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商讨勤工俭学时,周恩来同志突然想起了在法国很少看到豆腐,这可是个冷门,于是他把想法提了出来。邓小平一听便立即赞同说:“好!那咱们就先试试看吧!”说完之后,他俩就和同学们一起开始做了起来,他们给豆腐店起了个“中华豆腐坊”的美名。于是,大家轮流摇起了磨杵,非常乐观,你说一个笑话。他哼一支小曲,显出一派生气。周恩来吟起了明人豆腐诗:“一轮磨上流琼液。”邓小平接着吟下句:“正沸汤中滚雪花。”大家听了拍手叫好。他们就这样以苦为乐,在愉快中渐渐忘记了疲劳和辛苦。
豆腐制出后,推销又是个难题,法国人不习惯吃豆腐,也不了解它的吃法、特点和营养价值。于是周恩来和邓小平又带头到餐馆酒店做起了豆腐菜来。一面炒菜,一面向食客介绍它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外国人特别讲究营养,经过介绍和品尝,吃过的客人个个啧啧称道。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们所做的豆腐名声传遍了整个巴黎。
到餐馆吃豆腐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中华豆腐”更是名震巴黎,一个小小的豆腐坊大有供不应求之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恩来和邓小平又想出了个办法,“限定时间,卖完为止。”就这样,做豆腐、卖豆腐,解决了勤工俭学的学费问题,也解决了中共旅欧支部的部分活动经费问题。
后来,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又介绍了豆腐的派生食品———豆浆、豆腐脑、豆腐乳、豆腐丝、豆腐皮、冻豆腐、臭豆腐等各类豆制品。这些东西也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