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众的理解,用粮食造出来的酒就是粮食酒,这个概念可以勉强成立,但并不精准,因为真正固态发酵的纯粮食酒我们是喝不到的,我们喝到嘴里的酒都是勾兑后的产物。先别开骂,听我细说端详。
按造酒界的行话,固态发酵的粮食酒可以称之为纯粮酒。这个纯粮酒只有生产车间的工人和调酒师能够“有幸”品尝,通常不会流入市场。
这并不是因为纯粮酒成本高价格昂贵,而是因为粮食固态发酵后产出的原酒(原浆酒)度数都在70-85之间,太过浓烈,直接饮用不安全,此外原酒会有小部分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含量只有2%不到,但却伴随着苦味和酸味。
这恼人的2%如果去掉(会耗费很大代价)的话,酒的香味和醇味也会随之而去,口感和品质也随之大打折扣,所以这时候,为了对付这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2%,勾兑技术出现了。
现在人提及勾兑技术都恨不得将之驱逐出境,踩上一万只脚,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勾兑技术是酿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没有勾兑技术,连飞天茅台都生产不出来(生产出来会很难喝)!
晒干后的玉米粒
为了让原酒更适宜饮用,勾兑技术应运而生。我国勾兑技术最早见于《礼记》,历史证明,无论是否粮食酒,都需要经过勾兑这一必要环节,方能走上餐桌。
现在总结一下,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酒,都是经过勾兑的产物,真正大家传统认知的所谓“纯粮食酒”尽管存在,但不会流入市场。
如果要鉴别粮食酒的话,我们按国家标准吧:如下三类是国内市场主流的纯粮固态发酵产品(粮食酒)
GB10781.1浓香型
GB10781.2清香型
GB10781.3米香型
虽然说商标印刷和生产罐装会缺乏监管,涉及造假,但国内十大名酒的标签一般不会胡来,知名的泸州二曲就因为生产标准“谬误”被罚款整顿,“以后再也不敢了”。
不过小酒厂就难说了,所谓“小人反覆无常”,那是因为变脸的代价太低,今天把他查封了,换个地方,又是一家崭新的小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