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改变日本》是一本由[日] 伊东丰雄著作,理想国 | 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读过的建筑师作品中算是不错的一本,观点表达比较清晰,作品有趣,态度感人。
日本建筑师,或者说日本人总抱怀着一种舍身取义的精神去做事,一个在我们这些小画图员看来如此了不起的大家,介绍了自己一些作品之后竟是以一个悲伤隐世的姿态结束了这本书和自己前半生的设计生涯。最后这种皈依一个岛屿静静做建筑改善人类生活的方式对伊东来说应该是最好的。
感觉每个时代都有螳臂当车试图以一己之力抵挡时代科技滚滚洪流的人存在。这都无法阻挡世界继续向着均质化中性化的小格子汹涌前进。
《建筑改变日本》读后感(二):屁股决定大脑,大脑不同,是因为有个特色的屁股?
作者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对现代以及将来的日本的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提出担忧,以艺术家之身之眼看来,均质、精度这样的概念无疑是可怕而无聊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江户城“活用自然地形”赞赏有加,而对现代都市建筑的整齐划一与平庸刻板多有批评。更欣赏“自然”与“历史”,就好像现今在我国也颇有市场的“缅怀过去“的尚古之风。却似乎忽略了“人工”和“未来”给现代人带来的舒适的现代生活和丰富的现代娱乐方式。并非古代人更加睿智英明,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对自然做出的改造比起如今极为有限。相信吧,未来的人会有未来人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的麻烦和烦恼一丝一毫也不会比前人少,虽然历史的演进不一定一直是不断前进,但整体上一定会更优。而作者担忧的那种“让人在平静、安全、无欲、无求地苟活中走完一生”的未来场景,作为人类来说,很遗憾恐怕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人与人,与工程,与马路街道,与历史文化,与传统背景等一切关系的总和。
连续读了《建筑,从那一天开始》和《建筑改变日本》,作者理念表明的很清楚:建筑要与环境,历史,人文,街道相和谐,反对极端的现代主义潮流,反对扎哈.哈迪德(很明显),也反对勒.柯布西耶的“现代都市狂想曲”这种乌托邦式构造。
但其实,作者自己也明确,自己的理念目前也大多只能在乡村郊野实现,在城市,要考虑土地与经济的效益,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现代主义诞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己则变成了另一种层面的乌托邦。
但不管怎样,伊东丰雄对建筑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有着深刻的思考,对现代大都市变得越来越相似,历史文化的断裂有着极大的担忧,三岛由纪夫在70年代觉得日本以后将变得和其他地方一样,毫无生机和特色,国内现在也有这样的看法,但历史仍然远未走到自己的尽头,建筑仍然值得期待。
当现代文明开始从内部崩盘,后现代思潮涌起并高涨之时,荷兰建筑师库哈斯(Rem Koolhaas)正在用笔为都市主义写下宣言,构筑自己的建筑理论。那是激烈过后迷茫、疲滞的1970年代,而另一端的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则开始用矗立在都市环境中的先锋作品,探索自己的建筑语言。他称库哈斯“是一个将作为社会现象的建筑转变成令人反感的事件的记者,是世界上唯一的这种类型的建筑师”,而他则是库哈斯口中“新世纪轻建筑新范型的领航员”。
于1941年出生,如今已近杖朝之年的伊东丰雄,在经历貌似持续改变的建筑表现之后,仍在不断用书写与作品,更新自己回应时代的语言。如库哈斯所言,他仿佛始终是一名“领航员”,以从未失落的“纯粹、好奇心与社会批判性”,寻找着建筑与社会的方向。
《建筑改变日本》读后感(五):当我们的城市趋同化的时候可以看看
看完一本书的心情就会很复杂
因为最近在帝都 心里有些复杂 我时常觉得 和重庆成都上海西安 没什么两样的嘛
除了一些 让我内心温柔的地方 比如老书虫 比如我们这两天总去的Bruno coffee 比如和大佬喝酒的后海酒吧 当然还有老旧的一号线地铁站
城市总是充斥着复制现实主义的建筑
我们童年记忆中爬楼梯回家逐渐在搬家中消失 现在我住的家在33楼 邻居之间也越来越陌生 3月份的时候 18楼的邻居在业主群里 求助一个电锯 我颠颠儿的就给她们家送了过去 然后若有其事的和邻居聊榻榻米 装修改造 空间设置 心里却有了暖意
这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丧失掉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再者 我们身边有多少无人问津的商圈 我抛开经济上的投资角度不说 只说人文角度 假使 商人和建筑师们 能考虑到 非公众的公众场所这一点 加入一些社会职能 会不会就没有这么冷清
关于 历史文化与城市间的关系 我不加以论述 比如西安比如北京比如南京 其实很多城市在做 也有一定成效 但是 比起消亡和被遗忘的速度 我们的脚步是否要加快一些呢
喜欢这本 建筑改变日本 它讲的是 大概率上的城市发展现状 但是后半部分建筑师作出的尝试 我期待 有朝一日 也能走进我们的生活
#建筑改变日本# 是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的作品。书中批判了现代建筑的经济至上的立场,虽然其高效、安全、省心(到哪都是摩天大楼、摩天小楼),但是完全忽视了地域及文化的差异性、斩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联系,这于崇尚传统自然与人情互通的人群而言是万万无法忍受的。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它也是对人群生活的设计。设计师不应该无视当地的地理文化、风土人情而粗暴简单的将人群收纳在一座座钢铁盒子里。人不仅有社会属性也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在不同区域之间都有其微妙差异,因此建筑师更应该以人为本,做到与周边人文及自然和谐的统一,这样各个地区才能焕发出属于自己的面貌风情,而非现在的千篇一律、乏味无趣。
从现代社会最为关注的经济层面来讲,只有地方区域在建筑风格及其他层面形成良性互动、呈现百花齐放的特色时,才会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就拿旅游来说,其本质在于“生活在别处”,在于感官的新奇体验。若是建筑风格没有什么不同、风土人情也大差不差的话,游客又凭什么会过去体验另一种生活呢?
须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于建筑而言,毕竟人才是根本,而非被圈养的生物。
“建筑改变日本”就这本书而言口号显得过于响亮。关于日本社会的发展及思考与日本建筑的观点在一二章集中出现,后面更多的描述好像是伊东从建筑师逐渐涉及到商业策划、建筑运营这些领域的思考和实验。以及其在建筑之外诸如建筑私塾这样的全新尝试。
当然最后落脚到他的新观点“大家的建筑”,看似是对于全书主题的回应,实际是现代社会发展至今所带来的新兴的构筑城市的方式,它并不是只在建筑发生。
【获益之处摘录】
非日本人赞扬日本人精准、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同时,伊东在担心着“哪怕电车晚一分钟也会令人焦虑,偏执得沿着提高精度的道路走下去,除了神经质般没有缓冲、容错能力低下”的安心、安全的城市是否该为“人”之所求。
“人类的感觉是相当多样的存在。对温度的感觉因性别与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会因当日的身体状况而有所变化。对于光线,有喜欢明亮场所的人,也一定会有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到安心的人。我认为,建筑需要回应到访者根据当日的心情与身体状况,选择在最中意的空间中度过一段时间的需求。” ——《从空间的流动性到空气的流动性》
他对于自己的“台中歌剧院”的评价:对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的理解还停留在概念的程度。当时的设计只是将概念抽象地图像化,并置换到结构系统中而已。而建筑设计并没有在实质上超越人工环境的范畴,建筑在设计未取得新突破的情况下不得不被建造出来。 ——《去空间至上主义的建筑》
建筑应该是将令人们相互关联、孕育全新事物的场所与空间具象化的存在。
.一星专门给伊东,虽然文字是采访者整理并非本人所著。
《建筑改变日本》读后感(八):我们对未来到底有着怎样的憧憬啊?
有一部曾经风靡一时的韩剧叫《来自星星的你》,主要讲的是一位外星人在地球生存了几千年,邂逅了女主,展开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电视剧的片头是从几千年前的荒野之地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日新月异!
https://www.iqiyi.com/v_19rtsnuv5w.html
我们惊讶于现代技术把我们带来了新世界,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双脚,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虽然它本无意把我们装进一个个盒子里,本无意砍伐森林,叫我们不再亲近自然,不过是技术的副产品罢了。之前看《请回答1988》的时候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德善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你可以原谅我吗?”。人类从远古时代走来,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每次我们的初衷一定都是想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然而变好所带来的副作用是不是我们能承受的,即是本书作者想要讨论的。
当人类开始用火,原始人怎么获取食物,一把火烧掉一片森林,然后等火熄灭后去里面找找动物的尸体,便能吃上一顿丰盛的烧烤,按现在有些玻璃心的人来说,这就是破坏大自然啊!火的出现让人类社会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副作用便是毁坏了很多森林。
如今的现代建筑本意是为解决大都市不断增加的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下的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土地有限,使得城市不得不想办法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无限的空间,我们看到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们向往着拥有其中的一盏灯,而当我们真正拥有之后,惊觉我有的只是一个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格子间,小区的公园和隔壁小区的公园一模一样,周边的老建筑不断被拆,建成新的小区和商场,他们和之前我们已经拥有的一模一样,于是我们觉得受不了了,我们被与自然切断了联系,缺少了邻里的羁绊,街区的历史、文化在一次次拆除重建中消失,这是现代化带来的副作用,随着经济越来越富裕,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空虚,像旅游这种精神消费逐渐变得不可或缺。我们不能因为有副作用而全盘否定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去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与羁绊。
建筑是为了创造人类美好生活而存在的,不应该成为炫技的手段,媒体们也在推波助澜,助长不正之风,每次标题都用大写加粗报导那些高到令人望而生畏或是突破了技术极限的奇形怪状建筑物,真是本末倒置。以至于让伊东喊出:我们到底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憧憬啊?
作者认为改变对富足与幸福等根本概念的理解,才是今天的形势所需要的。“从经济富足到内心富足”的转变,在建筑领域应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恢复与自然的关系;二、恢复地域性;三、继承土地固有的历史与文化;四、重建人际关系与社区的场所。
作为一个建筑师他也深知自己无论如何以一己之力无法撼动被大型资本裹挟的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所以他开始在地方探索,他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歧阜媒体中心便是其新的理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