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马云
哈佛大学曾经对即将毕业的哈佛大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发现27%的毕业生没有任何人生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不很确定;10%的人只有短期目标;只有3%的毕业生拥有清晰的人生规划。
其实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困惑是当下年轻人共同的困惑: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尤其是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未知世界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丝恐惧感。面对工作和生活,他们常常不知该从哪个方面入手。换句话说,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特长,也不清楚身上的责任,更不明白自己应该制订什么样的目标。
韩信曾经只是一个混迹街头的小人物,需要靠别人救济来生活。一次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妇人正漂洗丝絮,一个老妇看见韩信饿了,就把自己的饭拿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韩信对那个老妇说:“我以后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妇却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这句话对韩信影响很大,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去建功立业,最终他成为名扬天下的人物。
韩信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也许你可以说他天赋异禀,注定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可是如果没有为自己找到一个奋斗的点,不清楚自己要怎样去奋斗,他也无法成为出色的军事家。其实,很多时候,了解自己该干什么比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更加重要,因为你能做并不意味着你能将它做好,也不意味着你愿意坚持将它做好。
另外,我们在择业创业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总是容易被那些火爆行业所诱惑,常常告诫自己:我要挣大钱,我要成为明星,我要成为最出色的企业家。这些东西很容易干扰你对未来生活的判断,动摇你最初的梦想和目标,而且理想并不是你想就能够实现的,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定位自己,盲目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事实上,很多人即便制订了目标,可一接触社会,往往会陷入迷茫状态。比如在经历挫折后,往往会搞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必要坚持下去。有时候外来干扰也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至于他们渐渐失去目标。比如科学家发现非洲大草原上存在一种很不寻常的现象,羚羊在逃避狮子等食肉动物的追捕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跑向猎食者,因为羚羊在逃跑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最终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奔跑,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羚羊效应。人往往也会被羚羊效应所困扰,尤其是那些心怀梦想,并向目标奋进的人,很容易在追求过程中丧失兴趣、丧失目标。
球王贝利从小就展示出了自己的足球天赋,那时候他常常和朋友一起去踢野球。不过后来他染上了抽烟的恶习。有一次,他向朋友要烟时被父亲看到,老贝利没有生气,只是很平静地告诉他:“你踢球有一点儿天分,也许会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但是你抽烟喝酒,那么一切就到此为止,因为你再也无法在90分钟内保持高水准去比赛,这事你自己决定吧。”老贝利还打开干瘪的钱包,取出几张纸币给儿子:“如果你想抽烟,我可以给你钱,总是问别人要,那太丢人了。”贝利听后羞愧不已,重新将注意力专注于足球上,发誓一定要好好踢球。正因为这样,贝利才成为历史上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之一。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干该干的事情。确定下的目标应该不断被明确,应该坚持下去,不被任何外在事物所干扰。马云曾经告诫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是自己想要干什么,这个要干什么不是你的父母、你的同事强加在你身上的,而是你自己考虑清楚要干什么。第二是要弄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而不是自己能干什么,这样才能坚持自己的方向。
其实一路走来,马云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己在干什么。开始创业时他看到翻译的空缺,于是成立了杭州第一家翻译社。当他发现互联网的魅力时,就想办法成立了阿里巴巴。尽管当时很多人反对,尽管困难重重,但是马云给了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并始终明确这些目标。
马云创业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互联网感到好奇,有人更是对马云有关互联网的想法嗤之以鼻,认为他只是在做白日梦罢了,毕竟这些想法太过荒谬和可笑了。那时候没有人认为马云能够靠互联网挣钱,大家也都劝他不要去做。可是马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认为这样的机会很可能错过就不会再有,于是想办法说服众人,并最终将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具有远大的目标,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这就是马云成功的关键。他之所以总是能够走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前列,就是因为始终都能够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是这指引着他的人生。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的一生很伟大,有的人的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停止进步,那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只能是一堆琐碎。”年轻人在奋斗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目标,要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寻找成功的方法,漫无目的或者盲目地去乱闯,风险会很高,而且也难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