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我们因为新冠疫情已经居家太久,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外出踏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春天的野外,草地上总是会有一朵两朵的小黄花,点缀着葱绿的大地,如果再过些日子,那些小黄花就会长满漫山遍野,有些小黄花之间会生出一团毛茸茸的小白球,没错,那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我们都玩过,那个毛茸茸的小球,用嘴一吹,一顶顶降落伞一样的蒲公英种子就会随着风飘向空中,飘啊飘啊,落地之后再次生根发芽。
当我们的视线随着蒲公英的种子看向远方时,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中老年妇女们弯着腰,在绿地上忙碌着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些阿姨们正在采摘蒲公英。
采摘蒲公英
据她们介绍,“蒲公英的作用可大着呢,把蒲公英采回去,洗干净,太阳晒干,然后用来泡水喝,对身体可好着呢!”
我问,“那具体有什么好处呢?”
“我也说不出来,反正就是能养生!”
养生?不正确的养生,那就是害命!
我是中医,自然是知道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被称作黄花地丁,全株草都可以入药,从中医的性味上来讲属于苦寒药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蒲公英最早被收录在《唐本草》一书之中,在书中记载了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
“妇人乳痈肿”与现代医学的乳腺炎类似,如今还会有很多人通过蒲公英来治疗,或者和其它药物一起组方使用,或者单独煮汤内服,也有将蒲公英或捣碎或煮汁,然后外敷在胸部患处。
蒲公英最大效用在于它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的药理研究中也发现蒲公英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因此总是能看到蒲公英在改善热性呼吸道疾病相关症状中不错的表现。
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也正是应用了蒲公英这一特性,与其他苦寒药物一起组方制成,应用于中医辨证中热性的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这些疾病,在儿童患者中,特别常见,如果你家里有小朋友,而你的小朋友又去医院看过病,那你一定对这一种药耳熟能详。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中药乱用被批
看上去蒲公英确实是一味很不错的中药,然而在临床中药物乱用及滥用的现象也让中药背了锅。一些现代医学体系下的医生对于中医理论的不了解,对于中药药性的不熟悉,将应该有明确使用对象的中成药用成了“万金油”。儿科、妇科、呼吸科甚至口腔科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万金油
随着一些应用蒲地蓝制剂中出现了临床安全问题,国家药监局发文,要求修订蒲地蓝制剂说明书,明确相关制剂的不良反应、禁忌以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项应包括:该制剂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禁忌”项应包括: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应包括
1.孕妇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症见腹痛、喜暖、泄泻等脾胃虚寒者慎用。
国家药监局发文
这对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是个好消息,避免滥用乱用,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与蒲地蓝类似,同样是中成药的茵栀黄也曾经因为被滥用于新生儿的黄疸而出现过新生儿严重腹泻等不良反应,也因此,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波对于它的口诛笔伐。
蒲公英服用禁忌
说回中药本身,蒲公英,作为一种中药,自然也是有适用范围的,由于蒲公英性味寒凉,因此蒲公英仅适用于热性病症。
脾胃虚寒
如果本身就是属于脾胃虚寒,那么蒲公英就不太适合服用,否则有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过量服用
作为养生大军中的一员,偶尔喝一点蒲公英泡水,不会出现明显等身体损害,但是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就会损伤脾胃。
蒲公英泡水
中药也有副作用
是的,中药,包括中成药,从来都没有说过没有副作用,虽然已经应用千年,但是总是能见到用药不当出现的悲剧。
曾经有一位老人,听说中药苍耳子可以治疗鼻炎,于是老人到田间地头山坡上去为自己的孙子采摘采耳,而后又亲手将生苍耳给自己9岁的孙子喂下,导致孙子发生中毒,险些丧失了性命。
误服苍耳子而险些丧命
此类的信息,我们总是能够听到,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的心中,“中草药就是一些花花草草,根本不会有副作用。”
也有人说,生姜、大米、大葱、红枣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可以作为食品的中药,也有副作用吗?如果有,为什么我们平时没有感觉到?
当然有,这类药食同源类的药食,由于我们长期的生活经验,平时的使用已经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而如果食用时不加注意,过量食用,或者不当使用,很有可能出现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
中药不仅有副作用,有时还会有很严重的毒副反应。
总结
蒲公英也好,蒲地蓝也好,甚至文中提到的苍耳子、茵栀黄,都属于中药范畴(包括中成药),既然是药品,那就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应用,才能发挥药品的功效,如果不合理使用,药品也可能变成有毒之品。
养生,一定要科学养生,不要踩进错误养生的坑!
我是,关注之后,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