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呐喊》之于蒙克&《呐喊》之于我们 —— #名画分析系列#1

有朋友说现在的艺术展很多,但是不知如何去欣赏一幅画,今天我就借《呐喊》来说说我们可以从怎样的心理学视角去欣赏一幅画。(这或许与HTP分析中的“移情”与“反移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研究HTP的飞飞丨2级心理咨询师/房树人测评分析师

欢迎加入QQ群 535667934 ,获得更多房树人HTP相关课程信息、微课和解图活动

移情 ——《呐喊》之于蒙克

当一个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就像一个人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画面的大小、颜色、形象等等都是画者要对观众诉说的“情”,画者有真正的“情”(深切的体验)才能够向观众诉说和表达。这种将自己的情感付诸画面的状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移情”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蒙克作为西方美术史上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这幅画则必然更多的掺杂进了个人的深切情感体验。(表现主意绘画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

那么《呐喊》这幅画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关于这幅作品,蒙克在传记里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我们暂且不论这段记述的内容是真实存在还是蒙克的臆想,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画者对他自己所作画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和褐色,大面积扭曲的红色线条使人联想到血液和火焰,而大面积的褐色则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由此我们可以确信蒙克想表达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恐惧和压抑的情感,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产生这些感受的呢?(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奥斯陆长大。母亲在他5岁时死于肺结核,此后他由父亲单独抚养。父亲是位医生,笃信基督教,但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红色天空的下方连接着的紫色、蓝色与黑色的峡湾,扭曲的线条和颜色的强烈印衬,使得峡湾看起来是陷入画面的一个深邃的空间,而主体人物的上方打开了一个扭曲的“通道”,如同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告诉他的地狱之门,毫无疑问父亲的恐惧同样成为了他的恐惧(投射性认同);除此之外,蒙克还焦虑自己会患上家族性的精神疾病。画面中的背景描绘的是挪威首都奥斯陆“自杀圣地”U形海湾,在蒙克那个时代,附近的过路人能听到屠宰场和精神病院传来的尖叫。蒙克的妹妹也同样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被安置在这家精神病院中。蒙克的兄弟姐妹无一幸免的患上精神病或离世,这无疑会让蒙克想到自己是否在某一天也会像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样迈入“地狱之门”,于是当他在创作中表现出他内心的恐惧后,他在画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唯疯人能作。”,这句话表现出蒙克深深的无奈和对自己的怀疑。“地狱之门”似乎始终向他敞开着,在蒙克的青年时期,他的兄弟姐妹和父亲都相继去世,他自己也体弱多病,无力挽回的死亡和丧失同样给他带来了恐惧;我们再来看那个扭曲的、深邃的、动荡的峡湾,这些形容词都与母亲的子宫有关,那个惊恐的人物就像是从子宫中被突然抛到了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可以想见蒙克5岁母亲离世时的惊恐不安,感觉自己是被遗弃的孩子!

如果说蒙克仅仅是对于死亡、丧失恐惧和自我怀疑,或许并不能促使他成就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主要人物就站在我们面前,他捂着耳朵,圆睁却小如孔洞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大张着嘴,扭曲、向下蜷缩的姿势使人想到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鬼魂”身后的桥栏伸向远处,桥栏边笔直的站立着两个模糊的人影,“鬼魂”是孤独的,不被人们所理解的,甚至是为人所避而不及的。(1879年 ,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1892年秋,在一位热爱蒙克艺术的德国外交官推荐下,他得以参加柏林一次画展。由于形象怪异,引起德国公众的反对,画展只开了一周就被迫关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蒙克与外界交流的重重障碍,幼年的经历使他极为敏感并且缺乏安全感,他的思想和当时的主流有很大的差别,他质疑印象派:“我们不该再画室内的阅读者和编制女了,而应该描绘那些能够生活、呼吸、感觉、受苦和爱恋的人。” 所以他成为了孤独的异端,悲惨的人生经历使他面对和思考人性中更为深刻的问题,在创作《呐喊》之前,蒙克即将满30岁,没有钱,感情生活坎坷,对于死亡、丧失的恐惧以及自我怀疑引发他渴望探索自身的精神领域,他反复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并参加他的讲座。他开始用绘画来“抒情”是在这个节点(1893年),蒙克改变了他的画风,他将压抑在心中无人理解的情感表达在画布之上,至此创作了包括《呐喊》在内的《生命的饰带》组画。(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严重并在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爱德华·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爱德华·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1944年1月23日,爱德华·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呐喊》,画面中天空的云彩像血一样猩红,扭动着覆盖在蓝黑色的峡湾上,天空、水流和主要人物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荡不安的感觉,就如同蒙克这一生的动荡曲折。人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未知的、动荡的,然而当看过那么多的偶然之后,又能说哪一个不是必然呢?

反移情——《呐喊》之于我们

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一定引发了观众潜意识中某种似曾相识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投射到了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中,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被画面引起的感受时,也就是我们对画面产生了“反移情”,我们或许也可称之为“共鸣”。而《呐喊》能够引发如此之多人的共鸣,这同样并不是一个偶然。

首先,蒙克的《生命的饰带》组画是表现对于生命、爱情和死亡等等人生体验的一组油画作品,其中《呐喊》是唯一一幅表达了强烈的恐惧情感的画作。在人类的成长和发展中,“恐惧”可能是唯一由始自终伴随人们的情感体验,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形影相随;最原始和最普遍的恐惧源自死亡、丧失和未知,在《呐喊》中可谓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我们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复杂而精密的,它可以纵横交错却每个人都不完全相同,它们是如何通过同一幅画面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尼采将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呐喊》具备了表现主义的特征,它反差强烈的颜色、扭曲变形的线条和绘画技巧上的漫不经心,都促使《呐喊》成为了一幅“模糊”的绘画作品,也就成为了一个“模糊信息刺激源”,从而更多的引发观众对“模糊信息”部分的各自的投射。

通过观众对于“恐惧”的各自投射,该画作很快获得活跃的欧洲艺术界的注意。这时我们可以翻看一下蒙克的履历,他除了画家、表现主义绘画先驱的头衔之外,还有一个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头衔:版画复制匠。蒙克随即用己所长创作了《呐喊》的版画,使得该形象能够在欧洲杂志上发表,这在当时来说就好比是现在上了微博头条、微信朋友圈刷屏一样,由此引发了跨越艺术界的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共鸣。

1961年《呐喊》成为《时代》杂志封面,该期的专题是“内疚和焦虑”。《小鬼当家》中麦考利·卡尔金“惊声尖叫”,《辛普森一家》中荷马·辛普森也学此模样扮演受折磨的北欧灵魂,甚至现在这一形象已出现在我们的网络表情中,大家可以到微信的常用表情中去找一找它的身影,可见《呐喊》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一个表达恐怖的经典图像。

那么你在看它时,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恐惧呢?

文:研究HTP的飞飞丨2级心理咨询师/房树人测评分析师

欢迎加入QQ群 535667934 ,获得更多房树人HTP相关课程信息、微课和解图活动 

HTP测评是什么?

HTP测评中的童话系列

短发的“莴苣姑娘”          画面关键词:自恋,冲突,成长,交往模式

迷路的“爱丽丝”        画面关键词:追求完美,安全感,心理冲突,情感隔离,亲密关系

无家可归的“小红帽”         画面关键词:安全感,压抑,攻击性,青春期,亲密关系

“匹诺曹”与“长舌妇”          画面关键词:亲密关系,自我认同,代际传递

“拇指姑娘”的征程           画面关键词:偏执分裂位态,自我认同,父性认同

更多HTP相关文章与活动请关注本心理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呐喊  呐喊词条  蒙克  蒙克词条  名画  名画词条  系列  系列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