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医说的气和血关系

通常很多人会把补气和补血连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因为气和血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依存,容易互相影响导致气血同病。血的生化的过程离不开气化,就比如:气虚的人,血比较容易凝滞,就像载有货物的大货车一样,如果动力不足了,前行的力量就会变慢甚至还会停止,相反,如果血瘀的话,气亦随之而郁滞,道理都很简单。

一般气血失调只要分为五种情况,分别是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下面小艾就得和大家说说这几种情况的不同但又是怎么互为影响的。

01气 滞 血 瘀 -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而气滞与血瘀是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

在一般情况下,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同时肝又受情志所影响。

像有些朋友本来就是气郁体质,长期情志不畅、神情忧郁、脆弱敏感,性格内向且不稳定,这些朋友大多数都会形体消瘦、睡眠不好,这是因为他们习惯把情绪都憋在心里,使身体的气机输泄不畅,就造成了气滞,而气不能够带动身体血液的运行,使之淤积就造成了血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外伤等外来因素,导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

气滞血瘀,容易造成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症瘕等症,女孩子痛经的话和血瘀也有很大的关系。

02 气 虚 血 瘀-

气虚血瘀是指气虚而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气虚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能行血,如果气虚的话则无力推动而导致血瘀,轻者,气虚无力,但尚能推动,只不过血行迟缓,运行无力;重者,在人体某些部位,因气虚较甚,无力行血,血失濡养,则可见瘫软不用,甚至萎缩,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

那我们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气虚呢?

1、很容易出汗,稍微一动,就出汗,而出汗的同时,又怕风怕凉;

2、周身倦怠乏力,稍微一运动,就疲倦不堪;

3、精神萎顿,头昏耳鸣,劳作后会更加严重;

4、中气不足,说话语音低微,倦怠无力;

5、四肢不温,面色惨白,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

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适量的运动也可以起到活气行血的作用,但是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体力劳动是损耗气血的。

03气 不 摄 血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具体指脾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

中医认为,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至于出脉外,是由于脾气的统摄作用,如果脾气虚弱,失去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往往导致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中医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气摄血的功能,虽以脾之统血功能为主,但亦与其他脏腑之气的盛衰有关,比如肺气、肝气、肾气以及胃气亏虚,也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还有两种情况,都比较少见,在这给大家简单一提。

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蜕的病理变化。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之证。

平时我们可以吃点红枣桂圆补气血,妈妈在家也可以做点芝麻核桃枸杞糊,全家老少都能喝,女性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在经期结束后一周内每天用红枣、枸杞、黄芪、红糖一起煮水饮用,也可以补气活血,有美容养颜之功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医说的气和血关系  中医  中医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养生

 ​肾虚是肾病吗 99%的人都不了...

男人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肾虚这个词了,因为觉得肾虚是对自己身体能力的一种侮辱,而且也代表着自己的肾脏不健康。其实我们都误会肾虚了,常规的腰酸背痛并不是肾虚惹的祸,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