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地黄八两(240克),山药、山茱黄各四两(120克),茯苓、牡丹皮、泽泻各三两(90克),附子(炮)桂枝各一两(30克)
用法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9克重,每服一丸。汤剂,按上分量取十分之一,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方解
本方是治疗肾阴阳两虚病变。方中地黄、山茱萸滋肾精、补肝血;山药培中土以滋精血之源;桂枝、附子暖肾阳,取阳性动而助滋阴之效;茯苓、泽泻渗水于下,水归水脏,肾有水精可藏;牡丹皮舒血,调活络脉之滞,使通则不痛,则各症自愈。
应用
01:
头痛
头痛是多种原因所引起,此处所指头痛为慢性头后困痛,常伴有健忘、眼花等症,脉象虚弱。
治疗时,用本方以补肾之阴阳。头后虽属太阳经之部位,但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今见脉虚、症困痛,知为肾精不足。由于阴阳互根,故用肾气丸而不用六味地黄丸,以取其“真阴濡布主之于阳”之意。
02:
咽痛
咽痛多属火热之邪为患,但也有虚寒为患的。如症见咽部疼痛、局部色白溃烂、经久不愈者,为虚寒证,可用本方加桔梗治之。因少阴之脉上系舌本,再取桔梗载药上行之功,使药达病所,其症可愈。
03:
心动应衣
心动应衣,是现代医学的心悸,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祖国医学认为,是肾阴不能上济于心,阳偏亢的一种表现症见心跳动,其跳动于衣外可望见。治疗时,本方滋补肾之阴阳,使肾阴上济,阳亢自平。
04:
腰胯弛痛
腰胯弛痛,是指髂后上棘至臀部牵扯性疼痛。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外府,故其部位仍属肾之范围,为肾虚作痛。治疗时,用本方以补虚止痛。
05:
遗精
遗精有梦遗和无梦滑精之别,有梦属阴虚,无梦属阳虚。此症所指是无梦滑精,症见遗精伴有疲乏无力、脉结等。
治疗时,用本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取其精为肾精所生,故滋肾阴;阴精亏而阳无所生,故温肾阳,因疏而不固,故用生龙骨生牡蛎以收涩之。
06:
老年性慢性气管炎
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目前认为与感染、理化刺激、过敏有关,多发于中年以上,病程缓慢。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如症见咳嗽、多清稀、吸气短者,属肾气虚不能纳气之故,可用本方以补肾阳而纳其气。因久病津亏,故又补肾阴。取肾肺经脉相连之意。
07:
席汉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是成人脑垂体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多发于分娩后期大量出血。症见乳房萎缩,长期闭经,毛发常脱落,尤以腋毛、阴毛更为显著,眉毛亦可脱去,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精神不振,疲乏无力。
祖国医学认为,肾开窍于二阴,其华在发,若肾气充足则毛发光泽、肌肉丰满。精血可以互生,今失血过多,血不化精,肾精耗衰,则血枯精少,诸症丛生。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用本方补肾中之真阴真阳,阴阳充足,精血化生,各症可愈。
病案举例
1:
孟某,女,21岁,通渭县城关人。
1955年9月16日初诊。患者咽部疼痛三月余,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咽部慢性溃疡,检查咽部有两分币大小之溃疡一个,色白,表面有少量分泌物,脉沉迟。
方用本方加桔梗治疗: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桔梗9克,桂枝3克,附子3克。水煎分二次服。三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三剂后,疼痛减轻,溃烂面分泌物减少。脉仍同上。继用上方,服至20余剂,溃疡愈合,病告痊愈。
按
少阴之脉循咽上系舌本,咽部溃烂色白,脉沉迟,为阳虚之征,故用补肾阳的本方治疗。加桔梗者取其载药上行,使药力直达病所之意。
2:
李某,男,72岁,河南省人,退休干部。1980年3月6日初诊。
患者于一月前自感右腰胯疼痛,不向下肢放射,遇冷加重,与走路无关。舌体胖,苔薄白,脉沉滑。
方用本方: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黄12克,泽泻10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附子3克,桂枝3克。水煎分二次服。五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三剂后,腰胯疼痛消失。
服完五剂后,腰部感到轻松,精神也有好转,故停药观察。但近数日来又感右膝关节疼痛,舌体胖,脉沉滑。又用桂枝加附子汤三剂。
按
这类病最易与坐骨神经痛混淆而予以风湿方治之,结果往往不能取效。因坐骨神经痛属太阳表证而腰胯弛痛则为少阴里证,以腰为肾之外府之故舌体胖大脉沉滑,又是水邪之象。本病为肾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故用本方温补肾阳以治水邪,其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