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和共军一样,国军也重视游击战争。在抗战初期,国军和共军能够同舟共济,双方都表达了很大的诚意。在军事交流上,不但下面的国军经常邀请共军部队的人员传授游击战的理论,在上层也开展了很多交流。比如,在1938年11月,蒋介石在南岳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共方代表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应邀参加。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确定接受中共中央建议,两党共同创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并筹建南岳“忠烈祠”安葬抗日阵亡将士。
会议决定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班址设在南岳。定名为“军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并请共军方面派员参加。经中共中央决定,派叶剑英和李涛、边章五、吴系如、薛子正、李崇等参加教学工作。不久训练班成立,并改名为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叶剑英二人任正副教育长。该训练班第一期於 1939年3月1日开班, 一共开办了三期至1942年停办,训练了大批的游击干部。共方也派出了教官参与培训。这些干部为国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奠定了基础。
在国军抗战阵亡的将领名录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军开展游击战的痕迹。刘震东-陆军中将五战区二路游击司令,范廷兰-陆军少将豫北别动第五总队总队长,范筑先-山东省六区游击司令,唐聚五-陆军少将东北游击司令,马玉仁-陆军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燕鼎九-陆军少将游击22纵队副司令,陈中柱-陆军少将鲁苏皖边区游击4纵队司令,戴民权-陆军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高道先-陆军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付忠贵-陆军少将鲁北游击司令,雷忠-军委会游击第一支队司令,以上的这些殉国的将领都是直接拥有游击字眼的任命的。这些还只是在国民政府备案正式任命的游击将领,大批没有正式备案的,暂时委任的人员就更不要说了。
但国军对于游击
[1] [2] [3] 下一页