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其实,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无论之前我们的人生发生过什么事,那对我们将来要怎样过日子,一点影响也没有。”
“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定决心不要改变。”
“尽管有种种不满,但保持‘现在的我’还是比较轻松又安心的。”
“有些人,会想要藉由自己的不幸,好变得特别;把不幸当成武器,想要支配别人。”
在阿德勒的观念里,并非心理创伤或是任何不幸造就了现在的我们,而是我们为了眼前的需求,而自己“创造”了心理创伤和不幸。这样的观念其实不难理解,我们常常会利用不幸让自己变得特别,而为了维持这样的特别,又必须保留这样的不幸,久而久之,这样的循环便成为了我们不改变的借口。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看见自己被卡在某个困境中,却选择唉声叹气走不出来。许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无力走出,而是他们需要眼前的困境,创造悲剧英雄的剧本,且踏出改变步伐将面临的是无限的未知,停留在原地的样貌却已能被清楚摸透,再怎么差,好像也就是这样了;再怎么差,还是做现在的自己比较舒服。
也许我们都会在无意识状态下,不小心紧抓心理创伤为我们带来的糖与蜜,但别忘记,因着不幸换取来的特别,都是虚幻而不切实际的,而且,还必须承担一直处在不幸中的压力。如果你的人生卡关了,减少抱怨和唉声叹气,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是否把不幸当成武器了?无论这份不幸来自家庭背景、学业、长相、身材,或是任何其他来源,能改变你的,都只有你自己。
02:
所有问题,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会讨厌自己?因为我们过度害怕被别人讨厌,也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要除去所有烦恼,唯有独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
“我们就算要感受孤独,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
“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第一次看见这个观念的时候,我很震撼,把书阖了起来放在腿上,然后静静设想了各种情境。才发现,从小到大的各种烦恼,竟无一与“人”脱了关系,就连“孤独”这种看似如此个人的感受,也得要靠其他人才能完成。
无法认同自己的人,常常都是因为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纳,而选择先否定了自己。“我这么无能的人,人家不和我往来也是应该的。”、“我什么都给不起,谁会喜欢我?”其实,说出这种话的人并非不想和他人建立关系,他们内心也渴望被接受、被爱,却因为缺乏自信,为了避免被拒绝后所带来的尴尬和伤心,而封闭自己。
充满防备而否定自我的活着,会让我们像只刺猬一样,无法接受和付出爱。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个特别的位置,像《小王子》里说的,花园里那么多的玫瑰花看起来都是同个样子,但对于豢养了其中一朵花的人而言,他所悉心浇灌的那朵玫瑰,绝对是与众不同的。真心接纳自己,就会有懂得欣赏你的人保护你,为你浇水、施肥、翻土。
03:
割舍别人的课题,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活。”
“老是寻求认同、在意他人评价,到最后我们过的就是别人的人生。”
“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纷争,差不多都是因为一脚踩进别人的课题,或是自己的课题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要区分是谁的课题,只要想:‘因为这个决定而带来的结果,最后会由谁来承受?’”
在马来西亚长大的我们,“课题分离”最好的举例,大概就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了吧。从小,父母就要求我们好好读书,如果读得好,就买好吃的给我们;读不好,可能会遭到一阵责骂。而碰上人生十字路口时,你会让父母帮你决定,还是勇敢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很多人,与父母妥协了,也许是读了不喜欢的科系,也许是做了不想做的工作,无论如何相同的是,最后那份不快乐,都只能自己承担。
对阿德勒而言,这就是父母介入了我们的课题所导致的后果。在每一次做决定前想一想:“因为这个决定而带来的结果,最后会由谁来承受?”如果这个承受的对象是你,请大胆而勇敢的自己做选择,选择了之后,如果有别人因你的决定感到愤怒或伤心,那就是对方的课题,而非你的了。如果,承受后果的对象不是你,也要记得,干涉别人的课题,是不会为双方带来快乐的。
在感情关系里,我们常常会不小心越了界,认为自己有权力帮对方决定好与不好,许多争执便从这里开始。拿出你的爱和关心,告诉对方若有需要你的建议,你很乐意;如果暂时不需要,你也能献上陪伴和祝福。割舍别人的课题,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获得自由的第一步。
04:
避免权力斗争,用无条件信任建立横向关系
“信任,就是相信别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只要你害怕信任,终将无法与任何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在害怕关系崩坏的恐惧下过日子,其实只是在为别人而活。”
“不责骂,也不称赞,只要感谢。”
“当有人挑起权力斗争,千万不要随之起舞。”
信用和信任有什么不同?信用,是相信得有条件;而信任,则是不带任何条件的相信。如果我们没有信任的能力,也就失去了爱的能力。根据阿德勒的说法,如果无法信任另一半,常常疑神疑鬼,害怕关系随时崩毁,那么就真的准备迎接关系崩毁吧。当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所有日常相处都能找到能产生裂痕的蛛丝马迹。若你怀疑对方劈腿,怎么样都能找到证据。就算因为全然信任而被伤害,也不要失去信任的能力,因为信任,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另外,面对身边的人,就算是下属、比自己辈份小的人,不要责骂也不要称赞,因为那都是评价他人的方式,一旦评价了,上与下的“纵向关系”就成立了。还记得吗?小时候父母常和我们说“做得好棒!”,这样的话语便代表了上与下的阶级关系。如果真心觉得对方做得不错,就感谢吧,打从心里一句真挚的谢谢,试着与他人建立“横向关系”,别人就容易感觉到他的贡献了。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共同体”,而不是竞争对手。这是阿德勒很上层的观念,也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在每日生活中汲汲营营,与他人竞争,试图打败他人,但每个人都是全然不同的,不同的人,却去竞争相同位置,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啊,一辈子的竞争对象,应该只有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因为每个我们的存在,都无可取代。
05:
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卑感
“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无论看起来多么优秀的人,多少都会感到自卑。”
“只要还有目标,当然就有自卑感。”
“无论如何都觉得‘反正我不行’的想法,是‘自卑情结’,而不是单纯‘自卑感’。”
“一个心怀忌妒的人永远不会成为有用的人。忌妒亦是严重深层自卑的产物之一。”
有时,我也难免会有陷入自卑的时刻,看着别人光鲜亮丽的成就,甚至是美丽亮眼的外表,常常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输了一大截。我以前对于自卑的感受非常厌倦,每每急于想摆脱,因为自卑总让自己越变越渺小。但阿德勒清楚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者间的差异,其中“自卑感”是人追求卓越的动力,是健康而有利我们成长的。
“自卑情结”指的则是不相信自己有改变的可能,并且把自卑当成借口使用,“我本来也想这样啊,但是??”、“不管怎样反正我就是不行啦”,这样的情结,便是让自卑阻碍了前进的步伐。另外,阿德勒也提到由“自卑情结”衍伸而出的“优越情结”,是一种为了掩饰内心自卑,而拼命装出优越模样的情形,像是“要不是我懒得参加那个比赛,第一名早就是我了”利用虚假优越感来为自己建立自信,但这样的自信只是虚幻的。
仔细反刍这些概念之后,每当我开始羡慕别人、开始准备一脚踏入自卑之前,我总会提醒自己,自卑是让我们成为更幸福的自己的一种感受,而不能被拿来当作不成长的借口。我们常常仰望他人,却忘了审视自己,正因我们都不完美,才会有源源不绝值得追求的目标。试着去做个美好而非完美的人吧。
06: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就是自由活着的证明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如果你无法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无法不害怕被人讨厌,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认同的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最近,台湾几个艺人接二连三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做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不乏受不了攻击言论、常被酸言酸语,造成心理压力甚至疾病,让人看了既心疼又难过。如果来得及,多想所有人都能理解,我们不是为了追求他人认同而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我们也永远无法讨好所有人。“被别人讨厌,就是活得自由的证据。”阿德勒说。
Passenger 的《Let Her Go》中,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Only know you&dotvebeen highwhen you&dotre feeling low. 唯有在低谷时,你才发现你曾那么好过。”我想,生命有很多时候很折磨,总让人觉得过不去了,但回头看看那些痛苦,我们才发现苦难和美好本就是交错出现的。当有人不理解你的时候,请鼓起被讨厌的勇气,因为,勇气才是让人有无限可能的,最强大的武器。
“生命总会设法延续下去,而且在面对外来阻碍时,生命的力量绝不会还没挣扎就先高举白棋。Life always seeks tocontinue, and the life force never yields to external obstacles without astruggle.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Adler
从今天开始,用一点点的决定论,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温柔拥抱那个受过伤的你;然后用更多阿德勒的目的论,去相信生命和勇气的力量,别被过去束缚,因为,从前发生过的事,只能做为“解释”,无法提供“解决之道”,我们需要的,从来都是往前走。
将阿德勒教会我的六件事分享给你,愿每日,每日的你,都能比昨日的自己更有勇气。
文:Rachel
作者简介:
李云
已帮助过
1476人
入驻年限
6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