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锦集

  《数字化生存》是一本由Nicholas Negroponte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字化生存》精选点评:

  ●不愧是互联网启蒙经典著作的20周年纪念版,光专序就有63页,看了老半天发现都没到目录......其实内容已经很旧了,但尼葛洛庞帝不打算改写,因为“那种感觉就像你重写一封情书一样”,精辟hhh

  ●很遗憾,如20周年纪念版的封底所言,“现在读,觉得是历史书”。作者预测内容是我过去20年的成长经历,我已经真真切切地体会过了,而又不曾有序言的作者们那般比较之感,自然无从体察。总之,时代性很强的书,翻翻就好了。

  ●超前时代的观点啊

  ●读这本书有一种愉快的战栗感。再读再新。

  ●作为一个互联网移民,我也不知道互联网会把我们带向何方,不过仍然感激自己通过互联网获取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去自我素质教育,这是我精神食粮的来源。

  ●完全想不到是那个时候写的

  ●强烈建议把正文前面刘久如、段永朝、吴伯凡三篇差劲

  ●数字化的本质是从原子到比特,贯彻这个观点,Negroponte从当年已经出现的新兴技术中进行选择来预测未来。这些预测有些也已实现,有些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这二十余年间已如Negroponte所言,进入了后信息化时代——虽然,这个「乐观」的时代的发展并不乐观。

  ●惊觉世界上定会有个小角落,就像20年前MIT的media lab一样,酝酿着关于下个世纪的世界并不离谱的奇思妙想。

  ●20年前看是本科幻书,现在看是本历史书。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一):利用互联网自我素质教育

  学校存在有三个目的 1社会地位升迁和抢夺更多优质资源,因此教育产业化后出现了那么多见不得人的丑事,归根到底是权力,金钱与名声刺激起来了人性里的卑劣 2培养能力在社会混一口饭吃,老大哥也有性价比高的工具之材,归根到底是一个经济活动。不过由于教育资源垃圾和教学质量垃圾,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工具之材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回炉再造和失业的一大片。因此重学中学教材去培养能力是王道,中学知识一旦可以活学活用了,基本生存能力应该没啥大问题 3教育即生长即一个人天赋的自然呈现的过程,我很幸运地大学阶段结束了同一性危机,我没有迷茫和空心的问题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二):媒介是不是信息呢?

  在看本书的时候,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一个观点是:媒介不是信息,甚至纠缠在了麦克卢汉的“讯息”和尼葛洛庞帝的“信息”是不是一个东西,试图从翻译的用词中坚持两人的观点。何必呢?我想,二人都还是强调了媒介本身所赋予的含义的重大吧,不然不会书写那么多的书籍来论证媒介带给社会、带给个人的改编。

  我也是如此,当感受当下我几岁的人都没有自己接触过报纸,都不知道中央电视台频道的主打内容时,这种落寞,一方面自己在接触各种新媒介产品、追逐网络流行语的时候,一方面也在鄙夷怎么能对这些媒体这么不熟悉呢,网络带给你们的终究是碎片化的思维习惯,一方面在追逐在弥合,一方面还在为自己开脱。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三):如何利用互联网自我素质教育

  智能手机相当于人的外接器官,这话毫不夸张。可以说,人与人的一个重大差别,就看TA是否懂得利用互联网进行自我教育。所以我认为不仅不该禁高中生的手机,反而应该大力鼓励、探索高效地运用手机。   信息不畅通可以说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本原因,在皇权时代,皇帝害怕别人看穿“自己其实也是普通人”,对泄露自己生活轨迹的人严惩不贷,经常搞造神活动,让臣民猜不透他在想什么;商鞅在推行新政后,把那些说新政好话的秦民也予以严惩,就是因为担心秦民们形成了互相交换信息的公共舆论空间,在互相讨论中,人们会逐渐学会辨别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不会轻信官府的话,而商鞅要的是这样的秦民:官府就算鼓励跳火坑,人们也争先恐后地跳进去,并论证跳火坑的伟大意义。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四):这一版的序言比内容有意思

  

“新的媒介的交互界面已经傻瓜化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界面消失了”,但隐藏在界面背后的更加复杂的范式,正隐藏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智能代理服务等技术背后。复杂性被包裹起来,变成了隐身衣。” “尼葛洛庞帝所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而我们现在使用wifi,电子下单,移动支付,像水和空气一样自然,但这也只不过是数字化生活,而不是数字化生存——我们实现了尼葛洛庞帝在20年前的预言,但这不代表我们对“生存”的理解比之20年前有了更多的进步。如果尼葛洛庞帝不幸被平视,大概是在于使用多媒体和基于用户的数字定制已经被人们所熟识,在于我们的未来真的成为别人(或许是20世纪的MIT媒体实验室的那些人们)所造出来的那个样子。” “在西方对于“确定性寻求”的道路中,主义盛行的根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两分。更重要的是,理论和观念占据形而上的位置,而实践和经验常常被贬低为粗糙的,不确定的,充满偶然和复杂性的形而下的事物。”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五):《数字化生存》

  因为要研究“数字化”才看本书,简介说本书是了解数字化的入门指南,可以这么说吧,至少据说“数字化”这个概念最早就来源于这本书。本书不是学术性的著作,所以读起来不会那么枯燥,尤其是它会有很多生动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也是我们当前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的东西,所以读起来可能会让你比较激动或者很能够感同身受,毕竟这是尼葛洛庞帝24年前写的书了。 作者没有大谈数字化的内涵定义等吧啦吧啦,而是先介绍信息是如何传送的,计算机可以自动处理以0和1组合的符号,生成图像、文字等,也可以处理其他计算机以比特形式发送过来的比特数据。最初这种技术应用在高清电视,使影像的分辨率更加清晰,后来发现,相比清晰度人们更在乎它的质量,而且在电脑上我们也可以看电视,可以缩小它的视窗,不影响干其他的事情,更方便。电视的数字化也促使图像、报纸、影像等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而且这些技术慢慢的开始渗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租借CD看自己喜欢的体育转播,可以看昆虫学的光盘了解昆虫的结构等。更爽的是可以将声音纳入到这个技术中,动态静图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呢,多模式界面,我们希望电脑可以更像个人,或者准确说像我们的靠谱的助理,它可以比你的家人朋友更了解你,你的表情语气它都能准确的接收到,帮你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当然现在我们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总之数字技术使我们在生活中,接收信息的时间更短,更真实,(虽然是虚拟技术,却旨在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还介绍了最初语音技术,人脸识别,私人订制,物联网,网络教育,电子艺术等问题的研究和运用(想想到觉得那时候的人真厉害),作者甚至预言将来我们会“把电脑穿戴在身上”,事实也确实如此哈。所以不得不说作者当时大胆激进的想法有些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

  现在看这本书可能觉得对于描述今天的生活是“过时”的,但读完除了感叹作者惊人的眼光外,也让我们重新去看待今天的“数字化”生活,数字技术毫无疑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享受,但它其实已经早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可能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情绪和认知。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意识到在当下这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下,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应该去保留的,或者我们在这种方式下如何获取更多的幸福。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数字化生存》读后感锦集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数字化  数字化词条  生存  生存词条  
美文

 暑假卖菜记

 今年菜园蔬菜丰收,本来应该很开心的事,却让爸爸犯了愁,“这么多菜,吃不上,邻居家也都丰收,不需要我们赠予,丢掉又可惜,”爸爸叹道。我却想出来一个好主意:“这么...(展开)

美文

 阿痴

他的名字叫阿痴,一如他的性格,痴得让人心碎。邻居对阿痴稍有些许羡慕,但绝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像他那样;阿痴爸只愿儿子正常些,或许这就是他一生的奢望;同学们觉着阿痴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