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2005年的Y Combinator(以下简称YC)是硅谷的一个奇迹。它在运行了四十多年的风险投资行业孕育出新的商业模式,在早期创业投资领域几乎形成垄断效应。短短几年时间,YC孵化出了Dropbox、Airbnb、Stripe、Reddit、Just.tv这些明星公司。
无论公司处于什么阶段,进入YC的训练营,都会接受三个月的培训和12万美元的投资,换取公司7%的股份。即使处于初创阶段的公司而言,按此出让股份与估值计算,其价值已经远远低于市场价值,但创业者依然趋之若鹜。
创业者进入YC的难度不亚于申请美国顶尖的大学斯坦福,在2017年夏季的训练营中,7300个项目申请只有不到2%的项目能够通过申请。
在众多人探索的YC成功的秘诀中,均离不开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它能够在三个月内快速教给创业公司成功的方法论。
《财经》在硅谷专访了曾担任YC合伙人陈嘉兴(Garry Tan),揭秘YC的成长秘诀,他现在是元创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曾以设计师的职位加入YC,并快速升职到合伙人。在YC任职期间,管理了54个投资项目。
在此之前,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曾就职于硅谷除了Uber与Airbnb的第三大独角兽公司Palantir。2008年,他创立博客平台Posterous,成功募集到5百万美金,于2012年被Twitter收购。Posterous被成功收购后,陈嘉兴又创立了Posthaven,并运行至今。
他创建的元创资本某种程度上在试图学习YC成功模式。他与合伙人Alexis Ohanian均是产品出身,接受过YC的训练。他从YC发掘合适的项目,他最满意的两笔项目自动驾驶汽车Cruise与比特币交易服务公司Coinbase均与YC关系密切。他从YC中找人,甚至把YC给创业者提供的系列帮助引入自己的新公司中。
如何发现好项目
投资就是相信别人不会相信的事情
投资就是投人,前提是有足够的资源吸引最好的创业者。
在2008年的时候,Y Combinator还是一家很小的孵化器,很多投资人并不知道它,却在工程师的圈子中略有口碑。在2011年以前,这家孵化器只孵化了一家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DropBox。2011年之后,Airbnb的迅速崛起让YC的名声迅速在科技圈蔓延。
相比于很多投资人一年看两三百个项目,YC开放的渠道申请让一个投资人一年可以看上千家企业。YC有自己公开的申请页面,经过网上的初步筛选后,创业项目会经过投资人的面试,最终,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的佼佼者。YC创始人Paul Graham曾经说:“每年都会收到几万份创业公司的申请。”
当陈嘉兴谈到YC成功经验时提到:“YC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很多结构化的数据,很多投资者都用Email去联系人,但是我们设计了很多模型把投资数据结构化。”
当建立一套系统化机制收集到足够多项目后,看项目与人的战略眼光就是考验投资人的关键。YC的一大法宝,是这些合伙人的大脑,有创业教父Paul Graham、他深刻理解人性的妻子Jessica Livingston,以及想改变美国的少年天才Sam Altman。
著名投资人Peter Thiel曾经说:“投资就是你会相信什么别人不会相信的事情。”
作为Coinbase的早期投资人,陈嘉兴分析虚拟货币思路或许就是他发现这家独角兽的秘诀:如果将现有的区块链系统与1995年的互联网相比,那时候,互联网刚刚被发明出来,人们开始去网上寻找东西想象未来。你很难想象未来会出现Airbnb这类的公司,你没有信用卡支付,无法在互联网上做身份验证,无法信任别人,因为这是你随机约到的人。当有了Google、Facebook、Stripe这些公司以后,Airbnb的基础设施就已经完善了。
他认为,虚拟货币此时的机会就像是1995年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内容都有待完善,金融方面会有很多机会;类似于以太坊这样做平台的公司,也会有很多机会,它设计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软件服务体系,与亚马逊这类公司非常不同。“未来的虚拟货币系统,会有很多APP在上面运营,让整个系统会运转起来。”
当然,这些投资人也在不停地犯错中学习。他的遗憾是错过一款做蓝牙链接的公司Tile,这家公司可以通过蓝牙追踪找到你家的钥匙。他在谈及遗憾时说道:“如果钥匙可以用蓝牙追踪,那么你的宠物、其他物件,都可以用蓝牙追踪。当时错过他们是我的判断失误,他们相信这件事,但在那个时刻,我并不相信。”
方法论的胜利
三个月创业成功武功秘籍
即使有对科技行业的深度理解与好的大脑,没有执行一切也是空谈。三个月的内部培训之所以成为创业者最看重的事情,是因为YC建立了一套执行层面上的方法论。
YC训练营主要围绕着如何打造产品培训,合伙人会帮助创业者在短时间内招人、销售、获取用户、产品设计和建立企业文化,以在三个月内迅速做出一款产品。三个月后的Demo Day成为硅谷投资人最不能错过的两天,每个创业者有2.5分钟向台下的几千个投资人展示产品,很多创业者在走出YC的那一天就会拿到大笔融资。
Airbnb早期的成功就离不开YC的帮助,两个艺术家出身的创始人听从YC的建议,在三个月内找第一个工程师合伙人,启用好的摄影师,提高房屋图片的拍摄质量,并将这项建议保留至今。同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Airbnb逆市的第一笔融资来源于红杉,这与YC的帮助也密不可分。
陈嘉兴投资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公司Cruise项目被通用汽车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家公司也是YC去年最大的一笔投资退出,创建时间只有短短三年。在谷歌多年输血自动驾驶都未能成功商业化下,这家自动驾驶公司的成功,就是YC方法论的胜利。
当Cruise在YC中孵化的时候,并没有足够多的研究资金,因此当时投资者要求他们的研究成果必须迅速转换为可销售的产品。他们初步设计了50套自动驾驶的软件,以2012年之后出产的奥迪A4为硬件,此后还设计了高速上自动驾驶功能。快速商业化的投资建议,不仅帮助Cruise活了下来,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陈嘉兴说:“尽管现在他们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但是事实上已经不需要了。因为他们很快商业化,自己可以有营收了。”同时,从投资人的角度,他认为如今自动驾驶公司募资过多是一个危险的事情。因为这类公司需要雇佣顶级的工程师,并且做基础设施,开销过大,收入也很难支撑现有估值。当公司发展数据难以支撑估值,就会陷入险境。
YC的每个合伙人领导一批创业项目,成为创业者的直接咨询者。这些合伙人大多数人都有创业的经历,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创业者避免一些共性的错误,也会教给创业者突破自我瓶颈。
陈嘉兴就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创业者,如当业务发展成熟时,创始人要尽快从产品角色转换到管理上来:“创业者要做一些新鲜的的事情,因为你继续做一个成熟的软件,这个软件每天只能进步一点点,这时候你需要把工作交给其他人,自己专注于新业务的成长上。”
他同时也建议创业者产生分歧时可以花钱请该领域专业的创业导师:“你的每一个决策都价值上百万美金,不要害怕去找一个教练,尽管看起来一个月花费5000美元,但是他可能帮你做对一个几百万美元的决策。”
这些创业过程中一对一的指导与方法论,也正在公开发表影响整个硅谷。目前,YC的几个核心合伙人均有作品出版,畅销书《黑客与画家》就是Paul Graham的作品,他们也开通的博客、播客、活动等传播孵化创业中的心得。
资源与人脉
与有影响力的人分享资源
相比这些相对容易获取的方法论与公开作品,只有YC创业者独享的法宝是内部校友共享资源。
“为什么YC孵化的公司更加成功,因为你可以与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分享资源。”陈嘉兴对YC的一大贡献是建立内部交流系统“Bookface”。你可以把这个系统理解成YC内部的创始人论坛。只有创始人可以登陆系统,当他们需要招人或者寻求合作时,就会在上面发帖。
Bookface的想法起源于创始团队在快速成长中,每天需要大量见人,YC也每天收到几千份申请,但最后很多见过的人彼此没有印象。即使你可以互联网或者活动上认识一些人,但是并不能产生信任关系。
Bookface希望能够在创业者最糟糕的时候,比如团队冲突、融资不利、失去重要的客户,当所有事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时,这个内部论坛可以倾诉。经过YC筛选的创业者质量较高,往往更容易产生共鸣与信任。孤独是创业者常常面临的问题,会有很多经历相似的人跳出来说,这些糟糕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以相互提供解决方法。
如果说YC的核心是强大导师资源与输出方法论的大脑,Bookface就是把这套资源沉淀并扩大的产品。这些成功的创业者,会反过来给YC推荐更多的优秀人才。
Coinbase的创始人Brian Armstrong是Airbnb的早期成员,建立了Airbnb的防欺诈系统,而Airbnb就是YC的孵化公司。前文提到的在巨头阴影下成长起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创始人Kyle Vogt,他曾经创建了Justin.tv与游戏视频直播公司Twitch,前者是YC风生水起的创业公司,后者以9.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亚马逊。
大部分内部创业者每周都会登陆这个系统,尽管很多公司都希望能够建立高质量的沟通系统,Bookface活跃度是如何提高的?
陈嘉兴与现在元创资本的合伙人Alexis就结缘于这个系统。Alexis是Reddit的创始人,Reddit美国集合娱乐、社交与新闻的网站,是很多网页新鲜事儿与热点事件的源头,他曾在创业初期一个人伪装成20个人去提高网站的活跃度,对于社区运营有着多年的经验,深刻理解用户心理。Alexis早于陈嘉兴三年进入YC,当陈开始在设计Bookface社区时,Alexis就是这个领域最有经验的人。最终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找到合适的人来解决,如此循环。
YC联合创始人Jessica Livingston曾经说:“创业通常是件孤独的事,想想只要开口就可以寻求2000人的帮助意味着什么,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价值。”
相关专题:职场观察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