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的飞涨,超出了决策层的容忍度。日前,政策调控之手从房地产市场扩大到了另一个目标——农产品价格。物价调控“国四条”随之打出。而在最近几天,现货、期货市场上,此前近乎疯狂的诸多农产品价格出现高位跳水——“蒜你狠”逐渐泄气了,“姜你军”慢慢求和了。
11月17日,国务院通知指出:“必要时将对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
上述通知甫一发布,国内物价应声而落。这一调控效果最直观地反映在商品期货市场。当天国内期货市场再遭重创,所有期货品种均下跌。棉花、白糖、菜油、强麦、玉米等品种,甚至出现连续跌停现象。
业界人士认为,期货市场的下跌效应将很快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缓解日渐高企的物价上涨压力。
记者从各类现货市场获悉,棉花、食糖、生姜、大蒜18日的价格均比前几天有所回落,那么,国务院层面的行政调控是否会立竿见影?通胀压力是否将以此为拐点逐渐进入下降通道呢?
多数研究机构认为,这主要是市场担忧通胀压力继续走高,从而引发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在各种博弈面前,与其等更加严厉的政策性调控,倒不如抢先主动降价。高通胀是暂时现象?
在采访中,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暂时遏制物价高涨的预期之后,下一轮涨势很可能在春节前再度爆发。而正是这种市场预期,导致国家储备物资抛售出现变相涨价现象。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分析员指出,目前期货市场的大幅下跌,并不意味着市场出现拐点。“有迹象显示,国家储备物资在抛售环节,有一部分曲线进入了市场再次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