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8中草药方剂阴阳解析案例
临床诊断:气血两亏,脾胃虚寒
处方:
太子参12、红参7、炒白术15、茯苓15、陈皮10、清半夏10、甘草7、黄芪18、麦冬12、五味子10、山药20、女贞子15、旱莲草15、焦山楂10、麦芽10、胡桃仁2个。
阳性药:红参、炒白术、陈皮、清半夏、黄芪、五味子、焦山楂、胡桃仁
平性药:太子参、茯苓、甘草、山药、麦芽
阴性药:麦冬、女贞子、旱莲草
君药:黄芪
解析:
红参: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胡桃仁:甘,温。归肾、肺、大肠经。补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补气生津。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
墨旱莲:甘、酸,寒。归肝、肾经。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针对寒多热少;君药药物功效以补气升阳为主,针对虚证,阳明太阴合病,属太阴。
方剂中,黄芪、红参、炒白术、太子参、山药,补气健脾;陈皮、清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胡桃仁、五味子、女贞子,补益肝肾;焦山楂、麦芽,消食健胃;麦冬、旱莲草,养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