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则传说中的才女苏小妹的故事。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的故事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一名才女,诗文俱佳。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品茶对弈。东坡常对妹妹说起佛印,夸他学问博大深厚,才思敏捷,每听到哥哥对佛印的夸奖,苏小妹表面不说什么,但心里很不服气,她想,一定要找机会让佛印难堪,以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改变哥哥对佛印的看法。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佛印和尚来访,他与东坡两人坐在厅堂前谈论佛事。佛印侃侃而谈,大讲佛力广大,佛法无边,躲在帘后的苏小妹听了,便写了一句上联,命丫鬟拿出去,让佛印对下联。苏东坡先接过去看了,看后连说“有意思,有意思”,笑着交给佛印。
佛印接过一看,这上联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知道这是苏小妹有意难为自己,这字里行间,既流露出对佛教的不屑,也隐含着对自己的讽刺、挖苦。他略一沉思,提笔写出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东坡看了下联,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太好了!太好了!不仅对得工整,而且反戈一击,十分有力。”
苏小妹看了下联,心里很不是滋味,带着丫鬟,很没趣地离开了。
“口角几回无处觅”的故事说,苏东坡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还是个大长脸,实在算不上美男子;而苏小妹长得挺漂亮,虽额头略高,颧骨稍有突出,但疵不掩美,绝不影响她的靓丽。苏小妹虽是个才女,但学识才气远不及哥哥,所以,常常找哥哥的短处说事,有一次,她写诗挖苦哥哥的长相,诗曰:“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让苏小妹这么一夸张,苏轼的连毛胡子更加浓密,大长脸更被拉长,真是奇丑无比。
苏东坡看了赠诗,反唇相讥,答诗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经苏轼这么一描写,苏小妹额头突出,颧骨高高,两眼深深陷在额头和颧骨之间,是一个十足的丑女人。
小妹看了哥哥的诗,一脸不高兴,跑到父亲苏洵那里告状,说这诗要是传出去,她这辈子就嫁不出去了。
苏洵叫来东坡,责问他为何要丑化妹妹,东坡把妹妹写给他的诗呈给父亲。苏洵看了,批评小妹说:“这事怨不得你哥,是你招惹你哥在先。”
作者感言:这两则苏小妹的故事,广为流传,其动意都是褒扬苏小妹才思敏捷,是个才女。
我们今天说这两则小故事,是想从人际交往角度,就苏小妹的做法,聊聊“打人不打脸和文人相轻”这个话题。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苏小妹有点小心眼和嫉贤妒能。她给佛印出的上联,明显是对佛教的大不敬和对佛印的讥讽,其大意是:人最大限度能成为信仰佛教的僧人,人是不能够成佛的,你说佛法无边,能度人成佛,纯属扯谈,瞎在那吹嘘什么;她丑化哥哥的小诗,无疑是在揭别人的短处,哪壶不开提哪壶。
苏小妹的做法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她是专打人脸,专揭人短,表现了对别人的不尊重,这种做法,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和谐。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为什么不打脸?因为脸是人的门面,是人尊严的集中体现。又有俗语说,“人有脸,树有皮”,人活的就是一张脸,打脸,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所谓“脸”,不仅仅指人长着眼睛、鼻子、嘴巴的颜面,而是泛指人格中最核心、最要害的部分。对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来说,否定他的信仰和对佛的不屑,就是打他的脸,就是对他最大的不尊重,佛印自然不能容忍。为什么不揭短?因为短处是人羞于向人展示的部分,多属于个人隐私或忌讳的事情,揭出来了,会让人难堪。长的丑、有缺陷、有残疾等就是人的生理短处,是不宜拿来说事的,就是开玩笑也不好,因为它会让人产生被羞辱感。谁也不甘于被羞辱,苏轼针锋相对地反击也是情理之中。
两则故事,都是苏小妹看不起别人、挖苦和丑化别人在先,结果反遭别人挖苦和丑化。这也提醒世人,打人脸、揭人短往往会自遭其辱,原因很简单,你既然不顾及别人的脸面和尊严,别人也不会客气,也会找准你的软肋出手。
苏小妹的做法也是知识分子之间“文人相轻”陋习的表现。所谓“文人相轻”,就是文化人之间相互看不起。“文人相轻”是文化人的通病。傅毅和班固都是东汉的文化名人,两人才学不差上下,可班固就是看不起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上了兰台令史,但下笔千言,不知所止。”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没有任何学历,他当过兵,后来到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大等高校教书,还成了教授,但往往受学院派的白眼。当代学者何兆武在《上学记》里记载,他在北大读书时,听文史大师刘文典的课,在课堂上,刘文典公开说:“沈从文居然也评教授了……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文人相轻,竟“轻”到可以用“一块钱”“一毛钱”“一分钱”来称量,刘老的高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管是“打人脸、揭人短”,还是“文人相轻”,都是人际交往的毛病,还是克服的好。
顺便说两件事:
第一件事:第一个故事里的“人曾是僧”和“女卑为婢”,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拆字修辞”方式。所谓“拆字修辞”,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将某个合体汉字的某些部件,即“偏旁”拆散,重新组合而生成新义的一种修辞方式。如:“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日月同辉,天下大明;孝文并举,孺子可教”“ 騎奇馬,張長弓,寸身難射;好女子,閃入門,見夫守規”“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賞,赏风赏月赏秋香”“ 奴手為拏(古“拿”),自後莫拏奴手;人言是信,從今須信人言”等。拆字修辞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第二件事:关于才华横溢的苏小妹,只是野史里传说的人物,真实历史上并无其人,这一点,我们在《投石击破水中天》一文中已经做了说明,可参阅之。
附:反唇相讥故事一则
宰相合肥天下瘦
据说,晚晴重臣李鸿章做中堂时,一次朝会下来,正与司农翁同龢同步而行。翁与李诸多政见不和,即使在朝堂上也常有争执,而翁更看不惯李借洋务运动聚敛财富,他见李鸿章拖着肥胖的身体蠕蠕而行,便讽刺挖苦说:“宰相合肥天下瘦。”中堂即宰相之职,相当于现今中国国务院总理和美国国务卿,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话中镶进了李的出生地,借用谐音讽刺李鸿章利用权势肥了自己,坑害了天下,造成国家贫穷。
李鸿章抬头瞅了一眼翁同龢,立即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司农是主管农业的长官,相当于现今的农业部长,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话里也镶进了翁的出生地,也借谐音讽刺翁同龢利用司农之职盘剥天下,造成世间饥荒。
翁同龢本想挖苦、取笑一下李鸿章,不想反倒遭挖苦、取笑,自觉没趣,半红脸悻悻而去。
两人对话被各自的侍从听到并记下传开,这两句话正好构成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形象地描绘了李翁二人以权谋私的行为,所以便很快在世间传播,流传至今。
其实,李翁二人的以权谋私,是封建官吏的常态,中国古代流传着一句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使是清廉的知府,在任三年,也可以捞到十万两白银,足见中国封建时代官员以权谋私的严重。李翁二人是一路货色,谁也不用说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