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套装》读后感精选

  《讲谈社·日本历史套装》是一本由[日] 寺泽薰 / [日] 熊谷公男 / [日] 坂上康俊 / 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页数:4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谈社·日本历史套装》读后感(一):讲谈社《日本历史》第7册: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 一、颜值高的书,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这本书的装帧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书的封皮上,盘腿而坐的织田信长告诉我们,他是这个时代的领导者,他是战国三杰第一杰,他开创了这个时代,而他背后,使用了好像是土佐光吉《源氏物语图屏风》图的局部,远山厚云横树,仿佛是织田信长那个时代的象征。 封底的一段介绍,更深深吸引了我。 文字非常的简洁。 介绍也非常的吸引人。 “本卷立足于一个世界,格局日益动荡,不同文化圈交往频繁的时代,以国际视野解读三代霸主的行为逻辑,力图还原真实的人物,并探索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这里面,“格局的动荡”、“不同文化圈的交往”、“国际视野”都是非常吸引我的名词。 日本的史学研究者向来以细腻著称,但是往往深耕有余而博通不足,大抵关上门自己研究自己,把自己的微观世界做得非常的细腻,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从这个介绍看,这套书好像要打破这个局面。 看了全书,三巨头里面对丰臣秀吉的介绍中涉及到了对流通和贸易的促进和掌控,还有丰臣秀吉的外交政策,算是与世界格局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多,但是这也是日本历史学家在史书研究领域的一个进步吧。 不论步子大小,还是值得点一个赞的。 最起码他们已经努力在往这方面做了。 二、文献和插图,很见功夫。 这一本书重点记叙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个大佬的故事,叙事的脉络非常的清晰,使用的资料也非常的详实。 里面颇为大量地使用了圣旨、文书、信件等一手原文资料,让历史人物自己展现自己,这种写法十分的讨好。 比如书中21页引用的这样一封短信:“有关多贺枇杷庄内大喜多之行地,汝应立刻停止侵占,既有将军之命及朱印状,汝应早早醒悟,谨以言上。” 这封书信以微见著,正因为大喜多接受了当时的一个当知行安堵(对土地所有权领有权执行权的承认和确认),所以才能据理力争,向上告状,那么基于织田信长的命令,织田信长得力属下的木下秀吉(就是后来承继了织田信成的丰臣秀吉,此人多次改名)才能如此柔里带刚地写出这样的一封看似劝诫,实际上是最后通牒的信件。 这封信,一石双鸟。 既让我们看到了织田信长和町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之间日趋明显的较劲,也让我们看到了后来战国三雄之一丰臣秀吉的锋芒。 另外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资料,十分直观地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历史时期的面貌。 比如《织田信长的统一天下之梦》,书中使用了一张安土城的地形图,让我们通过织田信长的起居处所处的地位比天皇居所的地位还要高,让我们能够轻轻松松看出这位权臣的野心。 这让我想起了慈禧太后的凤凰。 在中国历史上,凤代表着女性,龙代表着男性。 慈禧太后掌权的年代里面,执意把凤的图像放在了龙的上面,表示了要压龙一头的野心。 看来古今中外这些野心家们,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啊。

  三、爱之深责之切,吐槽几句。 第一,本书的语言,平实有余,起伏不足,读起来略显无味。 第二,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的问题,本书使用句号有点过多,感觉有时候甚至有点破坏文章的流畅。

  《讲谈社·日本历史套装》读后感(二):渡尽劫波明鉴在

  对历史普及读物的点评,稍不注意就会变成对历史本身的点评。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我尽量注意从“书评”的角度而非“史评”的角度进行。主要关注作品内在体系呈现的特征和优缺点,而不评价日本历史演进过程以及一系列衍生的想法,后者其实是另一个深奥的课题,展开太过庞大、难有定论而且易于产生争执,所以本文就将评论聚焦于书本身,从史观、断代、体例、粒度四个方面展开,也更符合“书评”的本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对于一部通史作品而言,站在什么史观的角度来撰写,决定了作品的主线和侧重点。梁启超曾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谈论的就是史观问题。诚然,二十四史中除了占比最多的传记部分,还有专题史部分,例如《史记》八书、《汉书》十志等等。但这些专题史在视角和体例上都属于“帝王将相史”的附庸,并不具有自成理论系统的独立地位。当普通读者而非专业研究学者阅读这些部分的时候,看起来只不过是一堆素材的堆砌,并不能够获得关于这部分专题史的逻辑主线和演进体系。这正是因为,这部分专题史本身就是在封建史观指导下编撰的,作者或编者已经默认了主要读者能够站在封建史观的角度去阅读,例如《汉书·五行志》集合了大量的儒家经传和史事,对五行现象所反映的政治得失进行评论,只有长期浸淫在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等世界观里的古代知识分子才能秒懂,我们站在当今的视角看上去当然既难以理解也荒诞不经。

  中国大陆官方的中学教材和考研政治采用的主要是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影响推动历史的进程,并站在这个视角分析历史的演进。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全球通史中,笔者阅读过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和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的《新全球史》,这两者采用的都是全球史观,着重点在于全球不同地区或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对全球历史演变的推进。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无意也没有能力去评论各个史观的高下,而是更注重作品能否主线清晰、表叙顺畅、逻辑自洽和议论得当。

  事实上,作为一部地区性的通史来说,本书主要采用的是文明史观,依托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的里程碑性质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历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也是地区性或国别性通史中比较常见的做法。但也揉合了一些其它史观的成分,比如第一卷《王权的诞生:弥生时代—古坟时代》,既着重讲了生产力进步对地区的影响,又从周边的交流视角入手,展现了“输入式”的影响,能明显看出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视角,这卷的最后一章更是从标题上就表明基于全球史观。从第二卷开始又逐步转为“内视”,回归到以文明史观为主的视角,更加聚焦于日本本国内部的历史演变。第九卷《开国与幕末变革》之后,全球史观的成分随着对日本近代化历史演进的阐述又逐渐加强了,呈现出一种微妙而有趣的循环。这部通史作品在不同的部分采取更适合展开的史观来书写,给予读者不同的视野和思考角度,也使得全书整体更加丰富立体。

  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

  作为通史来说,沿历史脉络叙事自然离不开断代。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从哪里开始,第一卷《王权的诞生》虽然说标题上是从弥生时代开始,实际上前溯到了绳文时代后期。在作者看来,历史的梳理是从王权诞生开始,也就是从“日本”作为一个政治实体有自我认知的意识开始,这和我国通史一般追溯到石器时代早期不同。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尚无国家意识,对应的历史阶段相对是比较纯粹的“区域史”,而本书选择从王权诞生开始,就带上了一定的政治史视角。

  可能有的读者会感到疑惑,古坟时代为什么跨越了第一卷和第二卷,和我们常见的中国通史体例有些不同。其实两本书之间划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央统一政权的建立,和第一卷书名相呼应,有其内在合理性。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关系有点像“先秦史”和“秦汉史”这样的断代方法。以体例相近的白寿彝《中国通史》(12卷22册)为例,该套书第三卷为上古时代两册,第四卷为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两册,分割点与本套书有些相似。而古坟时代后期主权意识内政能力的强化和成为日本中央政权的主题,与飞鸟时期的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内政变革有更强的内在一致性,作者将二者合为一卷就可以理解了。第三四卷的断代也有相似处,平安时代后期承平天庆之乱、平忠常之乱、保元之乱、平治之乱等一系列动乱之后,中央文官政府逐渐丧失了实权,而落到武家手中,随后而来的就是进入了武人主政的幕府时代,不再赘述。

  之后的六卷断代都是相对易于理解的,没有再出现“一个时代+另一时代的一半”这样的组合。第五卷《源赖朝与幕府初创》以镰仓幕府创立开始,终结于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灭亡。第六卷将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并列,从广义上看,如以室町幕府建立开始,南北朝时代应该算是室町时代的一部分,不过这段历史较为特殊,因此将之直接列在书名。第六卷采取的是战国时代的名称,而不是安土桃山时代或织丰时代,就我的观感而言,飞鸟、奈良、平安、镰仓、室町、江户均是地名,如果取作安土桃山时代可能一致性更强。江户时代分为八九两卷,分界点是我们很熟悉的“口岸通商”,两卷之间可以明显看出史观视角的切换,从文明史观为主转向了世界史观为主。第十卷着重在明治维新,这也是本套书唯一一个出现在标题的天皇名号,明治维新时长最短,却独占一卷,其对日本乃至于世界近代史的意义不言而喻。

  从断代和篇幅均衡的关系来说,客观上越早的年代史料越少,篇幅一般也相对较短;而越是近世材料越多,人们的关注也更多些,本部书各部分的篇幅也大致体现了这一特征。但从私心来说,江户和明治的部分、甚至是更后一些的时期可以再多维和翔实一些,毕竟越是临近的时期可借鉴意义就越大。

  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

  所谓体例,就是作者在编著时如何编排史料和观点。我们比较常见的纪传体就是以人为中心编排,编年体就是以时间为中心编排,纪事本末体就是以事件为中心编排。体例之间并没有高下,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纪传体能够较好地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及其在各个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但历史的宏观性就被打碎于各个纪传之中;编年体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但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跨越数年,就不易集中反映其事件前后的联系;纪事本末体能够完整地展现事件的始末全貌,但叙事详略程度很容易受编者立场影响,容易产生混淆。

  如果只是泛泛而读,纪事本末体是对读者更友好的。但历史爱好者如果要稍作研究,必然要几种体例相互参详,互为补充。例如《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常常与对应的《通鉴纪事本末》相互补充阅读,如有再深入的需要,再寻找《二十四史》对应的篇章作局部阅读。当然如果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起居注》《实录》等事无巨细的编年体史料是肯定逃不了的。

  虽然本套书的十卷是按时间脉络划分,但每一卷内并不是单纯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大事件纪事本末+重要专题的块状结合,这种编排并不是简单地按时间顺序铺陈历史事件,而是以作者的眼光对史料进行块状的再整合。这种编排对于普及性的历史读物来说,最大程度发挥了纪事本末体的长处,又能够以重要专题补充宏观概念,读者体验是很好的。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中国通史中,钱穆《国史大纲》、傅乐成《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都采取了类似的编排方法,我关注的作品中只有柏杨《中国人史纲》是采用比较纯粹的编年体方法编排的。

  模块化方法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选择模块时的主观性强,作者愿意选择哪个模块受到自己观点和潜意识的影响,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漏项。下面就本书各卷涉及的模块用PEST分析方法做一个归纳,对本书各卷是否涉及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宏观板块做一个简单分析,来讨论本书的侧重点。

  图1:全书侧重点概略

  本表只是一个简单的有无判断表,1表示本卷有该内容的模块,0表示本卷没有该内容的模块,并不涉及分量多少的判断。但从直观上看,政治类板块的量是远大于其它模块的,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分析。

  从本表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历史的主体是政治史。本书的每一卷都有政治模块,第四卷《武士的成长与院政》更是几乎只有政治史。毋庸讳言,造成这种现象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编者和读者大都偏好政治的宏观叙事,对政治史的阐释就成为主流通史的天然任务;客观上,大部分史料都是由政治史的主体产生,长期以来政治史模块积累的史料相比于其它模块恐怕都不在一个量级,如果说在政治史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取舍和删繁,对其它模块而言,多少都面临史料不足的问题,主要工作反而变成了搜集和推导。

  2、作者对社会因素的关注仅次于政治,十卷之中有九卷都明确涉及了社会因素,其实这比较有唯物史观中“人民史观”的特点,与“英雄史观”相对立,即历史的演进主要由占大多数的人民的演进所决定。本套书中对社会部分的着墨虽然不如政治部分多,但大体上对基层治理、文化认同这些重要的社会议题都有涉及,当然这也是社会因素中和政治联系比较紧密的部分。

  3、对经济和技术因素着墨不多。文明史观也关注生产力的发展,但和唯物史观的区别在于是否着眼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影响。本部书中对经济和技术部分的关注应当说很不突出,经济部分虽然在表中有一些统计,但很多都未独立成章,只是作为“节”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技术部分更是屈指可数,仅有第一卷的水稻传入是比较明确独立成章的,第九、十卷竟然没有专章论述日本开国和明治维新这段时期技术差异的比较,这在读惯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技术中心论时期史料的我看来,虽然不是说视角有什么错,但对比如当时日本是如何看待技术差异、对“和洋折衷”思想演变的详细考究等等方面,多少还是有所遗憾。

  在这里必须吹一下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这部书的体例是我最喜欢的。上编十八章是专题史,包括婚姻、族制、政体等十八个专题,下编是以编年为主的政治史。这样两部分相互照应,在完整性和连续性上做到了较好的兼顾,阅读时前后翻看颇有启示,也能比较完整地呈现吕思勉先生的治学思想和功力。据我所知,本套《日本史》其实也有专题史的专卷,但引进时摘选删去了专题史部分。出版社出于商业考量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只选部分还是造成了系统性的信息损失,也失去了不少照应阅读的乐趣。希望有朝一日能出版一套面向稍有研究功力的历史爱好者全本,装帧不用这么华丽,但求能够更为完整和原汁原味。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所谓粒度,就是阐述的细化程度。大众对于历史的认知和历史学家差异很大,历史学家可能对每一段历史都会精益求精地尽可能深挖,而大众可能会希望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段获得更多信息。

  和中国人对三国时期的热情相似,日本人对战国时期,也就是本书第七卷《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前文提及的安土桃山时代格外热情。虽然这是一种脱离不了英雄史观的叙事,理论上说不值得鼓励,但英雄却总是充满了吸引力,这也是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作为通史作品,处理好这种在文化上的“热门时代”和全书其它部分的平衡关系就很重要,不应当出现粒度上的明显差异。本书对战国时代单独列为一卷,从整体篇幅上看我觉得还算合适。但内容上主要针对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个势力的政治线进行阐述,就有些对这两个势力的粒度过细的偏颇,类似于甲斐—越后地区、奥羽地区、中国地区、四国地区、九州地区的政治演变都着墨太少,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不平衡感,没有很好地整体呈现出日本整体在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感觉。想象一下,如果一本中国通史,在三国部分只说曹氏和司马氏围绕皇权的争夺,而忽略了吴蜀的演变,甚至没有白马将军、刘璋据蜀、西凉马氏等地方性势力的阐述,全面性和精彩程度肯定是大打折扣的。更何况九州和周防、长门等地区在战国期间与中央政权的关系,长期演变下变成了明治维新的起源,从整体上看多作一些阐释也是很有必要的。

  白石小山门径在,天半峨嵋幽绝

  从整体上看,本套书是一套很优秀的普及性质日本通史读物,可能对于要求高的读者存在很多不足。尽管笔者也在前文提了不少意见,但很多都是笔者个人偏好的反应,不影响对这部书整体的评价。对于入门性质的读者而言,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已经足够,而且友好性也是可圈可点,完全可以作为对日本历史感兴趣读者的入门首选作品。

  《讲谈社·日本历史套装》读后感(三):王勇:“横看成岭侧成峰”——日本人书写的日本历史

  这套丛书呈现的是日本人书写日本历史的成果,既不是从中国侧视的"峰",亦非西方人横看的"岭",置身此山的日本人,虽然未必能俯瞰延绵起伏的山脉,纵览云雾缭绕的山势,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作为"当事人",比任何"旁观者"更能对溪流的叮咚、山谷的微风、草木的枯荣感同身受。2014年,理想国出版十卷本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文版,引起中国读者广泛关注:有人敬佩成立已达百年的讲谈社打造学术精品的底蕴与担当,有人惊叹日本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阅读过这套丛书的读者,体味到“从周边看中国”的观念刺激与知识冲击,继而衍生出对日本历史的好奇与兴趣。

  如今,新经典文化推出十卷本的“讲谈社·日本历史”,既与前述“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成双,也契合了中国读者积聚多年的阅读趣味和需要。

  放眼国际史学界,“日本历史”是重要的热点之一。从东方视角观之,因独特的地缘及紧密的文化纽带,日本史与周边国家的历史互相交织,自然而然成为各国观照自身的镜鉴;以西方立场视之,从古代神秘的“黄金岛”传说到现代经济腾飞的神话,无不触发西方人的探秘欲望与破译冲动。

  因此,日本历史研究的热潮,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均经久不衰。以中国为例,从3世纪末的《三国志》到20世纪初的《清史稿》,历代正史专设日本传凡十七篇,时间跨度超过一千五百年,是研究日本历史不可或缺的原始史料群。加之,日本古代多以汉文撰写史书,依托此种得天独厚的史料解读优势,以周一良等主编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为标志,中国史学家的研究在中日关系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领域别开生面,颇有建树。

  然而,中国史学家少有人通晓日本古代“和文”系统文献,如古代的宣命体、中世的武士文书、近世的候文等,因其解读难度大,所以迄今尚无一部获得公认的日本史丛书问世。

  宣命体

  再举欧洲的例子,在英语读书界最受追捧的无疑是马里乌斯·B. 詹森(Marius B. Jansen)等人主编的“剑桥日本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apan)。这套集多国史学精锐撰写的六卷本,在西方史学理论框架下梳理日本历史脉络,无论其宏观视域还是研究方法,尤其是对政治史、社会史的叙述视角,都有颇多可取之处。然而,西方史学家的短板也同样存在。如第四卷至第六卷叙述近现代四百余年历史,而远古至中世数千年历史仅占全套书一半篇幅,薄古厚今的倾向明显;又如第一卷《古代日本》(Ancient Japan)拘泥于“成文史”的史观,将叙述重点置于弥生晚期以后,对日本历史黎明期的无土器时代、绳纹时代一笔带过。

  绳纹时代的土偶

  总之,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与欧美的日本史研究,属于“旁观者”书写的日本历史,虽各有建树,但存在不足。那么,作为“当事人”的日本史学家,他们书写的日本历史,又会具有什么特色呢?

  正如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名为“日本历史”的“山”,倘若从中国望去是“峰”,站在西方看到的是“岭”,那么映现在立足于本土的日本史学家眼中的,又是何种“山容”呢?

  大凡了解日本图书现状的读者都知道,历史题材受到的关注从未减弱。这方面笔者有亲身体验,但凡关涉圣德太子、鉴真、阿倍仲麻吕、最澄、圆仁等历史人物,每次演讲的听众动辄数百上千,报纸专栏、杂志特辑、系列丛书等的稿约应接不暇。正因为有众多历史爱好者旺盛的需求,日本大型出版社均有底气倾力打造标志性的日本历史丛书。

  此次新经典文化译介的“讲谈社·日本历史”,便是代表日本史学界水准的学术精品。

  该丛书原版共二十六卷,中文版萃取其中十卷,大致展示弥生时代至明治时期约两千年的日本历史进程。

  大而观之,第一卷《王权的诞生》叙述弥生时代至古坟时代,第二卷《从大王到天皇》聚焦古坟时代至飞鸟时代,第三卷《律令国家的转变》起自奈良时代、迄于平安时代前期,第四卷《武士的成长与院政》重点置于平安时代后期,第五卷《源赖朝与幕府初创》大抵等同镰仓时代断代史,第六卷《〈太平记〉的时代》跨越南北朝时代与室町时代,第七卷《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聚焦战国时代,第八卷《天下泰平》侧重于江户时代前期,第九卷《开国与幕末变革》框定江户时代后期,第十卷《维新的构想与开展》铺叙明治维新时期迈入近代化的进程。

  前述中国学者周一良等主编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与美国学者詹森等主编的“剑桥日本史”,邀约各领域专家共同执笔,因而能确保历史脉络的连贯性及叙述层面的完整性。

  与此相较,中文版“讲谈社·日本历史”各卷均为单人独著,各卷时段难免偶有重叠,每位著者叙述重点不一,但这将最大限度发挥著者“术业有专攻”的优势。日本史学界专业壁垒森严,史学家大多博通不足而深耕有余,浸淫擅长领域,积淀十分深厚,对相关史料掌控无遗,对学界动态紧追不懈,这既是日本史学界的严谨风格,也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看点。

  这套丛书呈现的是日本人书写日本历史的成果,既不是从中国侧视的“峰”,亦非西方人横看的“岭”,置身此山的日本人,虽然未必能俯瞰延绵起伏的山脉,纵览云雾缭绕的山势,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作为“当事人”,比任何“旁观者”更能对溪流的叮咚、山谷的微风、草木的枯荣感同身受。

  比如在第二卷《从大王到天皇》中,“治天下大王”的“治”字读作“治(シラス)”久成定论,著者则将其训读为“治(オサム)”,二者间微乎其微的差异,绝非外国学者所能体味。而著者对此的解读是:前者“强调统治者拥有绝对性的统治权”,后者“强调互酬性……的统治权”,从而定性大王具有“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性统治权”,区别于具有“以绝对君权和国家机器为后盾的强制性统治权”的天皇。

  关于大王称号的前缀“天下”,在著者细致入微的考证下,此“天下”与中国语境中蕴含“德治”与“天命”要素的“天下”观迥异,是指在众神群居的“高天原”之下,王权中心的所在地,与排斥“天命”且“万世一系”的天皇观一脉相承。

  诸如此类,抽丝剥茧地推演日本历史的内在机理,是该丛书的又一大亮点。

  相对于其他学科,日本史学界给人的印象较为刻板、固守传统,连臭名昭著的“皇国史观”也尚存一席之地,右翼学者炒作的新历史教科书便属此类。然而,“讲谈社·日本历史” 带给我们的是开放式、客观性、国际化的史学新风。

  还是以第二卷《从大王到天皇》为例,朝鲜半岛南部曾有一个小国林立的地区,名为加罗,日本史书《日本书纪》称该地为“任那”,大和朝廷在那里设有“日本府”。长期以来,日本史学界偏信《日本书纪》,认为任那是大和朝廷的屯仓,也有朝鲜学者愤而反驳此观点,双方论战火药味甚浓。本卷著者持论公允,指出加罗地区虽然存在倭人势力,但尚未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 “任那”一词暴露了“日本古代国家的政治立场”,所以史学家不应使用该词。

  在墨守成规的日本史学界,这些看似微弱的声音,实如惊天霹雷,让我们看到现代日本史学家的良知与果敢,值得我们赞赏。

  前面说过日本史学家“博通不足而深耕有余”的特点,穷尽史料、追根问底是其优势,局限性则体现在研究古代史的绝不涉猎中世史、近世史,攻日本史的鲜少涉足中国史、朝鲜史,总体而言多在日本框架下研究日本史。

  然而,“讲谈社·日本历史”向读者呈现出些许不落窠臼的气象,从“从世界史和现代角度看王权诞生”(第一卷)、“东亚世界中的倭国”(第二卷)、“国际秩序构想的转变”(第三卷)等章节标题可见,一些著者不再局限于在日本列岛之内观照日本历史,而是从东亚乃至世界的联系中洞察日本历史的脉搏,剖析文明发展的机制。虽然上述气象还比较微弱,但也是这套丛书令人耳目一新之处。

  描绘朝鲜使节来日场景的浮世绘

  《题西林壁》下联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置身此山的日本史学家,能够在至近距离凝视日本历史之“山”,可以鼻闻花草之芬芳,耳听虫鸟之啼鸣,眼观云雾之聚散,手触泉水之冷暖——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真实、细腻、神奇,深耕之下或许还能发现地下的根须、山中的矿石、溪流的水源,这是日本史学家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正因为置身此山,未必能看清庐山真容。比如日本古代历史以“和汉”两条主脉交织而成,近代以来则形成“和洋”交叠的结构,而这套丛书呈现的基本上是“和”之一脉,甚至对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也有所忽略。然瑕不掩瑜,此不赘言。

  临近尾声,笔者突然想起禅僧青原惟信的珠玑之语: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

  这说的是参禅的三重境界,化用到本文主题,中国人侧观、西方人横看、日本人仰视的“山”,属于第一境界;领悟到山有岭峰之姿、高低之相、远近之别,大抵迈入第二境界。何谓第三境界呢?或许等我们凝聚众人之眼,阅遍千姿万态,才能彻悟“山”之真容吧!

  最后附言几句:大概因为笔者是“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日文原版的作者之一,又曾强烈建议早日推出“讲谈社 · 日本历史”中文版,这两套精品丛书的策划人杨晓燕女士嘱我写一篇序言。

  自忖国内日本史专家人才济济,还轮不到笔者这般资历尚浅、学养未丰之辈担纲作序。但念及“讲谈社·日本历史”足可填补国内日本史学界的一块空白,身为行内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之推介,故不揣浅薄,勉草一文塞责。是为序。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王勇

  辛丑槐月吉日

  写于武林桃花源

  《讲谈社·日本历史套装》读后感(四):十问“讲谈社·日本历史

  1.先问一个广大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讲谈社·日本历史”的中文版是否收录了日文版的全部内容,是否有删减?

  考虑到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与大众读者的阅读偏好,中文版萃取了日文版的10卷,保留了体现历史发展脉络的卷册,未选入偏专题性和学术性的卷册。

  对于这10卷,中文版几乎未作删改,充分尊重原著。在版式和体例上,中文版也尽可能贴近原版,依照原书重新制作地图,还保留了平均每卷五六十幅的黑白插图,以及年表、参考文献等,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套原汁原味的日本史。

  中文版还精心制作了彩插,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重现经典的历史场景,令人在文字之外感受到各个时代的特色与气息。

  2.整套书的构成是怎样的?卷册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与市面上现有的日本史丛书不同,这套书不严格按照既有的时代划分卷册,而是以关键问题和主题为每一卷命名。

  第01卷 王权的诞生: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第02卷 从大王到天皇:古坟时代—飞鸟时代

  第03卷 律令国家的转变: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前期

  第04卷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平安时代后期

  第05卷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镰仓时代

  第06卷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第07卷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

  第08卷 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

  第09卷 开国与幕末变革:江户时代后期

  第10卷 维新的构想与开展:明治时代

  如此划分的结果是,读者不仅能够对日本史产生全局的理解,也能对每个时代理解得更加透彻。10位日本一流学者各自在关键问题的统领之下,灵活且巧妙地组织史料,将原本只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情和人物,编织成一张富有意义的网络。

  3.体量如此巨大的一套书,是如何策划成型的?在日本国内的口碑如何?

  这套书由日本知名出版家鹫尾贤也策划,网野善彦、山本幸司、大津透等史学名家担任编辑委员。他们一起讨论整套书的册数、卷册划分方式、每卷的执笔候选人等。在确定每卷的作者时,学者与编辑仔细阅读每一位候选人的作品,数次召开会议才最终决定。

  遴选出来的作者无一不是各自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们对史料掌握无遗,视野开阔。编辑部在为每本书确定统一的体例之外,便几乎不干涉原作者的写作,尽可能保留了每一卷各自的特点与精华。

  网野善彦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套日本史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尝试,“旨在重新审视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重新定义日本社会的形象”。

  这套书一推出就获得了日本读者极高的口碑,出版仅3年,总销量就已经破百万,加印次数高达15次,是既卖座又叫好的作品。

  4.出版多卷本的丛书一直是个大项目,这套书的中文版一共花了几年时间?

  从选题立项到版权购买,从翻译到编辑,从封面设计再到下厂印刷,统共历时5年。

  在确定译者时,我们尽可能选择研究领域相同的日本史新锐学者,还专门请专家负责审校。在译者交稿后,编辑还时常就译稿与译者讨论,字斟句酌。

  封面数次修改,内文的插图数次替换,只为黑白印刷的效果达到最佳。此外,为了保留原书的地图,我们比对着原图一一汉化,还有几本书在送审地图时数次被打回重做。

  业界常说,一本书的出版周期平均为18个月,这样算下来,这么一套书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可想而知。

  5.听说在中文版面世之前,国内已经有学者推荐和评价这套书,具体都是什么样的评价呢?

  日文版首次出版于2000年,是日本国内目前最新的日本通史丛书,作者的阵容也十分强大,所以早在中文版面世之前,国内就有不少学者知道并且推荐过这套书。

  比如,浙江大学教授王勇老师说希望国内尽早引进,还在阅读中文版后专门作序推荐,称赞这是“一套代表日本史学界水准的精品”。葛兆光教授也撰文评价过网野善彦的第00卷,表示自己从中受到许多启发。

  6.日本史学界在严谨之外,还时常给人一种保守的印象,还有不少右翼学者活跃在公众面前,“讲谈社·日本历史”有无这样的立场问题?

  这套书的作者都十分警惕扭曲史实的立场和观点,杜绝使用有政治倾向的措辞。

  比如在第02卷《从大王到天皇:古坟时代—飞鸟时代》中,作者熊谷公男直接批评日本史学界此前一直使用的一个地名“任那”,认为这个词暗含了日本古代国家的政治立场。

  在第07卷《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中,丰臣秀吉曾出兵朝鲜,还计划征服当时的明朝。对于这样的企图,作者池上裕子毫不留情面地批驳这是“天方夜谭”。此外,在其他涉及战争的卷册中,作者的反思也流露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展现出当代日本史学家的良知与果敢。

  7.哪几卷对中国读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

  每一卷都细致刻画了日本各个时期,展现了日本人如何理解自身的历史,对于中国读者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日本一度频繁地派遣唐使来中国,华夏文化在日本传播达到极盛。在第03卷《律令国家的转变: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前期》讲述的时代中,日本向中国学习的热情逐渐降低,开始形成日本特有的制度、法律乃至文化心理。原本效仿中国喜爱梅花的日本人,也是在这个时候转而喜爱樱花。这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相对陌生,但却是日本的自我认知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

  再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日本近代史。我们常常会将日本开国的那段历史,与中国近代国门洞开的历史相类比;大多数日本人也认为,日本在这时是迫于“内忧外患”而走上了维新之路。在第09卷《开国与幕末变革:江户时代后期》中,作者井上胜生指出,“内忧外患”其实是日本近代精英塑造出来的“假象”,由此形成的不安和危机感最终促使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狂奔。这个视角非常新颖,为我们理解日本的扩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8.有推荐的阅读顺序吗?

  最理想的当然是按时间先后顺序阅读,但也完全可根据个人喜好,先挑选感兴趣的卷册阅读。每一卷都饱含作者的学识与用心,既可单独阅读,也可彼此映照,形成更加完整且多元的知识网络。

  想了解日本是怎么实现近代化,跻身现代强国之列的,可以先读第10卷《维新的构想与开展:明治时代》。对浮世绘、歌舞伎、俳句等日本近世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先读第08卷《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想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过程,就可以先从第04卷《武士的成长与院政:平安时代后期》开始。

  9.整套书和单本书分别如何购买?

  套装与单本书已经同步上市,在各大网站和实体店均有销售。

  现在下单,还将有机会获得专属文创。

  一、日本历史大事年表

  图文并茂,讲述日本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治时期的历史,背面还印有绚丽的古画《阿国歌舞伎图屏风》。

  二、日式精美徽章

  徽章选用了代表日本历史文化的象征(地藏、达摩、青海波、月见团子、轩丸瓦),精巧别致,每款价值49元。

  三、和风古雅冰箱贴

  冰箱贴的创意来自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分别是林中瑞鹤、云间富士、扇面点梅,十分典雅。

  四、花押系列书签

  以历史名人的花押为元素制作的古风书签,从左至右分别是德川家康、空海、丰臣秀吉、足利义满的花押。

  现在在不同渠道购买获得的赠品各不一样,送完即止:在一条购买将获得大事年表一张+精美徽章一枚,在当当将获赠大事年表一张+冰箱贴一枚,在京东则是精美徽章一枚,在文轩将得到花押系列书签一套。

  10.我们对日本的情感一直以来都非常复杂,选择在今天出版这套书,对理解中日关系有什么意义?

  对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并不陌生,真正了解日本历史的人却不多。中日来往了几千年,但对彼此仍难免存在误读。

  在我们的印象中,日本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的朝贡国,但事实是,天皇没有接受过中国的册封,遣唐使也只是以朝贡的形式派出的使节。因此,日本并不是中国的藩国,相反,日本自古以来接受周边各国的朝贡,自视为“东夷小帝国”。这样的自我认知一直贯穿在日本千年的历史之中,这套书中的许多卷都有涉及。这类的知识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陌生的,但对日本这个社会来说十分关键。

  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去读它的历史,而且最好是读本国人写自己国家的历史。通过这套“讲谈社·日本历史”,我们希望呈现出日本学者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为中国读者理解日本社会与文化,提供一个内部的视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日本  日本词条  套装  套装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美文

 《记忆之灯》读后感1000字

 《记忆之灯》是一本由约翰·罗斯金著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展开)

美文

 父母的心愿

 我尚未人母,因此只能够想象一下作为父母的心情。那可真的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就算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怎么幸福,他们还是希望儿女和一般人一样结婚,过上幸福的日子。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