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100字

  《远去的都市》是一本由张济顺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00,页数:4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一):了解1950年代的上海

  拿到这本书,知道作者长期研究上海史,作品数量虽不多,但质量不差,在该领域内颇有影响,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并做学术讲演。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1950年代的老上海,一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历史在城市生活、市民文化等方方面面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切断昨天与今天的联系。但这本书有点小贵。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二):在断裂与延续中生存的大上海

  本书让我们对熟知的中国上海在解放初期从社会的断裂与延续层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新政权的强力改造,使上海这个浮华的消费型城市近乎消逝,变成了上海全民各阶层高度受改造、高度统一的“有用”公民;而在国家权力强力推进改造的背后,上海本身所多年持有的韧性,作者叫做“摩登”的性格,却依然顽强的存在,依然按照自己旧的轨迹任性发展。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三):1950年代的上海

  本书的版设设计简洁明了,喜欢这种版式设计创作风格。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的上海,一直是我的向往的城市,,一直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高楼耸立,人头攒动。但是描绘老上海的图书一直很少,这本书就描述了老上海风尚以及相关资料,是喜欢上海,希望研究上海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可靠资料。其实,看书和买其他东西一样,都应该看品牌。学术研究就应该选择学术性出版社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四):50年代的上海

  本书让我们穿过时光的机器,回到60年前的上海,作者没有对上海进行宏观上的叙事描述,而是从影院、弄堂、以及社会文化这些微观层面探讨上海的历史断裂与延续。50年代的上海,在经历了解放,以及翻天覆地的改革变化中,或许为时代的发展留下了烙印。书中张教授所说的“都市远去”和“摩登犹存”,实际形容的是某种“非常态社会”与“常态社会”之间复杂交织的错综关系。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五):远去的都市

  这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张济顺教授所著,书名比较吸引人,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书中,作者不满足于大量史料的掌握,不满足于宏阔历史场景的铺陈,不满足于生动故事的讲述,特别是自觉以“路径依赖”为警示,避免过度受制于传统上海历史书写的影响,同时也避免陷入西人问题意识的窠臼。正因为如此,作者完成了一部有分量有特色的1950年代上海史。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六):都市远去

  《远去的都市》这本书整体设计很有格调,淡雅的色彩,尤其封面上的那句话“都市远去,摩登犹在”让人一下子联想到香奈儿的名言“繁华易逝,风格永存”,O(∩_∩)O哈哈~这本书选取了“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了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不得不说,这三个角度选取得实在太精准了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七):都市远去,摩登犹在

  《远去的都市》这本书整体设计很有格调,淡雅的色彩,尤其封面上的那句话“都市远去,摩登犹在”让人一下子联想到香奈儿的名言“繁华易逝,风格永存”,O(∩_∩)O哈哈~这本书选取了“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了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不得不说,这三个角度选取得实在太精准了,尤其是其中的“小市民“,根本就是很多人对上海那些弯弯曲曲小弄堂里生活着的上海人的第一眼印象有不有?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八):评论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这本书跟昨天看的那本乱世风华连着看很有趣 那本应该是超上流社会公子哥的见闻,这本则是中上层社会小开的生活记录 两者的视角有点奇妙的近似和差异。论详实度应该不如乱世风华,但若是从1843年上海开辟第一块租界算起,“十里洋场”在这座逐步发展起来的都市中存在过一百多年,而其所产生的影响直至今日尚未消失。

  当时的广州,外国人简直不敢自由的在街上行走,男女若在街上并肩而行会受到在中东一样的待遇。一些冒险入城的传教士发现绝大部分广州人没见过一个外国人,更不清楚广州作为帝国唯一开放港口这一事实,粤洋同居一座城池,关系却还不如“满城中的满大人与他们来得融洽。

  但上海的情况完全不同,1842年秋后,一批不列颠人来沪考察时对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留下了深刻印象。考察团晚间在一个庙宇过宿,许多上海人走来,很安闲地坐在旁边观看。不列颠人拿出一瓶白兰地酒分给他们喝,他们吃了酒,纷纷称赞。洋人又拿几个天竺银币分把它们,他们便拿出各种洋元来兑换。显得彬彬有礼,不亢不卑。

  1845年第一批美国传教士在县城外落脚后,都惊讶的发觉上海本地人“性情仁慈和平,乐于学习,虽然沾染亚细亚不可避免之迷信,但从未真正重视过这些谬误。”一位英国传教士William Lockhart甚至认为:“除了几只狗还对我们吠叫外,其余的一切差不多已经可以和住在本国时相仿佛了”。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九):以史为鉴

  在我脑海的上海一直是走在时尚前沿,歌舞升平的摩登之都,十里洋场,百媚千娇。其实那不过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光景以及今朝,我却忘了它也曾经历过上个世纪50、60那个特殊时代,与其原来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断裂文化。看题目即可知,张济顺所描述的是50年代的上海特殊历史,都市生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居委会,人民公社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生活方式。全书总共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从里弄与居委会、普选、报业、圣约翰(黄氏兄弟)、电影文化等角度切入,以小见大,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入手,贴合生活,轻松易懂。

  第三章讲上海报业整改,由民办到党管,因为与我专业相关,所以看了特别有感触。那些充满市场活力的商业报全都被收归,一步步沦为党政喉舌,真是不得不佩服我党。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言论如此控制、思想意识形态严厉把关,即使在现在,新闻的言论自由有真正能够有多少呢?50年代,文革还未开始,却有了文革的影子,抢新闻被说是资本主义作风,刊登进步的社会思潮被认为是传扬资产阶级毒瘤思想,看电影只能看国产片,样板戏......真真扼杀一个充满活力的上海!还有圣约翰大学,虽说是教会办学,意在传播西方的理念,从思想上统治中国,但那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未尝不是今天的中国大学该好好学习的呢?很多东西皆已远去成为历史在抒写,但未尝不是今天的反映,今天的映照,以史为鉴,奋力向前吧。

  《远去的都市》读后感(十):远去的都市与并未远去的“旧人”

  

跳脱出1950年代地方研究中单一的集权主义压迫叙事,现代化叙事和新革命史叙事范式,吸纳各种叙事路径的合理之处,展开政权鼎革之际上海普通人的政治参与,人生变革与精神世界的日常生活史探究,呈现了1950年代他们的日常生活图景;其次,作者从文化续存的角度,通过对上海档案馆诸多史料的爬梳,书写了新政权与民间在基层政治,思想文化,舆论空间等领域的角力与博弈,得出“上海历史与经验并没有在1949戛然而止”的重要论断。

透过日常生活史这一维度,更可见老上海的“旧人”与新政权形塑的“新人”之间不可消弭的鸿沟。作者指出不管是革命史主导的解放叙事,还是集权主义笼罩下的压迫叙事都无法充分展示1950年代国家强力介入下地方历史与经验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日常生活史的叙事路径,作为联结宏观与微观的中介,“日常生活”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具生成力的场域。“日常生活”关注个人性与个体性,聚焦于他人所无可替代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一层面上的家庭、小店、市场和里弄,为“摩登犹存”留下了太多回旋和缓冲的空间。犹存的“摩登”保留着地方原有的非阶级性的人情际缘,文化审美和小资情调。“摩登”的“旧人”无法完全脱离其与生俱在的欲望,更无法做到时刻准备为某种“崇高”而献身。“旧人”的欲望在逼仄的夹缝当中野蛮生长,在其时“都市远去”的年代里,最能缓解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摩登犹存”,就是在美国好莱坞电影被驱逐之后而低调登场的香港电影。尽管政权鼎革之际,上海的“旧人”们努力地进行自我改造,在政治运动与政治宣传的裹挟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是,他们与新政权致力于塑造的站稳阶级立场,实践国家至上,集体为重,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新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新政权的期许中,“新人”应该是坚定的新意识形态拥趸者,是集体利益的马前卒,是庞大的党国机器底座上一颗颗刀枪不入无欲无求的原子粒。然而,“旧人”无法抛却的,生生不息的生活欲望和对典雅风度的追求使得他们永远无法蜕变为全然彻底的“新人”,而正是无数个“旧人”的自主选择,使得“都市远去”的上海能够存留一抹鲜亮的“摩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远去的都市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远去  远去词条  都市  都市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还是你说呢?

 还是你说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自己看的书见得字有够贫乏又做不到能安于舒心说出一句“啊,我就这么平凡“的状态,于是选择最为偷懒的那种方式,去看别人...(展开)

美文

 我的1997

    一直认为时间如风,其实,时光真的似水。静静的流去,悄无声息,不象风那么撕扯人们的情绪,撩拨刮不起的记忆。1997,具有生命...(展开)

美文

 你是我不老的蓝颜

青春期的心或许总是容易因为点点细节而跳动,我曾经喜欢一个人,他是那么开朗,阳光。在我心中或许所有星辰都不及他耀眼,所有的人在他身边都成了配角。我想向他诉说,但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