远是活力最饱满的,机动性最强的。天使队以灵活的姿态帮助那些落单的人、年幼的孩子、运输资源——听起来挺有《死亡搁浅》内味儿。 此时此刻,那些权贵们又在做什么?答案是他们陆续离开了地球,去往其他星球寻求活路——听起来也很耳熟呢。

  以上故事给我的感觉是,但凡还留有一线希望,文明总会缓慢重建,幸存者们会迅速适应现状,新生的孩子们会把过往历史当成是遥远的“童话故事”,然后以新世界居民的身份继续生活。 如此看来,“遗忘”和“记住”似乎是生存法则的一体两面。

  当然了,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口头、文字、影像都好,假如历史传承断档,文明的重启和延续也就无从说起。

  再说直白点,我们应当尽自己所能地去记住。 即使你不打算分享给后代,你也应该记住这一刻。因为它注定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哪怕最轻量级的变化,也许也会成为某篇末日小说的灵感源泉,助推某位作家的成功之路。

  《废土》读后感(五):Born for death

  “废土”指的是末世幻想小说,这一辑中人类遭遇了种种危机,进入末世,譬如来自认为或者天然的病毒侵袭,譬如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能源危机,譬如在《美丽新世界》中早就描述过的文明进化而人类忘记自己根在何处,甚至有关于宗教与生存的讨论,一切的一切都在关注人性在悲剧与灾难中究竟能走向何方。

  在导言中,亚当斯说这本书讨论了“在我们所知的世界终结之后,生活究竟是个什么样?”,但事实上,这本书没有僵尸魔法师的天马行空,一切都基于已发生过的事实,书里没有写明,却很清晰的反映一点,极端情况下的现实,其实与末世无异。

  譬如《惯性原理》关于传染病,脱胎于麻风病,而从古至今,结核病,黑死病乃至于目前谈之色变的乙肝,艾滋病,无一不是在描述患者于健康人乃至于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歧视的故事。无独有偶,郑渊洁童话《巴拉那》同样是在描写传染病在人类社会折射人性的故事,抛开童话中的设定,感染病毒的人最终集体放逐荒岛,怀着对世界的怀念自愿放逐天涯。但实际上,童话是在描述人性的善,如果是在一个以人性本恶的世界观下的社会,这个社会迈向末世几乎是唯一的选项。

  譬如首篇斯蒂芬金的《一切混乱的终结》,一厢情愿的天才与宠溺弟弟失去理智的哥哥,两个人联手,在一个希望世界和平愿望的指导下,阴差阳错用有毒的泉水毁灭世界的故事。丑陋的世界与美好的愿望,一个能让人温和友善的药剂,三者的化学作用不言而喻,几乎就是白雪公主的毒苹果,任谁都想去咬一口。然而,没有人去论证药剂的安全性与副作用,这几乎是致命的,1949年诺奖颁给“脑叶白质切除术”,捣毁大脑以达到让精神病患者安静的目的,这就是这篇故事的现实版,虽然最终该技术叫停,但数以万计的患者最后被毁灭了人生。滥用技术与药物在医学上不胜枚举,无论是毒品酒精滥用,还是抗生素疫苗滥用,又或者是甚嚣尘上的中药保健品的滥用,这些都是现实,而现实的夸大,就是末世。

  譬如《沙渣之族》,事实上我已经不知道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否可以被称为人类了。在移植了芯片,接受了身体改造,不再具有同情心与怜悯,只知道玩游戏没有丝毫的人文关怀的人类能否称为人类?《美丽新世界》与《娱乐至死》最担心的不是人类身体的消亡,而是人类文明的消亡,最可怕的就是人类文明无意识的消亡,这一点在《沙渣之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身体已经与机械无异,文明与人性陌路而无所知觉,真不知究竟是科技成就了人类,还是科技毁灭了人类?最后一只有血有肉的动物被烹调烧烤,废弃沙滩上的一缕青烟为人性与文明致以最后的哀悼。

  “废土”文学是人类毁灭的文学,关于人类如何遭遇末世,关于幸存者如何生活,如果幸运人类会因技术的发展自己毁灭自己,欢欢喜喜且无意识的自戕,如果不幸,世界遭遇危机,最后人性沦丧,同室操戈,信任与友善荡然无存,怀疑与伤害弹冠相庆,人类也就不能被称作人类了。

  人类是向死而生的生物,或许“废土”想讲的是人类来过,看过,最后离开的故事,可到故事的终点,我只能看见人性的软弱,自私以及社会美德的土崩瓦解,这是末世的必经之路,我们能否躲避?

  我们避无可避。

  《废土》读后感(六):情境设置为末日的人性实验

  因为评价不是特别好,差点没看下去。最后抱着“来都来了”的随缘心态,还是花了七个多小时将每个故事都看完了。

  实话说每个故事都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有些甚至给了我不小的启发。打四星是就整本书而言,有的故事值得五星,同时也很少有水平差到只值一星的篇章。

  五星故事

  《一切混乱的终结》:斯蒂芬·金讲故事技巧一流,最后的呓语让人印象深刻。

  《沙渣之族》:看完之后难受了很久。不刻意,不煽情,作者用极其平淡的疏离来描绘末日之后被改造的新品种人类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是的,这些你们读者看来大惊小怪的东西,对我们而言都是习以为常的,一切都很好,没什么大不了,直到一只早该灭绝的狗出现。狗能带来的是什么呢?养它很贵,又麻烦,毫无可见的性价比,最后要烤来吃还很费力,“我吃过熔掉的马人,味道比这好”。一段小插曲就这样在新人类的生活中过去了,他们并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丧心病狂,一切如常,可是我们知道还是有什么东西——来自于末日之前的东西——已经留下了不可能抹去的烙印。这东西新人类从未拥有过,也不是什么必需品,但它偶然的惊鸿一瞥,让人感受到了无用之用绝望的美感。

  《隧道暗且长》:乔治·马丁讲的故事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在他的故事里,哪怕什么事也没发生,文字营造的紧张感依然让人欲罢不能。何况,他从来不允许没有任何事发生。所以,当他明确地表达出人类不同的进化分支如若相遇能激发出强大的变革力量时,作为读者的恐惧已经达到了最高点,因为你知道,就像《冰与火之歌》里一场场让人目瞪口呆的死亡,乔治·马丁必然会撕碎这一切,必然会阻止任何有可能的希望。果然,枪响了。枪响之后,接下来的结局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梦碎了,他又一次做到了。

  四星故事

  《面包与炸弹》:这完全是一个偷懒的末日故事,没有末日的设定对故事毫发无伤。但抛开与合集主题的契合度,我还是很喜欢这一篇。也许是因为故事里童年的明媚回忆打动了我,也许是因为它拥有科幻小说里难得的文学性,儿童无知的残忍是个常见的主题,这篇好在点到即止。

  《最后的原生生物》:故事结构完整,结局充满了讽刺。

  《静音》:因为开篇介绍里说到尼尔·盖曼分享的阅读沃尔夫作品的三个建议,为了表示尊重,我把这个故事读了两遍。结果是:文本里什么也没有交代清楚,可是,我读得既焦虑,又恐惧。

  《惯性原理》:一个充满哲思的故事,结局出人意料。

  《语音》:用文字塑造出一整个无声的世界,以至于最后孩子们发出声音时候,有石破天惊之感。

  《日落前的挽歌》:和《沙渣之族》有着类似的主题表达,但因为后半部分有大段说教和辩白,反而没有简简单单地一句烤小狗来吃给人的震撼感强烈。

  其他:

  关注度比较高的《亚蒂的天使队》、《错失审判》、《金妮·靓臀的飞天马戏团》比较通俗,在我看来是简单套用了末日概念的青少年小说、言情小说以及公路小说。

  当然,作为初级读者,翻了一下评论,自以为能明白一点“废土”和“末日”的区别,也大概能了解读者何以口味如此迥异。但就个人而言,始终还是没有将这些小说当作单纯的类型小说来看的,还是希望能在故事背后、文字中间,看到将世界放在一个突破想象的极致情境之下,人性怎样被挑战,以及人文精神如何彰显。

  而我一直相信科幻小说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废土》读后感(七):地球毁灭的各种方式(上)

  我喜欢科幻片,科幻片中对末世题材比较偏爱。究其原因,正如书的序所说“它既迎合我们探险的喜好,带给我们发现的愉悦,满足我们探索新前沿的渴望,又让我们得以从头再来,将过往一笔勾销,看看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会将世界塑造成什么样子。”

  就算只是叶公好龙吧,在阅读这样的故事时,既能有探险的乐趣,又能暂时远离不尽人意的现实生活,何乐不为。

  这本书是22个风格不同的废土故事,一个短篇,读来快则10分钟,慢则1小时,短篇的阅读体验总是不会令人失望。简单记录一下各个故事概要和我的个人理解感受吧。

  一、一切混乱的终结

  史蒂芬金的短篇,以一个哥哥的角度回忆智商超乎常人的弟弟的一生。高智商的弟弟在寻找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人类充满了暴力、仇恨,所以他定下了人生目标“希望世界和平”,最终他找到了一种液体,使人们变得和善,在还没研究清楚其不良反应前就将其给全世界使用,最终人类是和善了,但也出现了全人类智商的下降,早发痴呆。

  通过故事指出了人类的种种暴力仇恨行为,让我想起了三体里的一句话”消灭人类暴政”。

  二、回收

  这篇讲了世界遭遇较大劫难后,在一个摩门教徒聚集的地方的寻宝的故事,非摩门教徒弗迪和朋友一起去找宝藏,最终找到的是人们寄予愿望的金属片,而非金子。

  简介里说作者是该教创始人的后人,故事探讨的也是宗教信仰问题,说实话觉得故事挺没意思的。故事情节也没啥意思,也不是很理解故事要表达什么。

  三、面包与炸弹

  是关于偏见是怎样压迫无辜的人的。小孩子因为大人的偏见,对一家人实施了恶作剧,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有时候孩子才是最无知和邪恶的,需要大人的正确引领,但是这真的可能么?

  这部偏软科幻,讲述的时候夹杂了太多的感受,读起来不是很酣畅。

  四、进镇出镇记

  一个有着VR设备的团队,到了一个地方进行了VR马拉松比赛。

  这篇挺无聊的,也不是很懂什么意思。

  五、沙渣之族

  这个世界已经变成只有沙子、石块,没有动植物,也不可能有动植物生存的世界。人类技术已经达到可以进食任何东西补充能量,各种器官组织坏了都可以维修的程度。三个采矿区的巡逻人发现了一只狗,一只会受伤、会死的狗,他们三个人从最初的不认识惊奇,到后面收养它,到最后又因为负担不了吃了它。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故事。和乙一《动物园》中的一篇关于机器管家的故事有些类似之处。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科技所追求的是生命的不断延长、生活越来越方便。科技的终极追求目标达到了之后,我们还能理解什么是生命么?我们现在体会到的很多情感,比如悲伤、同情、喜悦,因生命的短暂和有限而显得珍贵。就像我们看到小宝宝、小动物,他们不具有攻击性、同时又是那么脆弱,会引发我们的怜悯之心。我们生命不再那么短暂,也不再那么脆弱,那我们是否会失去那些珍贵的感受呢?或许会有其他的现在所不能想象的新的情感,那那时候还是人类么?或许已经不是。这无所谓好坏,而且没有人会去阻止科学的发展,我们唯有一边前进、一边思索。

  六.隧道暗且长

  关于生活于地底的人类和太空人类相接触的一个故事。作者马丁老大爷,虽然很喜欢冰与火,但说实话这篇喜欢不起来。

  七.等待微风号

  全球沙漠化,燃料枯竭,只有风能可以利用,在一个镇子里的一个女孩子,向往自由,等待可以带她出去看世界的微风号大船的到来,最终挣脱了家人的阻拦,在支持她的男友的帮助下,跑向自由。

  挺励志的故事,女孩子选择了自己所向往的,肯定没有待在父母身边安稳,但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重要,不是说人在死之前,后悔的是没有做过的事嘛!

  《废土》读后感(八):有关“末日小说”的两个特点

  # 一

  这本选集的主题是“末日”,展现了科幻作家们对人类结局的各种猜想。在本书的22篇作品中,围绕着“末日”,有关“末日”的产生、发展,影响,作者们各展其思,不断地细化、挖掘,所谓“末日”所带来的影响与可能。

  按照编者在序言的看法,此类作品是与现实世界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

  gt;其中只有两篇故事写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另一方面,一半以上作品的首次发表时间都在千禧年之后。这股热潮为何再度复兴?是不是因为当今的政治局面让人恍惚感到回到冷战时期?这个充满战乱动荡的年代,是否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杳无人烟的世界,联想到人类或将亲手毁灭自己的家园?

  显然,按照编者的看法,末日题材的小说就是现实世界的映照。小说里面的内容,反映的也正是眼下人类的生活中的争执与矛盾,体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种种问题的反思。

  # 二

  要说末日题材的小说,最有名的,当属是《蝇王》了。毕竟这个可是诺奖级作家的作品。在这本书中,《蝇王》建构了一个超现实的环境,不过讨论的话题却是非常古典:**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除了《蝇王》之外,戈尔丁的《品彻马丁》更是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在伊格尔顿的《论邪恶》之中,这本书也成了一个集中讨论的话题。

  此书中的很多作品中,同样有这种痕迹。讨论的并不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末日在地球上的展开,人类社会崩坏的过程,而是集中在人类的想法行为对于“末日”的影响。

  第一篇《一切混乱的终结》就是如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成“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意图铺成的”。这基本上是一个已经被人讨论过无数遍的主题了。但是在斯蒂芬·金笔下,故事重新焕发了新的色彩,能够使读者对于所谓的“善意”有更深地警惕。能有这种作用,就是文艺作品的初衷了吧。

  与之类似的,《错失审批》也是如此,甚至更过了。这篇文章联系到了宗教审判这个更加传统的话题。而与之联系的背景则是科技感十足,思辨的主角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宇航员。充斥着理性主义的氛围与传统的宗教命题结合起来,反差感则是增加了这篇作品的趣味性。

  其他的几篇文章,也并没有因为是架构在末日的环境,而出现了反常的人性。更多的是利用一个极端的环境,去思考人性在特殊环境下的表现。

  # 三

  既然是科幻小说,当然也应该围绕着“科”字做文章。在这方面,最有趣的就是《系统管理员照管世界》。这篇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一群程序员在世界遭遇了生物病毒危机之后如何接管世界。与上面的文章不同,里面人物在道德思考上并没有太深的思考,也并没有太多伦理上的负担。就好象是日常遭遇了bug一样,主角们完全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非常实践性的解决问题。丝丝入扣的步骤和细致入微的推进,让人有一种真实感,似乎这些程序员们真得能够将世界从混乱中解救出来。

  在书中科幻感最强的,当属《隧道暗且长》。末日之后,人类走向了不同的进化枝。其中一支开始退化,视力已经完全能够适应黑暗的隧道;另一方面又可以与隧道的生物心灵感应。这也有点像《美铁之战》里面的云武士一族。这种“新”的人类,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也就带来了新的阅读快感。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人类因为误解带来的自相残杀。

  # 四

  因为是中短篇小说集,小说们对于末日的描写不能全方位的展开,就只能就其中的一点两点集中讨论。所以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像是《隧道暗且长》,本来还期待会像是《blame!》一样超展开。但是仅仅打了一个照面就结束了。只能意犹未尽了。

  像是《搏命荒城》《我们所知的世界末日》都有这种感觉。这不是因为作者没有办法驾驭果断的篇幅,而是作品的设定实在是太精彩,完全可以继续的扩展。不过像是《进镇出镇记》《最后的原生生物》《杀人犯》这几篇,故事就恰好与篇幅相适应。既会得到阅读的爽感,又不会太多的遗憾。

  《废土》读后感(九):核恐慌与废土

  关于《废土:西方名家末世故事集》这部短篇小说集,《出版人周刊》是这样说的:这部合集中的22则末日故事有多一半发表于2000年之后,反映出当代国际政治的压力。

  第一次读到这句评论时,我并没有什么深切的体会。直到今年9月3日,朝鲜在丰溪里试爆了一颗氢弹。新闻传来时,我被突如其来的恐惧攫住了。那些末日故事,似乎并不是杞人忧天。借短篇集出版的机会,我想聊聊核恐慌与废土这个科幻子类型之间的陈年旧事。

  早在1952年,美国在其太平洋核试验场进行了代号“常春藤行动”的核试验。然而在“常春藤迈克”引爆的数周之前,就有人担心核爆引起的浮尘会导致地球降温。美国空军的Norair Lulejian和一名天文学家Natarajan Visvanathan研究了这种可能性,并发表了论文《超级武器对世界气候的影响》,这可以说是80年代“核冬天”理论的滥觞。

  1954年,美国又一次在太平洋核试验场进行核试验 “城堡行动”,代号Bravo的试爆产生的放射性尘埃污染了附近海域,直接影响了附近海域作业的许多渔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其无线通信长久保山爱吉在半年后死于急性辐射综合症,被认为是史上第一个死于氢弹的受害者。第五福龙丸事件引起当时日本国内激烈的反核运动,文艺界也创作了许多以反核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拍摄于1954年的电影《哥斯拉》。

  除了日本国内的舆论,“城堡行动”的核污染时间也造成了很大的国际影响,有一位叫做Nevil Shute的英国小说家有感于此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在海滩上》(On the Beach),故事详细描述了一群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遭遇:他们在绝望地等待北半球核战争的辐射尘埃向澳洲扩散,最后所有人都死于这场核战争。1957年,此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英语世界的关注。《卫报》评价说“fictions such as On the Bea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awareness about the threat of nuclear war.” 1959年,这部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影响进一步扩大。

  从50年代起至80年代中,关于反映核恐慌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形式涵盖了电影、电视、小说、漫画、动画片、流行歌曲和电子游戏。但是,所有这些作品,它们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子类型尚有没以“废土”为名。直到1988年,EA发行了由Interplay发开的游戏《废土》。

  这是一部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故事发生在2087年,核战争已毁灭了世界,一支称为沙漠游骑兵的美军残余部队要调查附近地区的一系列骚乱。他们探索了剩下的人类文明的飞地,包括末日后的拉斯维加斯。随着调查的深入,游骑兵们发现所剩无几的人类文明遭遇了巨大的威胁。战前的人工智能正在建设杀戮机器和赛博格军队,并在军事基地前任指挥官芬斯特的帮助下攻击定居点。玩家需要恢复必要的技术和武器,最终目的是对抗AI,并关闭基地的核反应堆。

  这部游戏推出后在圈内引发了热潮,甚至著名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也赞扬了它的科幻元素和背景设定。《废土》在90年代的各大游戏榜单上一直位居前列,玩家的热情使得使“废土”成为“核末日”的同义词。

  1997年,Interplay推出了《废土》的精神续作——系列游戏《辐射》。

  2015年,Interplay推出了《辐射》的手机游戏《避难所》,你甚至不需要是一个游戏玩家,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游戏设备,就能成为废土世界的一员。

  “废土”成为一种子类型后,创作者越来越多,受众也越来越广,逐渐,故事的背景不再拘泥于“核末日”,而是泛“末日”。导致世界末日的原因多种多样,以这次出版的短篇集为例,有传染病(斯蒂芬·金《一切混乱的终结》)、系列恐怖袭击(科利·多科托罗《系统管理员照管世界》),也有经典的核战争(伊丽莎白·贝尔《搏命荒城》)。这些故事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核恐慌,而是探索末日之后人类在科学、心理、社会以及生理等方方面面发生的改变。

  就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是卡罗尔·艾姆什维勒的《杀人犯》,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女暗恋的故事,细细琢磨之后就会发现其中隐藏了一个恐怖的真相,让人脊背发凉……

  新星出版社微信公号上放了这篇试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

  《废土》读后感(十):我们为何热衷末世幻想

  阅读末世幻想文学的感觉很奇妙,仿佛是通过路边的墙上孔洞窥探荒废的园子,这边是我们所置身的车水马龙的平素,而那边是衰败坍圮的景致。末世作品就是那墙上的孔洞,总有种特殊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窥探墙那边的世界。

  是什么让人们热衷于探寻末世幻想呢?

  或许科幻作家约翰·瓦利(John Varley)在《曼哈顿电话簿》(The Manhattan Phone Book)中的一段话道出了其中原因之一:“末日的降临当然可怕,我们自然会为死者垂泪,可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却庆幸自己是活下来的那一个,庆幸一切能够重新再来。我们暗暗盼望成为幸存者,而其他人则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虽然这是小说中的描述,但用来形容人们阅读时的代入感也再贴切不过。的确,在欣赏末世题材作品时,试问有几人不会自觉进入幸存者的角色,并自以为完全能够胜任人类文明的最后火种呢?

  似乎在末世,平日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分得到了营养和机会,我们蠢蠢欲动,不再做一个庸碌之辈,准备担负“使命”,如同科利·多科托罗(Cory Doctorow)在《系统管理员照管世界》(When Sysadmins Ruled the earth)中描写系统管理员担负“天降大任”;而繁复的规则再也不能成为羁绊,我们没有包袱,放手一搏,就像伊丽莎白·贝尔(Elizabeth Bear)的《搏命荒城》(And the Deep Blue Sea)中哈莉的一样,真正成了潇洒的行者,驾驶着摩托,穿行在灭世的土地上,身后卷起纷纷尘土。杂乱的线缆缠绕在一起,付之一炬或快刀斩断后重新敷设显然要比慢慢理清简单,况且我们也自认为能够重新捋顺,丝毫不乱。

  当日复一日的平凡慢慢磨平我们的棱角,也许拯救内心最后一点英雄气概的机会就在于末日的阴霾之中,只不过机会的成本太过高昂,愿意以毁灭所有的方式来尝试“重启”毕竟残酷,也过于自我。

  有趣的是,博爱者也关注末世文学。科学家、学者往往也都是此类作品的拥趸,但那些“天启”奇景并不是他们兴趣的中心,幸存者的奇遇也不是他们关心的焦点,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世界现状与人类未来的担忧。

  冷战期间,核武器的威力让人们见识到地狱的一角,核大国的对峙和相互威胁则让人类感受到离毁灭近在咫尺。彼时,末日题材作品大行其道,而其中关于“核毁灭”则占绝大多数。那些作品与其说是恐惧的产物,倒不如说是良知的警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著名天文学家、科学家卡尔·萨根创作了科普名作《宇宙》,在全球资料采集中,他深切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脆弱,不止一次地在科普作品勾勒“核冬天”的模样,对于当时世界军备扩张、竞赛的担忧也明显地流露在他的文字中。

  进入二十一世纪,核威胁的阴云还未消散,更多的危险又对我们虎视眈眈,自然环境的破坏,超级细菌的进化,还有人类间的偏见与仇视,都如同鲨鱼一样围绕在地球扁舟的周围,等待着舟覆人翻的那一刻。于是,另一波末世幻想作品的热潮又到来了。这似乎是苦涩的热潮,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多,崩塌的可能更大,但却又同时在虚拟的世界中“狂欢”。

  我们在《废土》这本西方末世名家故事集里可以一瞥这“末日的狂欢”,书里集中了数十种地球毁灭的模式,也勾画出数十种地狱的模样,而无可否认的是,作者们的笔调都是沉重的,背负着“罪”,忍受着“罚”。在斯蒂芬·金的《一切混乱的终结》里,我们读到的是深深的无奈和忏悔,是对整个人类的内疚;在乔治·马丁的《隧道暗且长》中,我们自省荒唐的误解和自负,看到所谓文明中的野蛮。

  人们对末世文学的热衷,也许是出于痛恨平凡,或者是出于忧虑前景,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该感谢它们的细致入微的描绘,让人不必真的“以身涉险”,却又可见末日余晖分明就在眼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废土》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紫蝶 孤独的美丽

 万绿丛中一抹紫色身影,淡淡的若隐若现,似那秋天里的勿忘我,无痕却是有痕。    小小的生命翩然于金色的晨曦,渴望亲吻晨光中的第一滴露珠。看它小心冀冀地俯在青青...(展开)

美文

 来自平遥双林寺的感悟

 本人参拜过诸多庙宇道观,浏览过无数菩萨神像,然,本人既不崇信也不懂,仅已浅薄之见,道上几句自己心得,理应曰:瞎侃。  以我观之,诸相或大气磅礴且浩瀚无边,昭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