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疯帽子
康熙来了和大家说再见了,除了感叹吃饭时间还能看什么以后。疯帽子想到了之前蔡康永出的一集关于自己处境的视频,解释了自己怎样建议身边的Gay朋友不要轻易出轨。我虽然不是蔡康永的真粉,对他是不是同性恋的身份也没有喜好。然而,当这个一届才子说出,“我们不是妖怪。”的话时,我震惊了!之后,觉得伤感。然后,觉得有些愤怒。
今年七月,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同性恋合法结婚的法案,从此,全美的同性恋都能合法的在一起。而之前这个数量是14个州。法案一出,全美上下围绕在彩虹的欢乐气氛中。(疯帽子的朋友圈也被好好刷了一次屏。)而后,却也出现了各种反对意见,比如教会的大声声讨,和德克萨斯州的极力反对。
各种新闻以后,疯帽子也很好事的问了自己身边的朋友,结果发现,大家对同性恋的认识真的还停留在解放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同性恋。
什么是同性恋?
本来不想赘述这个问题,但是,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讨论说,为什么同性恋不去变性完了再在一起?我又觉得有必要把这些个概念给大家普及一下。
同性恋是指男性或女性对同性别的成人有着情感上的依恋,并对同性有性吸引。那么相反的,异性恋就是对异性有些情感依恋和性吸引。另外,双性恋就是指对同性和异性都会产生情感依恋和性吸引。
但是变性又是另一个世界。变性人是因为性焦虑(Gender dysphoric),是指对自己生理属性性别,以及对这个生理性别的各种性别功能的长期以来的不认同和抵制的一种心理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同性恋,性取向和性焦虑是没有关系的。而且,疯帽子身边也接触过不少同性恋,有男性的,也有女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同性恋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需要有一个扮演男性身份,一个扮演女性身份。说到底,这还是异性恋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会有同性恋?
先天的?
对于同性恋的形成,一直有着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先不说人类,动物中也存在着同性恋现象。如果是爱看动物世界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在动物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同性恋动物们。比如看起来可爱的长颈鹿们,有着很高的同性恋比例。
而在人类社会中,早在1957年,心理学家Karen Hooker对同性恋是不是天生首次做了测试,主要以调查的形式。结果表明,同性恋和社会性毫无关系。因此Hooker认为,同性恋完全是天生的。基于这个研究结果,1975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将同性恋从心理疾病移除,并宣布,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1994年,APA再一次正式澄清,同性恋只是人们表示爱和性取向的一种方式。
1990年,D.F.Swaab对男性同性恋的脑部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下丘脑结果和异性恋者的有所差异。而下丘脑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性驱动和功能。同一时间,另一位科学家LauraS.Allen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1991年,SimonLeVay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这再三的实验证明了,同性恋者的脑结构和异性恋不同,而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脑结构的差别并不是后天环境所能影响的。
另外,在神经内分泌的研究中也发现,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当同性恋者看到同性时会分泌更高的荷尔蒙。
另外,J.Michael Bailey和RichardPillard在同性恋双胞胎的研究中发现,52%的同卵双胞胎中双方都是同性恋,22%的异卵双胞胎双方都是同性恋,而在非血缘关系的养兄弟间只有5%的双方都是同性恋。该研究结果之后被再一次验证,说明同性恋基因是存在与DNA中的。之后的研究更深一步的研究了家族中的同性恋者,发现在家族中也是高相关的。说明同性恋是基因中存在的,有着遗传性。
后天的?
另一派学者则认为同性恋是后天的。这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有着很高比例的男同性恋。而那时候的同性恋关系和现在不同,他们双方是不对等的关系,他们之中往往一位是长者,而另一位是青少年。因此,学者们认为,在这样的关系中,同性恋行为是被影响的和传授的,并不是天生而成。
后天派学者认为同性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这个很强的因素,影响着孩子的性别ID(Gender ID)。家长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孩子,怎样定义语言,性行为,和相关的行为的时候影响着孩子的性别ID。而这种性别ID决定着孩子以后的性取向。另外一个家庭影响的方式,比如DavidHalperin研究的个案表明,在家庭中,如果一个强势的妈妈和弱势的爸爸,就更容易产生同性恋倾向的孩子。Halperin的这种观点之后也被人驳斥,而被驳斥最大的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科学的证据。
同性恋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的至今都没有得到定论。更多的人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是这两方面同时的作用,在基因的基础上,又被环境所影响。
回想起来,疯帽子最初见到实体的同性恋者是在本科期间。因为晚上和同学们通宵唱KTV,在深夜的市区,看到一群男同性恋者结伴走在路上。另外一次,是在西湖边,看到两个男同性恋者手拉着手逛西湖。当时,我也是觉得像看到新大陆一般,和一起的朋友指点议论了一番。
之后,疯帽子到了美国,班里就有一个男生是同性恋,是一个干净体面的男生,有着不错的工作,学习也很努力。完全看不出人们描述的各种同性恋特征。之后在Party上见到了他的男伴,也是一个极正常的人类而已。后来,也陆陆续续的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同性恋,有男有女。对同性恋的看法也有了改观。
疯帽子还是个Youtube粉丝,关注各式各样的有趣的人。里面也有变性人,同性恋。在我眼里,他们讲的东西有意思,做的视频吸引人,仅此而已。前不久,有两个我喜欢的Youtuber双双出柜,听他们叙述了他们的经历,再一次深刻的了解了同性恋者的内心。其中一个女生说,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蕾丝是在她4岁的时候,觉得对小女孩感兴趣。她也曾经挣扎过,觉得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她也约会男朋友。只是不管怎么样,生活都是很痛苦。最后,追随她的内心,她终于鼓足勇气出柜了。出柜以后,她就可以完完全全做她自己,爱她想爱的人。疯帽子觉得让大家对同性恋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一定能让大家对这个群体更平和的对待。
疯帽子的下午茶群中讨论过这个关于同性恋的问题。群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同性恋是正常人类,我们没什么理由要去排挤他们。也为同性恋人群能取得合法婚礼感到高兴。其中,一个群友很逗,说,他妈妈觉得反对同性恋就是没事找事。但是,也确实有人觉得同性恋让人觉得恶心。并且,大家也承认,虽然我们在意识层面上认同同性恋这种行为,但在潜意识中我们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对这个群体有所芥蒂。那么,下次,疯帽子会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想法?
参考文献:
[1] APA Online.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About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Online. 11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www.apa.org/pubinfo/answers.html.
[2] “Biological Basis forHomosexuality.” Online. 8 April 2003. Available
http://www.geocities.com/southbeach/boardwalk/7151/biobasis.html
[3] Bull, James J. and Pease, CraigM. “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Being Gay” Online. 11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www.utexas.edu/courses/bio301d/Topics/Gay/Text.html.
[4] Fujita, Frank. “The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Online. 8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www.iusb.edu/~ffujita/Documents/nn.html
[5] Hoback, Wyatt. “Lecture 21.Sociality.” Online. 11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www.unk.edu/acad/biology/hoback/2002bio470/470lecture21.htm.
[6] Moberly, Elizabeth R.Homosexuality: A New Christian Ethic. James Clarke and Co.; Cambridge, MA,1983.
[7] Pillard, Richard. “NPR Letters onthe Biological Basis of Homosexuality.” Online. 8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cas.bellarmine.edu/tietjen/RootWeb/ npr_letters_on_the_biological_ba.htm
[8] Sullivan, Andrew. VirtuallyNormal: an Argument about Homosexuality.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NY, 1995.
[9] Thompson and Devine.“Homosexuality: Biologically or Environmentally Constructed?” Online. 8 April2003. Available http://jrscience.wcp.muohio.edu/Research/HNatureProposalsArticles/Homosexuality.biologicall.html
[10] Thorp, John. “The SocialConstruction of Homosexuality.” Online. 8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www.fordham.edu/halsall/med/thorp.html
[11] Taylor, Tim. “Current Theories on the Genesis ofHomosexuality.” Online. 11 April 2003. Availablehttp://www.dai.ed.ac.uk/homes/timt/ papers/twin_studies/theories.html.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请私信。
作者简介:疯帽子,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双硕士。观察人类是兴趣,分享科学是态度。
更多文章分享,微信公众号:疯帽子的下午茶(MadHatter_Tea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